閱讀屋>語文> 100以內數的認識課堂實錄

100以內數的認識課堂實錄

關於100以內數的認識課堂實錄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31~33頁的內容,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運用不同的方法正確數理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能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根據提供的素材,估計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透過對100以內的數的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教材的編排設計是這樣的:出示主題圖,先出現兩群羊,每群10只,使學生看出有20只羊,繼而又來了8群羊,請學生估計是多少隻羊。這部分的編寫意圖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感知100有多少,體會它比以前學過的20大得多,瞭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數,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我們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教材,我們認為開始的主題圖,如果10只一群10只一群地出示,雖然有利於學生估數,但這樣學生能很快地10只10只地數出羊群的只數是100,學生在後面數100個物體的個數時,就會受其影響而10個10個地數。這樣的數法,要在學生會逐個數數的基礎上自然生成,其實它比一個一個地數要高一個層次,數數的單位由一變成了十,不利於學生把100以內的數逐個數出來,因此我們對這一部分進行了調整。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們力求體現以下三點。

  體現在做中學,透過充分動手操作,讓學生體會數是數出來的。

  我們設計了教師課前和學生交流,使教師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瞭解到絕大部分學生能夠口頭數的情況,當然,這個數數只是唱數,學生對準確地數出物體的個數,卻是有困難的。因為,學生對100以內的數的數感的層次還比較低。因此,我們從學生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出發,為學生提供學生熟悉的數量是100的實物學具,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實際數出物體個數的過程中,體會數是數出來的.。

  1.向學生提供貼近生活的資訊資源。

  選取了4樣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習的物品(鉛筆、橡皮、糖、幸運星),每人一種,都是100個。

  2.先估數,再讓學生自己數一數。使學生充分感知100以內各數的實際含義、感受到要準確地數出事物的個數,應該邊點邊數,手口一致。

  注意透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數感。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特點,我們力求透過提高學生的估數能力,在充分動手操作的認知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感。

  1.在課前談話、學生個人數數、觀察主題圖、遊戲等各個環節中都注意體現:數數之前先估數,讓學生對物體的個數有個大體的感知。使學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數,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

  2.我們設計了先請學生數出10個物品,感知10個物品是多大一堆,再數出10個物品,讓學生感知20個物品是多大一堆,然後以10個一堆,20個一堆為參照物,估計自己那一袋物品大約是多少。透過讓學生實際數一數,看誰估數和數數的結果比較接近,向學生滲透估計的方法,使學生的數感得到發展。

  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1.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資訊積累,更重要的是新舊知識經驗的衝突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我們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就數數而言,學生能口頭數到一百多,這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數數的基礎。因此,我們在設計時,就以這種經驗為基礎,引導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反覆點數的過程中,建立起百以內數的概念,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主動構建的學習方式。

  2.關於教學數的組成,我們認為學生的認知基礎是對20以內各數的認識,在基礎上遷移到學習100以內數的組成。讓學生動手數出35個、42個獎品,並思考怎樣擺能讓別人很容易看出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然後抽象成小棒圖,讓學生理解圖中所表示的幾個十幾個一,再脫離實物和影象,抽象出數的組成。這三個環節是由具體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層層遞進,由淺入深,每一步都是以學生的認知經驗為基礎進行的,這樣有利於學生透徹地理解數的組成。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們力求突出一個原則:就是引導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反覆點數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百以內數的概念,培養數感,並藉助這個過程,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現、自主建構知識的學習方式。

【100以內數的認識課堂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