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音樂漂流瓶》讀後感

《音樂漂流瓶》讀後感

關於《音樂漂流瓶》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音樂漂流瓶》,這本書描述了十位音樂家的故事:巴赫、李斯特、舒伯特、威爾第、馬肋、德沃夏克、格里格、西貝柳斯、巴托克、梅西安。

  其中巴赫的《鯡魚頭》讓我印象最深。巴赫在九歲喪母,十歲喪父只能靠大哥撫養,他知道大哥的抽屜裡,有許許多多的管風琴曲譜,他十分想看,但大哥並不讓他看,大哥越不讓他看他越想看,他每在月圓的時候,就從抽屜裡拿出一張抄寫,第二天就開始練起來,直到有一次被他大哥知道了,就把他有六個月辛辛苦苦抄下來的樂譜個撕了,在他十五歲的時候他的'翅膀長硬了,終於自己一個人可以生活了,就到了呂內堡,在教堂裡當唱詩班,每年都可以賺到十二個金幣,雖然賴因肯老了,音樂會也不多了,但是他仍就把賴因肯的每次的音樂會看得十分重要,每次非去不可,後來他向賴因肯學習了管風琴,並且學會了作曲,就在第二年大哥去世了,他就寫了一首曲子獻給他大哥 。

  巴赫是偷偷的學,而且十分下苦功。而我現在條件這麼好,每次都在空調房間彈鋼琴,是多麼舒服啊!但我卻不像巴赫那樣下苦功、持之以恆,有的時候累了就叫得很厲害,有的時候煩了就說,不彈了。其實看到他這麼苦,卻還是堅持,我想:那我呢?現在,我都自覺的彈鋼琴,每次,都是我自己自覺地彈,沒等媽媽叫我就開始彈了,這本書讓我從此改變了對鋼琴的看法,從此愛上了鋼琴,從此總是自覺彈琴。

  現在我就是愛上彈鋼琴的一個孩子了。之後爸爸媽媽再也不因為彈鋼琴而吵我了。

【《音樂漂流瓶》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