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金融/投資/銀行/保險/財會> 衍生金融工具風險控制研究論文

衍生金融工具風險控制研究論文

衍生金融工具風險控制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與發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創新也以驚人的速度出現,隨之也給衍生金融工具風險控制與監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為此,借鑑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吸取實踐工作中的教訓,正確認識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全方位地構建我國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管理框架,具有現實意義。

  論文關鍵詞:衍生金融工具,風險,控制

  一、衍生金融工具涉及的風險

  衍生金融工具涉及的風險有以下幾類:

  (一)市場風險。指市場價格變動造成虧損的風險。這裡的市場格變動包括利率、匯率、 股票、債券行情變動等。管理市場風險,要的是要及時、準確地評估市場價值,隨後計算總敞口額度,嚴格交易程式,模擬在市場崩潰或流動性引發價格劇烈震盪情況下交易者的承受能力,即所謂“ 壓力測試”。

  (二)信用風險。即交易合約的對方無力履行義務的風險。與市場風險一樣,控制信用風險也是要測定和估算衍生商品的敞口頭寸,並使敞口頭寸與所確定的交易對方的信用額度相匹配,然後可以像傳統信貸業務一樣,控制和減少風險。

  (三)流動性風險。 是指由於缺乏合約對手而無法在市場上找到出貨或平倉機會的風險。 一是市場業務量不足或無法獲得市場價格而造成的市場價格風險;二是由於使用者流動資金不足出現合約到期時無法履行支付義務或無法在市場上出現逆勢時按要求追回保證金而造成的金流動風險。對流動性風險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利用多元化投資組合來實現降低風險。

  (四)運作風險。即人為因素或交易、清算系統故障而造成失誤蒙受虧損的風險,它們本質上均屬於管理問題。因此重點應放在提高管理人員和業務操作人員素質,提高計算機處理系統的效率,並在內部管理上實行職責分開,以確保風險處在可控制及可承受的範圍。

  (五)法律風險。指因合約在法律上的缺陷或無法履行導致損失的風險。在管理中,首先應保證一批熟悉衍生金融工具的專家參與交易法規的制定。另外,應儘量改善內部風險管理, 增強交易透明度和披露要求,強化安全的結算制度以控制法律風險。

  二、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 從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特點來看, 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標的資產價格的波動性。因為標的資產的未來價格不僅受供求關係的影響, 還受到政治環境、經濟政策、投資者或消費者的心理預期以及人為操縱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另外, 合約雙力的資訊披露存在很大的侷限性, 如有關會計處理方法、衍生產品真實質量等重要資訊通常未能在合約中得到充分披露, 而合約雙力在合約執行過程中的資訊不對稱性也極易引發信用風險。

  (二) 從宏觀層面上看, 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產生的原因之一在於制度根源, 即金融體系的固有缺陷和金融衍生市場不完全有效在現實中則往往表現為國內金融機構的.投機失敗和國際遊資的肆意炒作引發。這些都會加重市場的不確定性和資訊的不對稱性, 扭曲資本價格。風險產生的原因之二是實體經濟金融虛擬化。金融體系中的儲蓄並非全部轉化為投資,而是一部分進入實體部門, 轉化為實物投資, 另一部分滯留在金融體系中, 成為虛擬資本, 並沒有實物資本與之相對應。虛擬資本在追求價值增值運動過程中有脫離實體部門的趨勢, 在特定的條件下會走向泡沫經濟。而衍生金融工具正是金融虛擬性最強的虛擬資本。

  (三) 從微觀層面上看, 風險的產生主要與企業管理層的風險偏好以及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尤其是與企業的風險管理機制是否健全和是否得到有效執行有關。管理層的風險偏好對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風險愛好型管理層對於投機業務則躍躍欲試, 很容易形成心態, 從而給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

  三、企業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管理整體框架

  為完善企業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管理整體框架, 形成會計視角風險監控體系的整合,筆者認為, 企業的金融衍生工具業務會計視角的風險監控框架應包含幾個方面:

  (一) 建立企業總體的衍生金融工具業務風險管理戰略。企業衍生金融工具業務的風險管理總體戰略必須首先同會計控制技術的風險量化、風險預測、風險的披露相結合, 才能真正實現風險管理體系的會計視角整合。會計視角的風險管理首先必須識別不同品種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型別、量化某一時點的在風險頭寸以及風險調整後的損益。

  (二) 建立企業會計視角的風險監控業務流程

  會計視角風險監控業務流程是確保企業內部的所有金融衍生工具風險都在被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活動。業務流程包含以下幾個程式:1.識別風險。這是風險管理過程中在會計視角下的定性分析部分, 非常重要但常被企業忽視。2.風險評估。透過風險評估可以判斷企業的某項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風險管理戰略和避險業務從風險調整的角度看是否相宜。3. 規範企業金融衍生工具的業務操作規程。4.對風險頭寸量化和控制。會計視角的風險測量和控制是會計核算技術風險監控系統的基礎部分。因為會計視角的風險量化承擔著定量風險和判斷風險程度是否和設定的風險偏好相適應, 而會計視角的風險監控則是諸如設定許可權和防止越權行為等措施的基礎。

  (三) 建立企業衍生金融工具業務的內部控制制度, 完善企業會計視角的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監控體系。良好的企業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監控微觀體系, 應在現有的會計內控制度基礎上, 建立企業衍生金融工具業務的內控規則和業務指南, 增加相關的內控條目。包括

  1.明確內控體系中的風險資訊傳輸系統規定經辦人員進行衍生金融工具業務前應提交的說明檔案, 特別是避險目的的衍生金融工具業務, 因經濟實質的避險交易不一定符合現行會計準則中規定的避險會計規範, 為避免企業因無法適用避險會計從而使企業會計報表造成大幅度波動, 應向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提交被避險專案的相關資料及避險策略資料。

  2.建立內控體系中的風險評估制度,明確會計人員應承擔衍生金融工具業務避險有效性的後續評估職責。會計人員應在會計期中或會計報表日向董事會的風險管理委員會提交衍生金融工具風險頭寸量化資訊、公允價值計量的依據、特定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避險有效性的後續評估。 財務部門還要將風險頭寸按公允價值計量, 並利用相關模型進行壓力試驗, 進行整體綜合考慮。

  3.完善內控體系中預警模型和預警指標體系

  會計人員應熟悉企業每一衍生金融工具品種、每一衍生金融工具作業部門、衍生金融工具險別的風險預警系統和針對不同品種、部門、險別的避險措施, 提供早期警告訊號,指導作業部門。

  4.建立衍生金融工具內控體系中的風險限額管理制度

  企業無論出於避險目的還是投機目的,開展衍生金融工具業務時, 會計人員都應按每種主要風險設定總的限額。這些限額應與企業的總體風險計量依據相一致, 並儘可能與企業其他業務活動中發生的同類風險綜合起來考慮。而且, 限額體系還應與資金實力相一致, 使企業管理層能控制風險暴露情況。

  主要參考文獻

  [1] 白欽先.對金融結構、金融功能演進與金融發展理論的研究歷程 [J]. 經濟評論,2005, ( 3) .

  [2] 葉永剛,黃河.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演變及其動因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 2004, (03).

  [3] 張愛俠. 我國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控制研究[J].特區經濟, 2006,(1).

  [4] 唐.M. 錢斯. 衍生金融工具與風險管理[M].中信出版社, 2004.

  [5] 張愛俠. 我國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控制研究[ J] . 特區經濟, 2006,( 1) : 66- 67。

  [6] 諶林. 關於金融衍生國內工具的會計計量[ J] . 經濟師, 2006, ( 3) :201- 202.

  [7] 王學慧. 試論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計量[ J] . 北京市財貿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05, ( 3) : 51- 52.

  [8] 趙小剛. 衍生金融工具風險防範及其會計方法 [ J] . 財會研究,2005, ( 10) : 67- 68.

【衍生金融工具風險控制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