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計算機軟體> 計算機軟體資料介面的設計與實現分析

計算機軟體資料介面的設計與實現分析

計算機軟體資料介面的設計與實現分析

  一、現狀分析

  目前,MIS系統已與多個管理資訊系統建立介面,包括集團科設部系統、集團煤炭系統、鐵路TMIS系統、公司電量採集系統和磅房稱重系統。在執行的資料庫應用中,實現方式為:以一個等價於DBA(Database Administrator,資料庫管理員)許可權的使用者建立所有的表、試圖、儲存過程、觸發器等資料庫物件,然後由應用開發人員透過程式碼對這些資料庫物件進行操作。這種方式會造成一定問題隱患。

  (一)隨著使用者對資料庫的掌握和理解的深入,一部分使用者掌握了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結構化查詢語言)語句的使用,繞開應用程式直接使用互動式SQL,利用種方式訪問資料庫物件時,可能會產生一系列的安全問題,從而導致資料的不一致。

  (二)在應用程式開發時,採用前臺應用程式直接呼叫資料庫物件的方式,這就為系統惡意攻擊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攻擊者只需要對應用程式所引用的物件進行分析,就可以很容易的瞭解後臺資料庫的基本邏輯結構。

  (三)在分散式遠端資料庫介面訪問時,程式開發人員需要完整描述應用資料庫物件的詳細資訊,包括:遠端主機名、資料庫名、使用者名稱和使用者物件,在語句編寫方面會非常繁瑣,並且如果有一點差錯就還造成資料庫找不到應用物件,查詢問題依然複雜。

  二、計算機軟體的資料介面

  其實計算機軟體的資料介面是軟體開發商向用戶或者第三方軟體開發商所提供的系列的標準規範,其作用是進行特定資料的交流,不但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可以讓使用者或第三方開發商應用軟體時更加有效,而且可以保證開發商軟體資料的安全性。這些標準規範可以是經過封裝的、應用程式的介面函式,即我們常說的API函式,也可以是一些格式固定的資料檔案,或者是資料庫形式。

  三、計算機軟體資料介面的設計原則

  在設計計算機軟體的'資料介面時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滿足客戶的應用要求

  軟體資料介面可以提供何種服務功能是取決於軟體本身的,而軟體程式的應用範圍又透過軟體資料介面進行擴充套件。設計軟體資料介面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服務於軟體應用客戶的需求,不過如何可以最大化滿足使用者需求,則要針對具體的問題做出具體的分析。

  (二)面向物件的原則

  提高軟體資料介面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可以大幅度提高軟體程式的使用效果與效率。在設計軟體資料介面時遵循面向物件的原則,將其所提供的功能儘可能的進行準確描述。而對於開發者來說,介面越複雜、越詳細,效果就越好,能夠降低各個程式模組間的耦合性,最終降低了程式開發的難度及成本。

  (三)軟體資料介面的高容錯性及高健壯性

  所謂的健壯性指的是處理輸入規範要求外的情況的能力,也可以稱之為魯棒性。如果一個系統的健壯性高,則就說明其當有規範要求外的情況輸入時,其可以做出該輸入與規範要求不相符的判斷,並提供合理的處理方法。因為軟體資料介面與程式開發的多個方面均有聯絡,因此程式介面的高容錯性及高健壯性是必不可少的設計要求之一,以便其能夠提供更為強大的錯誤處理機制。並且使用介面的過程中使用者可以準確找出產生錯誤的根本原因,防止介面自身的錯誤對軟體系統的執行造成影響。

  (四)軟體資料介面要具有可擴充套件性

  由於軟體介面是以軟體本身為基礎的。使用者對軟體的應用程度越來越高,軟體自身也會不斷升級,那麼相應的軟體資料介面就要隨之不斷升級;而資料介面的升級又必然會對第三方開發商軟體介面的應用帶來直接影響。所以在設計軟體資料介面時要充分考慮其擴充套件性,儘量減少大規模變動對方廠商程式的機率,維護使用者的利益。

  (五)儘量與業內的標準資料介面規範相符

  由於計算機的應用已經遍及各行各業,一個行業內可能會有多個不同的軟體開發商,每個開發商進行

  程式開發時其所用的程式語言及資料庫技術均各不相同,並且對於自己所設計的介面也會自定義其標準。這些軟體資料介面由於缺乏一個統一的標準,會使軟體的升級、後續第三方軟體開發商的設計變得困難,並且也不利於使用者對軟體的維護與管理。因此國家針對不同的行業已經制訂出了一部分軟體資料介面行業規範,在進行軟體開發時要負起責任,儘可能的遵守這些規範標準。

  四、計算機軟體資料介面的設計與實現

  (一)檔案交換模式

  所謂的檔案交換模式指的是利用特定資料結構的資料檔案實現使用者、軟體開發商以及第三方開發商的資料互動過程。軟體開發商會先指定一個數據結構,使用者或者第三方開發商再按照該資料強求構提交一個檔案,一旦軟體掃描到對應的檔案後,就會按照系統所設定的內部規則返回一個檔案給使用者,使用者或者第三方開發接收到該檔案後,根據其所制定的規則進行檔案的讀取,即可實現資料互動。資料檔案的形式沒有特別規定,可以是任何一種,比較常用的包括ini檔案或者txt檔案等等。開發商對於格式檔案可以自行定義,也可以利用通用的格式檔案。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幾種常用的檔案交換模式: 1.ini檔案

  Ini檔案是Windows系統自行配置的檔案,不過因為Windows也提供API函式,其可以操作ini檔案,所以多數軟體都會利用ini檔案記錄自己的配置資訊。此外,操作ini檔案也能夠實現互動資料的作用。

  2.txt檔案

  Txt檔案也是Windows系統中的一種文字檔案,程式開發人員在進行軟體的開發時,一些比較特殊的格式會常常採用txt進行記錄。例如字串##AAA##BB##C##,以“##”分割字串,讀取#WLM.COM整理#之間的資料即可。而且幾乎每種程式開發語言都會提供操作txt的方法。對於程式開發人員來說,檔案的交換模式相對比較自由,能夠靈活的完成使用者的應用需求,而程式語言不會對其造成限制。不過在採用這種方法時要注意,第一開發商要對第三方開發商是否提產介面檔案進行定期檢測。

  (二)應用程式介面函式模式

  軟體資料介面函式模式指的是開發商先將一系列的函式提前定義好,把使用者或者第三方開發商需要介入的資料操作提前完成,這個過程對於使用者和第三方開發商均不開放,從而保證了資料的機密性。使用者及第三方開發商在進行其所允許的資料操作時,只需將其提供的函式調用出來即可。可以說應用程式介面函式模式是現階段應用比較廣泛的介面模式,多數軟體開發商會將自己的介面函式公佈出來,以便於使用者更為深入的應用軟體產品。

  (三)中間資料庫模式

  軟體開發商會建立一個數據庫,其性質是公用的,使用者或第三方開發商經過一定的授權後即可訪問,雙方在遵循相應規則的前提下透過對資料庫中資料的操作實現資料互動。中間資料庫模式需要使用者訪問軟體開發商所指定的資料庫格式,其形式多數為諸如ACCess、Oracle或者SqlServer以及sybase等現在各種主流資料庫。這種模式對於第三方開發商而言,其開發過程相對容易,而且資料操作的靈活性更強。不過這種方法需要用到額外的資料庫,而有些資料庫自身的配置就比較複雜,因此使用起來也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這種模式的應用範圍相對較小。

  總之,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範圍越來越方泛,而計算機軟體資料介面使得一個個獨立的計算機軟體組成了一條成規模的流水線,使用者工作資訊化的程序向著整體性的方向發展,提高了行業內大規模使用計算機軟體系統的可行性。

【計算機軟體資料介面的設計與實現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