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國小語文《火星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實錄

國小語文《火星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實錄

小學語文《火星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實錄

  (一)第一次“推測”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看老師寫兩個詞語,你能分辨一下它們之間的差別嗎?(板書:推測 猜測)

  生:推測是一定要有根據的,猜測不一定要根據,可以憑空猜想。

  師:解釋得很好。(板書:根據)

  (形成板書:根據 推測 。)

  師:科學家們究竟根據什麼推測出什麼呢?請同學們讀第一自然段。

  生:(讀書交流)科學家根據火星和地球長得太相像了推測出火星和地球一樣有水和生命的存在。

  師:顯然,水和生命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生: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才有生命。

  師:(板書 水和生命)請同學們想一想,搞科學研究光有推測,夠不夠?

  生:還不行,還要證實。

  師:(板書:證實)對!要拿出可信的事實來論證這種推測究竟對不對。

  師:請同學們從課文第二自然段中找證據吧。

  生:科學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資料,發現火星上有乾涸的河床。

  師:課文提供了一張照片,你看到了什麼?

  生:彎彎曲曲的河床。

  生:是乾涸的河床。

  師:還有證據嗎?

  生:2004年3月,人類透過對火星岩石的鑽孔分析,進一步證明了地球上曾經有水的推斷。

  (二)第二次“推測”

  師:(板書:曾經有水)作家為什麼要用“曾經”這個詞?

  生:因為這是說火星上以前有水,現在沒有了。

  師:由此,問題就來了。你想追問——

  生:原先的水是從哪裡來的?

  生:後來水又到哪裡去了?

  師:科學家針對這兩個問題作出了怎樣的推測呢?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第3、4、5三個自然段,看看原先的水來自哪裡?

  生:自由讀課文,同桌交流。

  師:科學家作了幾種推測?(兩種)

  生:第一種來源,也許是持續了數億年的彗星和隕石風暴,給兄弟倆送去了最初的水。

  生:第二種來源,可能是在兄弟倆誕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經潛藏在一些物質中,火山爆發時,隨著熔岩釋放出來,水蒸氣飄散在空中變成雨水落下來,形成了湖泊和海洋。

  師:(簡筆畫)也就是說第一種可能來自外部,來自彗星和隕石;第二種可能來自火星內部本身有水。兩種皆有可能,所以作者用了“也許”“可能”這樣的詞來推測。

  師:到此為止,我們可以下這樣的結論——

  生:火星和地球一樣,曾經有過水。

  (三)第三次推測

  師:隨之,又有一個問題需要作出解釋,什麼問題?

  生:火星上的水到哪裡去了?

  師:這個問題或許還可以這樣說,請大家讀一讀第6自然段。

  生: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上的還多,為什麼沒能留住呢?

  師:看看科學家又是怎樣推測的?

  生:自由讀第7自然段。同桌交流。

  師:誰能用自己的理解來說一說。

  生:由於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對物體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所以氣體脫離火星就不需要太快的速度。在太陽的照射下,火星表面的水蒸發成氣體,這些氣體很快就取得了足夠的熱量,達到能夠脫離火星的速度而一去不復返了。

  師: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原因,那就是——

  生: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導致了這個結果。

  師:現在,我們又可以下結論了——

  生:火星和地球一樣曾經有過水,但沒法把水保留住。

  (四)第四次“推測”

  師:如果說,水是生命之源,這個結論就意味著什麼呢?

  生:看來在火星表面找到生命的希望已十分渺茫了。

  師:儘管如此,是不是說火星就沒有生命存在了呢?

  生:是的。

  生:不一定。

  師:我們還是來看看科學家對此又作出了怎樣的推測呢?請同學們讀一讀最後一段。

  生:科學家推測,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只要有適當的溫度,就可能孕育出生命來。

  師:老師一開始就說,科學研究僅有推測是不夠的,還得拿出確鑿的證據來證實。到目前為止,能不能證實?

  生:不能。這還是個謎。

  師:這是一個未解之迷,留待人類進一步探索。

  (五)語言的“推敲”

  師:這是一篇科普讀物,提出問題,層層推測,推理嚴密,滴水不漏。除此之外,因為是寫給我們小朋友看的,作者的語言表達風趣幽默,形象生動。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篇文章的語言表達,哪些詞句寫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值得我們推敲推敲。

  生:學生自讀圈畫。

  生:“持續不斷的火星氣體集體大逃亡”,這個“集體大逃亡”我覺得很有趣,寫出了火星氣體逃離時的活潑調皮的樣子。

  生:“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飯”,這裡的“家常便飯”是說很尋常的事情。

  師:你能用這個詞來說一說嗎?

  生:臨近期末了,考試便成了家常便飯。

  生:“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這裡的“孿生兄弟”用得很有趣,寫出了火星和地球的親密關係,兄弟倆長得太像了。

  生:“看來在火星上表面找到生命的希望十分渺茫了”,這裡的“渺茫”用得很恰當,不是說一點都沒有,而是說可能性很小。

  師:看來用詞造句不能說絕了,要留有餘地。

  生:課文的結尾寫得很有意思,設定一個未解之迷,引起大家做進一步的探索。

  (六)未解之迷的“爭論”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的腦子裡還有什麼未解之迷嗎?

  生:既然說火星和地球是孿生兄弟,一般來講孿生兄弟都長得一個模樣。但書中說“火星比地球要小得多”,是不是前後矛盾了?

  (學生爭論)

  生:生活中的孿生兄弟,也有胖瘦、高矮之分的。

  生:沒有的,一般都是差不多的。

  師:大家的爭論不是沒有道理。這對孿生兄弟有太多的相似——

  生:再讀第一段。

  師:儘管有這些相同之處,但兄弟倆也有不同之處——

  生:大小不同。

  生:地球表面可以儲存水,可火星不能。

  師:還有問題嗎?

  生:火星上的溫度很低,為什麼叫它火星呢?

  生:“當時,太陽系內有無數的碎片四處遊蕩,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飯。”據我所知,這些碎片是有規則的遊蕩。

  師:你的話有毛病,既然叫有規則,那就不能說“遊蕩”,而應該說——

  生:有規則的執行。

  生:不對。這些碎片是沒有規則的,是像書上所說的“四處遊蕩”。

  師:又爭論起來了,爭論是好事,老師就留給大家課後查閱資料吧。

【國小語文《火星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