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課文楊修之死教學設計

課文楊修之死教學設計

課文楊修之死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楊修之死》是一篇自讀課文,節選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本文敘述的是魏蜀漢中爭奪戰最後階段,曹操軍隊撤退前的情況,本文從不同側面展開了曹操和楊修的矛盾衝突,生動地刻畫了人物的性格。語言表達上有較強的文言色彩,而內容上又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要求學生在瞭解背景的基礎上,透過梳理情節,概括內容,歸納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這是小說閱讀的一種基本模式。本文也可採用這一方法。這既是對前面所學小說閱讀方法的鞏固,也是對今後小說閱讀教學的延伸。因為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對於課文中存在的較多文言語句,要求學生充分預習,課堂上就基本不涉及字詞句的講解。幾乎將所有時間都用在對文章的理解分析與探究上,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目標】

  1、掌握文章內容,分析人物性格。

  2、培養學生獨立讀、述、評、析的能力。

  3、培養學生讀名著的興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重點】

  1、分析楊修和曹操這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2、探討楊修之死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首先放《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師由音樂匯入: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渾和古樸為我們翻開了三國的歷史畫卷,作為欣賞者的我們,彷彿又被帶到了金戈鐵馬的古戰場。經受了一番刀光劍影的`洗禮。是呀,在三國的歷史舞臺上,曾經有過許多鮮活的面容,湧現出許多的人物。我們曾經接觸過其中的兩位,一位是足智多謀的?(生: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生:劉備),今天,讓我們共同學習羅貫中的《楊修之死》,看看作者筆下另兩位人物是什麼形象的。(師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作品

  羅貫中(約1330~約1400)名本、字貫中,號海湖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的小說家。除《三國演義》外還寫了《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平妖傳》等。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描寫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集中表現了統治集團之間政治和軍事鬥爭。其主要成就在於塑造了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眾多英雄形象。對軍事鬥爭的描寫則注重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智慧描寫。

  師:首先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楊修之死》選自《三國演義》第72回,故事發生在曹操、劉備兩個軍事集團爭奪漢中之地最為激烈的時候。當時諸葛亮已智取漢中,曹操屢屢受挫,又不甘心失敗,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時機。但終因蜀兵積極防守,難以進取。“楊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三、整體感知

  1、檢查字、詞:

  庖官 主簿 譖 綽刀 恃才放曠

  2、初步思考:楊修和曹操給人留下什麼印象?

  明確:

  楊修:恃才放曠。

  曹操:陰險虛偽、狡詐奸猾。

  (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學生只要能說出倆人性格的主要特點即可。)

  四、研讀課文

  1、楊修之才表現在哪裡?(找出文中關鍵句,舉例子回答)

  2、曹操為何要殺如此有才之人?(找出文中關鍵句子,分析曹操心理)

  生研讀探究,小組相互交流後課堂討論小結:

  1、改建花園大門 甚忌之

  生活小事 2、分食塞北酥餅 心惡之

  3、點破夢中殺人 愈惡之

  4、告發曹丕事件 愈惡之

  宮廷爭鬥 5、教曹植斬門吏 曹大怒

  6、為曹植作答教 曹大怒

  五、合作探究

  1、關於楊修死因,有人推之於曹操,有人歸之於楊修,有人說另有他因。你持何種觀點?說說理由。

  2、一字評楊修: ,楊修!……

  (橫線上加語氣詞:哼,啊,嘿,唉,呸,吔 …… )

  六、佈置作業

  請閱讀《三國演義》有關曹操的故事,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參考題目如下:

  1、我眼中的曹操

  2、曹操──奸人也?英雄也?

  3、一代梟雄曹操

  4、讀《三國》看曹操

  5、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與楊修之死

  【相關連結】

  曹操為什麼殺楊修

  漢末魏初,在文學上是一個暫時繁盛的時期。所謂建安七子,便是那時候有名的文人。曹操自己也寫詩文,加以他善於籠絡一班有才名的文人,所以他把許多文人(其中也有方士)都拉攏到自己的身邊,為他效勞。建安七子除孔融之外,都是依附於曹操的。

  曹操一方面把許多文士拉到他身邊,但同時,對於那些有傲氣、不講他好話的文人,卻很不放心。從他先殺孔融,後殺楊修,便充分說明曹操對敢於反對他的文人的忌恨。

  孔融依仗自己是孔子後代,當時又很負盛名,他不大把曹操看在眼裡。而且,看來他也不大看得起依附曹操的一班文人。這一點,從禰衡口裡可以知道。禰衡經常推許孔融和楊修,說“餘子碌碌,莫足數也。”這不用說是包括王粲、陳琳等在內的。禰衡同孔融關係很好,他的話當然也反映孔融的觀點。

  孔融比禰衡、楊修大十多歲……他們三人,在當時的文人中算是一派,即,不肯阿諛曹操的一派。禰衡雖年輕,但才氣很大,曹操想侮辱他,叫他充當“鼓吏”,結果禰衡把衣服剝光打鼓,反而侮慢了曹操。曹操叫人去找他來,他便拿著一根大棒,坐在曹操軍營門前大罵。曹操雖然很火,罵他為“豎子”,並說“孤殺之猶鼠雀耳”,但礙於他的文名,竟不敢殺他,後來送給了劉表,劉表又假黃祖之手把他殺掉。

  楊修年齡跟禰衡不相上下,但禰衡是個平民,楊修則是洛陽的第一二名的世家,他的父親、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四代都任過太尉。(東漢時,太尉是相當於宰相的官銜)而且,都是有名的忠於漢室的名臣。他父親楊彪在董卓作亂的時候,為了保護漢獻帝,幾乎死難。楊修很早就負文名,除了禰衡推崇他的話可證之外,還有曹植寫給他的信,也把他同六子並列(孔融除外),說六人都不過著聲名於一方,而楊修則是“高視於上京”,可見楊修在洛陽的影響有過於六子。對於這樣的人才,不用說,曹操是要羅致的。所以,在建安中,曹操就任他為主簿,那時正是曹操南征北戰、戎馬倥傯的時候,據說楊修“總知內外”,總是把事情處理得很好。

  那麼,楊修是很願意替曹操辦事的嗎?他對曹操的態度怎樣呢?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當時,楊修的父親楊彪還健在;曹操在漢獻帝遷都許昌,公卿宴會時,看見楊彪臉上有怒氣,便連宴會也不敢參加,悄悄溜掉了。後來以楊彪跟袁術通姻為罪名,誣彪有陰謀,下獄。是孔融極力為之申辯,曹操才不得不釋放他。此後,楊彪十多年一直稱腳攣,不任事,閒居家中。這些事,楊修會忘記嗎?當然不會的。不久,孔融便被曹操殺掉,禰衡也被殺,這在楊修心中,會沒有很深的感觸嗎?當然不可能沒有。從這兩點看來,楊修雖為曹操辦事,不見得內心是尊敬他的;正因為這樣,才常常自覺不自覺地“露才”,好像有意告訴曹操,你的本領也不過如此,什麼事也瞞不過我。像“雞肋”那樁公案,就是在這種心理下弄出來的。他有時外出,甚至告訴值班的人,曹操會來查問些什麼,怎麼回答。結果,曹操所查問的果然不出他所料。這樣時間長了,曹操就看穿他內心的隱秘,從而產生惱恨之心。他本人是否預料到這樣的後果呢?應該說也可能是預料到了,不過,他到底是一個很有點傲氣的人,同孔融、禰衡是氣味相投的,因而壓抑不住心中的不滿罷了。……楊修對於自己的命運並不感到意外,因為他的知己朋友孔融、禰衡早已死在他前面了。

  楊修被殺後,有一天,曹操碰到楊彪,問道:“楊公為何瘦得成這個樣子?”楊彪回答說:“愧無日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意思是說,我慚愧沒有金日那樣的遠見,(金日的兒子,為漢武帝所喜歡,稱為弄兒;後來漸漸長大了,有一天,金日遇見弄兒在殿裡同宮女戲耍,他怕將來連累自己,便把弄兒殺死了。)而又還有老牛舐犢的愛子之心呀。曹操聽了,很有點下不了臺。

【課文楊修之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