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語文課文山市教學設計

語文課文山市教學設計

語文課文山市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一)《山市》課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20課)

  山市

  蒲松齡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

  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

  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記。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架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

  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二)內容分析

  《山市》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寫的一篇文言文,描繪的是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文中描繪了從山市開始出現到最後消失的變化過程,給人以神奇而又壯麗的感覺。文章語言精煉生動,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去揣摩、理解。透過研讀對這一現象進行適當探究。

  二、教材簡析

  文言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用情感去參與、用心靈去體會、用已有的人生經驗去與之共鳴是賞析文言文的必要手段。對初一學生而言,要讓他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體會感情,進入意境,引起共鳴實屬不易。那麼,利用開展趣味的記者採訪活動的方式,有助於對學生情緒的調動和氛圍的營造。同時採用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輔以畫面、音樂、朗讀,也會有所幫助。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希望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幾十個字,更多的,我希望這些孩子能在這堂課中從中國古典文學中體會到“美”,能夠自覺地去挖掘“美”,從而豐富他們的內心。

  三、教學物件分析

  初中一年級學生較活躍,形象思維較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分析,意義識記已優於機械識記,自我意識較強,對事物有一定的獨立見解,但他們的有意注意穩定性較差。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電腦多媒體手段來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吸引力,發展學生形象思維。以“小記者”採訪及“目擊者”被採訪、討論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來保持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新鮮感的驅使下不斷誦讀、體會、表達,從而進入角色。訓練其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四、教學設想及策略

  (一)情境教學法

  兒童心理學家卡哈娜指出:如果兒童在學習前情感已做好準備,能控制自己的衝動,則他的思維會得到良好的發展。因此,課堂上調動學生的情感是有效發揮學生為主體的重要途徑,故選擇以小記者採訪的方式。目的是:使學生在採訪與被採訪的氛圍中,情感被同化,加以誘導。採用討論的方式,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者作為一個“學習過程的促進者、幫助者、搭檔”,創設研究性學習的氣氛。

  採用多媒體手段,運用情境教學、愉快教學等方式方法創設情境,增強形象性,從視聽角度刺激學生感官,引發其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實施巴甫洛夫經典性學習條件作用學習說

  刺激——反應——假設——突破的理論,即讓學生觸及現象,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學生評議,不標準的答案讓學生採用歸謬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覺發現錯誤,以便強化能力。

  (三)寓教於樂,知識遷移。

  以“以人為本”為教學指導思想,強化教學過程的民主化,創設自由探究、平等討論的氛圍。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因此培養他們的能力最好的途徑是:加強遷移能力的訓練。

  (四)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表現空間。

  在領悟美的本質這一過程中,請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分組交流,並逐一展示、共同品味;教師要注重學生表述中思維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從新的方向、新的角度、新的途徑進行思考,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獨特的'思考能力和嚴謹的語言組織能力。

  五、教學媒體設計

  課件特別注意了整體介面的風格,因為課文是文言文,背景就選用的是與其意境相似的中國古典山水畫,背景音樂採用的是中國古典民樂,字型採用的是楷書、隸書、行楷等書法字型,整體介面古色古香,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這樣的氣氛可幫助學生感受文言文中的物象,透過聯想和想象,進而整體上把握課文的思想感情,進入課文的意境,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在欣賞中學會有感情地朗讀、品味課文。

  多媒體設計成可互動式。在教學中,課件與教師講解交替應用,透過對幻燈片的隨時編排,可使放映順序與教學順序一致,根據學生特點、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展示。

  六、課前準備

  教師可蒐集有關資料做成多媒體課件。

  學生藉助工具書和書中註釋認識生字詞,反覆閱讀。

  七、教學目標

  (一)學習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二)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三)培養學生的想象、口頭表達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

  八、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反覆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變化的過程及神奇、壯麗的幻景。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想象及口頭表達能力。

  九、教學過程設計及分析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媒體輔助教學札記

  (時間)

  激趣匯入導語:各位同學,你們好!很高興認識大家!首先,向大家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深圳電視臺的一名記者。瞧,這是我的記者證。今天來到這裡,是想邀請大家和我一起到山東的深山老林裡去走走,探訪一下,製作一期節目。聽說,那裡出現了一種類似與“海市蜃樓”的奇景,當地人稱它為“山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與我合作,共同完成這個採訪任務呢?好,你們這麼熱情,我更有信心了,那就讓我們出發吧!教師轉換身份成為電視臺記者,邀請學生進行採訪、節目製作工作。激發學生的探詢心理,能懷著好奇心,熱情地投入到課文學習。#展示多媒體課件(幻燈片2),畫面出現水墨山水圖景,增強教學直觀性、形象性。(2分鐘)

  整體感知(1)教師配樂朗讀全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參與到各學習小組中進行輔導。糾正個別錯誤讀音。針對學習小組提出的疑問適時點撥。

  (3)體會山市之“變”。

  ①學生動筆,從文中找出表示時間的字詞,作出記號。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引導其作出正確的解釋。

  明確:共同的特點——時間短暫。所以山市奇景是變幻莫測的。突出“變”。

  ②隨著時間的推移,山市所呈現的景象發生怎樣的變化呢?引導學生找描述景象的關鍵詞。針對學生回答,穿插字音、詞語含義的進一步糾正與明確。(如:飛甍、城郭、高垣、睥睨、連亙、霄漢等)

  ③引導學生明確山市變化的幾個階段,能抓特徵,用(1)學生透過聽讀課文,把難懂的生字詞注音。

  (2)分學習小組自由朗讀課文,相互質疑、相互幫助,思考對山市的初步印象。

  (3)學生個人朗讀,理解,討論,提問解答。

  ①學生們可能作出的回答有:忽見、

  *數年、無何、未幾、忽、既而、逾時、倏忽。

  ②學生讀相關句子,找出相關描述景象

  的詞語,自由發表看法。

  可能作出的回答有:孤塔、*禪院、宮殿、*碧瓦飛甍、城郭、危樓、常樓、高舍、如拳如豆等。#展示多媒體課件(幻燈片3),可以突出重點文言字詞的讀音、解釋,進一步加深印象。

  #展示多媒體課件(幻燈片4),課文結構以及教學重點內容可以增強學生的回答可能出現誤解。若出現帶*或類似的回答,可引導學生採用歸謬法,透過理解詞語意思,注意語言組織嚴謹來解決。(8分鐘)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媒體輔助教學札記

  (時間)

  整體感知關鍵詞語概括。明確:山市變化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階段,是一個由小變大,由大變小的全過程。③經解釋、分析,由暢所欲言到深入思考。真正感受山市的變幻莫測。學生的整體感知。

  探究想象(1)過渡:山市真是奇妙無窮,令人歎為觀止。我

  簡直眼花繚亂,看也看不過來了。好在有大家和我一

  起親眼目睹這難得的美景。只好向大家求助。我們一起來分工合作,好不好?

  (2)想象山市之“奇”。

  ①讓學生分8個學習小組扮演“目擊者”。分階段談所看到的山市奇觀,提供“小組討論提綱”。(見“資料卡片一”)

  ②選8名學生扮演“小記者”。到各組進行採訪。傳授採訪基本技能,提供採訪提綱。(見“資料卡片二”)

  ③教師扮演“大記者”角色。以採訪的方式與小記者交談,瞭解他們的採訪收穫。

  問題組:1、你能向我們介紹一下你採訪所瞭解的山市

  奇觀嗎?2、你覺得這些景象美嗎?美在哪些細節?

  注意引導學生善於總結的能力,進一步邊理解這些關

  鍵詞的含義,邊藉助圖片加深印象,領會作者語言的

  精妙。總結為山市景象“奇”。(1)過渡。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2)想象山市之“奇”。

  ①自由組成學習小組,扮演“目擊者”。按“小組討論提綱”互相描述所看到的山市其中一個階段的景象。“目擊者”儘可能表達清晰,提供多的所看之景的細節。討論交流,互幫互助,疏通文意,抓住重點。

  ②8名學生充當教師(“大記者”)的助手,接受培訓,依據採訪提綱,分別到各小組去進行採訪工作。採訪目擊者,及時總結,作好採訪筆錄。“小記者”注意明確任務,語言精練。

  ③小記者們根據採訪筆錄彙報所瞭解的山市景象。注意到的美景可能會有:高插青冥、碧瓦飛甍、高垣睥睨、直接霄漢、*往來屑屑、*歷歷在目、*孤塔等#展示多媒體課件(幻燈片5、10),提供小記者“採訪提綱”、板書

  #展示多媒體課件(幻燈片6、7、8、9),將高插青冥、碧瓦飛甍、高垣睥睨、直接霄漢的壯麗奇特景象顯現,加深詞語理解。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想象能力、作記錄、與人溝通能力、圍繞中心闡述話題。

  若出現帶*或類似的回答肯定有獨創思維的回答,同時也注意引導學生抓住典型特徵來總結概括。(25分鐘)

  研讀賞析(1)過渡:今天,真的要感謝大家!在與大家合作採

  訪的過程當中,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個變化無窮、奇特神秘、美不勝收的山市蜃景。我要製作的節目初步構思出來了,大家願不願意與我一起回味一下?(1)過渡。學生進入欣賞美的狀態。

  (2)品味山市之“美”。

  學生伴隨著影片欣賞,朗讀一段課文,教師有感情地描繪一段,師生共同回味#展示多媒體課件(幻燈片11),畫面、音樂、(6分鐘)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媒體輔助教學札記

  (時間)

  研讀賞析(2)品味山市之“美”。

  ①學生賞讀課文。

  ②教師描述美景。所採訪到的山市美景。朗誦共同構成一種美的意境,讓學生多角度地感知美。

  拓展延伸(1)過渡:帶著這些詳實的資料和這個變、奇、美的山市,我想我們是滿載而歸了。然而臨走前還心存疑問。為什麼古代的人把山市又稱為鬼市嫩?難道這世界上真的有鬼嗎?

  (2)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自由選擇角度在課外查閱資料或向有關學科教師請教,探究“山市”現象中蘊含的科學道理。(1)過渡。學生思考、議論、自由發表個人見解。引導明確:古代的人無法解釋這種現象,所以才歸結為鬼在作怪。實際上我們現代科學已經完全能夠解釋這一現象了。

  (2)可以自由組成研討小組。蒐集相應資料或故事,討論、探究其中科學道理。(2分鐘)

  反思小結(1)過渡:初次與大家一起採訪,大家就與我合作得如此默契、愉快所以想送給大家一個小禮物。

  (2)思考下列問題:

  ①煙花綻放的全過程美麗卻短暫,怎樣把這一瞬間的

  美麗永遠留存下來呢?

  ②從《山市》當中你發現了什麼可借鑑的寫作方法嗎?(1)過渡。欣賞煙花綻放的美麗情景。

  (2)自由發表個人見解。

  比較明確:①留存方式。有很多,但從這堂課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用文字把它記錄下來更具有想象空間。美的東西也許留在想象中會更美。②寫作方法:按時間順序、抓特徵、運用美的語言。#展示多媒體課件(幻燈片12、13),欣賞煙花綻放情景。明確任務佈置。(2分鐘)

  十、資料卡片

  (一)小組討論提綱:

  第一組

  請你用自己的話,描述所看到的山市“開端”階段的景象

  從“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到“始悟為山市”。

  第二組

  請你用自己的話,描述所看到的山市“發展”階段的景象

  從“未幾,高垣睥睨”到“城市依稀而已”。

  第三組

  請你用自己的話,描述所看到的山市“高潮”階段的景象

  從“既而風定天清”到“或憑或立,不一狀”。

  第四組

  請你用自己的話,描述所看到的山市“結局”階段的景象

  從“逾時,樓漸低”到“遂不可見”。

  (二)採訪提綱:

  採訪提綱

  請你採訪一下山市“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階段目擊者。提出下列問題:

  (1)你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2)景象有變化嗎?怎樣的變化呢?

  (3)你覺得這些景象美嗎?美在哪些細節?

  十一、任務(作業)佈置

  (一)課外請教老師或查閱有關資料,對“山市”這一現象作出科學的解釋。

  (二)請借鑑《山市》的寫法,有順序、抓特徵、運用美的語言描繪煙花綻放的全過程。300字左右。

  十二、板書設計

  山市

  蒲松齡

  變奇美

  開端忽孤塔高插青冥

  無何宮殿碧瓦飛甍

  發展未幾城郭高垣睥睨

  高潮既而危樓風定天清

  逾時高舍直接霄漢

  結局倏忽如拳如豆闇然縹緲

  按時間順序抓特徵語言美

【語文課文山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