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端午節> 記憶中端午節短篇散文

記憶中端午節短篇散文

記憶中端午節短篇散文

  記憶中端午節

  農曆五月,新麥收打晾曬後的醇香,漫過田野,從窗外飄進來,我忽然明白,端午節到了。這個飽含文化氣息和民間韻味的節日,從沒在我的憶念裡走遠。粽葉溢香,艾葉苦韻,常常再現昔日那段唯美的快樂時光。

  我的家在魯山鄉下。那個充滿詩情畫意的露峰山鍾靈毓秀,是牛郎織女相會情地。山前面的村子裡,瘋長著一群群像我一樣的農家少年。那時的我們在藍天白雲下奔跑,追趕著夢幻般的陽光,嚮往著風一樣的自由。不知道遙遠的汨羅江,一位失意詩人的悲壯豪情,以生命為代價,成就一個偉大的節日。我們不會有沉重和緬懷,最大的願望就是嬉鬧出鄉間野趣,企望過一個熱鬧紅火的端午節。

  端午節來了。粽子槲墜,雞蛋大蒜,少得可憐,每粒上面都沾滿母親艱辛的血汗,我們細瘦的脖子伸了又伸,把眼饞的唾液嚥下去,那種奢望就印記在腦海裡。

  端午節屬於我們。等待一年的陶醉和情趣,在小河裡沸騰。採一把貓眼草、車前子,順便再摟一捆艾草,掛在家裡的屋簷下,驅災辟邪,一年便有了吉祥。

  留下最深記憶的是打葦葉。包粽子的葦葉要在端午節前就打下來,以便節日裡包粽子所用。村旁的河灣裡有一大片蘆葦,生產隊派專人看管,不讓隨便去打,於是我們這些孩子就有了用場。我和夥伴兒約好,模仿電影裡的英雄人物,機警躲過看守人員,悄悄潛伏蘆葦叢,彷彿進入根據地,這裡就成了我們的天地。

  打葦葉是有講究的。首先尋找葦園比較茂盛的地方,瞅準葉面寬大的葦葉,用食指和中指夾住葉的根部,以快捷靈敏的動作,鉚足勁兒,順著葦稈就勢往下用力一撇,那一片片的葦葉兒就順溜溜地捋到筐子裡了。如果不懂技巧,用力不當,打下來的必是爛葉,甚至還會把手指劃破。

  葦葉兒拿回家,母親是不會責怪的。她細心地把凌亂的葦葉捋成一摞一摞的形狀,把葦葉放在盛水的鐵鍋裡,再壓上一塊青石,讓葉子全部浸入水中,開始小火輕煮。滿屋的蘆葦香,這家連著那家,滿村瀰漫,誰也不會再去追究葦葉的來路。煮過的蘆葦葉兒沒有了先前的綠翠,變成青黃顏色。但它們經歷了水與火的煉浴,渾身上下有了一股子韌勁,大人們在端午包粽子時,三片四片疊在一起,折成三角形,然後灌進泡漲了的糯米、大棗、紅豆之類的.食材,再用馬蓮草或絲線將三角粽捆起來,放進鍋裡去煮,不長時間,香味四溢,便可食用。

  彷彿又回到童年,我在粽葉的脈絡間,細數著歲月的風華,回望著年輪的翻轉,在經世過往數十年後,走過記憶的風塵,踏碎光陰的滄桑,重回故里,卻怎麼也找不到當年蘆葦塘的影子,再也聞不到葦葉的清香。

  一絲絲的失落滲透心境,一聲聲的嘆息襲擾曾經的錦繡華年,擊碎了對故鄉蘆葦的崇高信仰。我在粽葉飄香的時節,把童年來回地尋找,把記憶的碎片連線,試圖復原曾經的美好,期盼來年的棕香……

  端午節每年依然來臨,逐漸演繹成華麗的盛宴,那淳厚簡樸的紀念永遠定格成一種記憶。

【記憶中端午節短篇散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