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幼兒教育> 幼兒園文明禮儀主題教育的案例分析及反思

幼兒園文明禮儀主題教育的案例分析及反思

幼兒園文明禮儀主題教育的案例分析及反思

  篇一:

  文明用餐(小班)

  背景:

  午餐時間常常是讓老師最頭痛的一段時間。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常常會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出現。特別是小班的幼兒,他們剛進幼兒園的時間還不長,集體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如此的陌生,他們常會把家裡的一些不良的吃飯習慣帶到幼兒園裡來。

       過程:

        我們班的寶寶們吃飯的時候常常要講話,雖然老師經常在旁邊提醒說“吃飯的時候不能講話”,但是寶寶們似乎記不住似的,老師剛說過,過了會就又開始講了。有時候還會越講越來勁的,老師就又不得不去提醒,但是似乎這樣一遍遍的提醒成效並不大,還是會有寶寶時不時的冒出一兩句話,要老師再次提醒了才會不講。另外我們班有些寶寶還很挑食,像我們的xx和xx,每次吃飯時就看見她面前的桌子上有一大堆的飯菜。問她們為什麼要把飯菜挑出來啊,就哭著對我說:“這個菜不好吃,我不要吃的。”不僅是xx和xx有好多孩子都是這樣的,不喜歡的菜就把它挑出來扔在桌子上或者剩在碗裡,碰也不碰。

        還有很多寶寶吃飯可邋遢了,像彥銘,睿睿等吃完飯只看見滿桌子滿地都是菜渣和米粒。雖然經常提醒,但是成效也不大,寶寶們還是會吃到桌子上地上都是。 針對這些幼兒的情況,我們在平時的一日活動中以兒歌,如:我會自己吃飯,吃飯不挑食等讓幼兒時時記住吃飯的禮儀;另外以故事、錄影等形式讓幼兒明白用餐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並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嚥等好習慣。

       反思:

      現在的孩子就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手心裡的寶。個個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而家長們就在家裡就擔當著下人的角色。“皇帝”餓了就趕快給買吃的,“皇帝”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完全不顧孩子是否會養成挑食的習慣。有時候在孩子吃飯的時候想要看電視,可能家長一開始會不同意,但是在看到孩子又哭又鬧的時候就心軟了。還有些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智力發展,完全忽略了孩子四肢協調的發展,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家長,所以有些孩子甚至不會用勺子。

  我覺得孩子文明禮儀的養成就是要從一件件的小事做起,無論是就餐還是其他的洗手問好等方面。但是這些方面的禮儀培養不僅僅是靠老師在幼兒園一遍遍的提醒,還要靠家長們在家對孩子培養。家長們要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還有我們可以用不一樣的形式去增加孩子們對就餐規則的意識,比如說以兒歌的形式,讓幼兒更好的去記憶,去理解。另外還可以讓幼兒多看看文明用餐的錄影,讓他們自己來發現錄影中正確和錯誤的姿勢,方法和行為,讓幼兒心目中有一個講文明,講禮儀的意識。

         篇二:

         幼兒園禮儀

  一、 案例現象

  五歲多的xx小朋友,剛從別的幼兒園轉來,身高明顯比同齡的小 朋友高出一個頭,清秀可人的外形,穿著時尚,性格活潑。在她身上折射出的禮儀行為令人擔憂。

        鏡頭一:

       入園時,她總是耍脾氣,有時使勁拽著媽媽的手,哭鬧著不肯進教室,媽媽擺出交換條件—買東西,她才鬆手,一臉勝利的表情,沒事似地徑直走進教,老師向她微笑打招呼,她卻不屑一顧。

  鏡頭二:

      上課時,她不是走到別的小朋友位置,拉扯其他女孩子的頭髮;就是走到窗戶邊獨自欣賞風景。戶外遊戲時,她不是推其他小朋友插隊,就是四處亂竄,不聽指揮,有時還躲起來,讓老師們擔心。

       鏡頭三:

        區域活動時,她總是不守規則,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還不時使用暴力;把玩具隨手亂丟。

  鏡頭四:

        午睡時,大家都排好隊,他不是往樓上跑就是跑到一樓躲樓梯拐角處,讓保育老師顧此失彼,好容易把它帶進寢室,他不能安靜躺下,不時發出怪叫聲,小動作打擾身邊小朋友休息。

  小朋友們都不喜歡和她玩,對她的告狀不絕於耳。張億蕊小朋友種種的表現都讓老師們為之頭疼,怎樣制服這隻離群的頑劣“小野馬”?關鍵是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

  二、案例分析 

       xx小朋友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受到過多的呵護和溺愛,稍有不如意,孩子就會用哭鬧耍賴的行為,讓父母長輩有求必應;在待人處事方面大人很少引導教育,總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會懂事了,造成孩子的放任自流,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行為;父母之間關係不和諧,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打架,孩子耳聞目染後,形成不良攻擊行為;剛上幼兒園時,在親戚開的幼兒園讀書,那裡的老師給家長“面子”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過於“包容”,還多次換幼兒園,使孩子沒能接受幼兒園規範化、系統化地學習與發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讓幼兒從小將禮儀行為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成為自己的行為習慣,才能為以後構建自己完美的人格,更好地學習、成長、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幼兒時期養成的不良行為有可能會影響她的一生。兒童在2.5歲—6歲的可塑性最強,所以, 在這個時候對其進行教育,更能使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對年幼的孩子做“規矩”很有必要,而且越早越好,家庭、幼兒園一定要相互配合,對孩子進行系統訓練。幼兒的禮儀教育關鍵在於加強幼兒的愛心教育。幼兒的禮儀教育問題,其實質是幼兒的社會化過程中,學會如何與人相處,與人交往。

  三、措施與效果

  加強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身體力行,強化孩子的打招呼行為,如入園時,教師可輕輕環抱孩子,主動和孩子問好,並不吝嗇誇讚“呀,今天,我們的仕顯穿得真帥氣?”“我們可愛、有禮貌的xx來了。”在緩和關係後,讓孩子也回應老師的問候。

       設“文明禮儀之星”

  讓幼兒在校門口“站崗”,向老師、家長小朋友,家長打招呼。家長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和身邊的人打招呼,為孩子樹立榜樣。 對於孩子上課亂講話行為,可以讓他當老師的小助手,監督孩子們的不良行為,幫老師發學習用具等,如果孩子認真,要及時誇獎,激勵孩子。對於孩子的霸道行為,幫助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比如適時安排她和其他幼兒整理玩具,抬早操器械,按號放小口盅,掛小毛巾等,讓孩子護理植物角的植物,培養孩子的細心、愛心,緩解孩子的霸道之氣。進餐環節,安排他幫小朋友們分湯匙,讓小朋友們對她說一聲“謝謝”。

      樹立了孩子形象,增強孩子的榮譽感,也增進孩子間的情誼。每當出現溫和的好行為時,給予孩子獎賞和鼓勵。而這期間,爭取家長積極配合,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家園共育雙管齊下,消除孩子不良行為。對於孩子不守紀律,亂跑行為,可讓她當小隊長指揮幼兒,因職責在身,自豪感責任感,使他更專注於對其他幼兒監督和管理工作。對於孩子入睡難的不良行為,教師可輕輕撫摸孩子的頭,這種安撫的小動作,會平靜孩子焦躁。

  經過一個多月的耐心教育,xx小朋友改掉了很多不良行為。入園時,她會高高興興牽著父母的手,主動和老師們問好;改變了霸道的行為,與小朋友們友好相處;上課時能安靜坐下來,積極回答問題;戶外活動時不會亂跑了,午睡時也能安靜。家長反映孩子孩子在家乖巧懂事,很少無理取鬧了,很多孩子都喜歡和她玩。孩子每天快樂地成長著。

  四、反思

  對幼兒的禮儀教育是一項漫長又艱鉅的工作。在幼兒園,教師的言行舉止可以作為幼兒的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教師 要時時奉獻自己的愛心,細心、耐心地教育每一位幼兒。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幼兒禮儀教育是幼兒成長的必修課。從小加強對幼兒禮儀教育,可以使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時也是弘揚我國曆史悠久的禮儀傳統,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篇三:

  禮儀中班語言活動

  設計意圖:

  樂意學習語言,為幼兒創設情境或準備木偶雞、鴨若干,讓幼兒在遊戲中練習說禮貌用語,體會有好朋友的樂趣。在日常活動中常和父母、老師、同伴互相問好,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禮貌用語。

  活動目標:

  1、透過招手、拍手、握手、擺手等與詞相符的動作,使幼兒知道交友中最簡單的禮貌用語和行為。

  2、激發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木偶小雞、小鴨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感知和理解兒歌的內容,學習禮貌用語。

  (1) 幼兒看木偶表演,熟悉兒歌內容。

  ①(出示木偶小雞)“嘰!嘰!嘰!我是誰?我的名字叫什麼?”並與幼兒問早。(木偶小鴨上場)“我一個人玩真沒勁,我要找個好朋友。”

  ②小雞,哎,前面來了小鴨子,讓我向它問個好:你好,你好!(招招手)。

  ③小鴨:小雞,你好,你好!(招招手)。

  ④小雞:小鴨,小鴨,我做你的朋友好嗎?小鴨說:歡迎,歡迎(拍拍手)。小雞聽了真高興。

  ⑤小鴨:我請你吃蟲。小雞看到小鴨請它吃蟲,有禮貌地說:謝謝,謝謝!(握握手)。

  ⑥小雞和小鴨一起做遊戲,他們成了好朋友。

  ⑦它們要回家了,會怎麼說?

  2、學念整首兒歌。

  (1) 教師完整示範朗誦。

  (2) 幼兒學念兒歌。鼓勵幼兒聲音要響亮,邊念邊做動作。根據幼兒實際情況,教師可輕聲提示。

  (3) 幼兒與木偶小雞、小鴨完整表演兒歌。附兒歌:好朋友

  我有一雙小小手,要拉許多好朋友。“你好,你好”招招手, “歡迎,歡迎”拍拍手。 “謝謝,謝謝”握握手, “再見,再見”擺擺手。 

  活動目標:

  1、學習禮貌用語:“你好,再見”。並在老師的提醒下會正確使用。

  2、熟悉歌曲,初步培養幼兒節奏感,學習按節奏拍手,根據歌曲內容進行簡單的歌表演。活動準備:

  在活動室一角佈置一個熊貓的家,並請一名老師戴上熊貓頭飾扮演熊貓。

  活動組織:

  1、教師透過講述故事《有禮貌的小白兔》,啟發幼兒學習故事中的“你好”,“再見”等禮貌用語,引起幼兒興趣。師:“剛才老師講的故事名字叫什麼?”“你們為什麼喜歡小白兔呀!”“因為小白兔有禮貌,所以大家都喜歡它!”

  2、熟悉歌曲《禮貌歌》,並學會按節奏拍手,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師:“老師把剛才的故事編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看,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來拍手,”

  3、根據歌曲內容配上簡單表演動作,讓幼兒熟悉歌詞內容。唱“你好,你好親愛的朋友,我們一起,快樂無比”時,左右手握拳在胸前,大拇指相向,按節奏兩個大拇指互相點一點。唱“再見,再見,親愛的朋友,我們將再見”時,左右手握拳在胸前相對,兩個大拇指互相彎曲,作點頭狀。

  4、透過遊戲,讓幼兒掌握“你好”“再見”禮貌用語的正確用法。師:“我們去熊貓家作客吧!”“到了熊貓家我們怎麼說?”“我們一起來表演《禮貌歌》熊貓看吧!”“我們該回家了,跟熊貓說什麼?”

  附故事:

  有一天,小白兔到熊貓家去作客,小白兔說:“你好”熊貓請小白兔吃蘿蔔,小白兔說:“謝謝”於是,小白兔和熊貓在一起高高興興地搭積木,做遊戲。小白兔要回家了,熊貓拉拉小白兔的手說:“我喜歡和你作朋友!”小白兔向小熊貓招招手說:“再見”就回家了!

  反思:

  結合我園“文明禮儀”的研究課題,今年我們在幼兒中開展禮儀啟蒙教育,旨在提高幼兒禮儀教養的同時,有效增強家長的禮儀教育意識,從而以禮儀教育的氛圍感染全幼兒園的孩子,整體提高幼兒園幼兒、家長的禮儀素質。我們還在一日活動各個環節中滲透強化禮儀行為,對每個環節的行為提出具體的要求,把禮儀內容細化到各環節中。如入園:要求幼兒儀表整潔、進園主動與老師、同伴打招呼,與父母說再見等,進餐做到文明用餐,要求幼兒保持桌面乾淨,愛惜糧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餐後自覺收拾餐具,飯後養成擦嘴的好習慣。

  同時在各環節中發現做的好的幼兒及時給與肯定與表揚,選其做小小監督員,提醒別的幼兒,使成功的幼兒肯定自己,使其他的幼兒看有形象、學有榜樣。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我們欣喜地發現了孩子們的進步:早上入園問早的聲音自然親切了,吃完發後,狼藉一片,等著教師打掃的現象沒有了,好人好事,關心集體的事情多了?

  但是也發現了一些需要加強教育的方面:

  1、上下樓梯大聲喧譁的現象較嚴重。

  2、小便時,推擠現象還有發生。這些也都是我們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內容,需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加強教育。

  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還結合一日活動進行了談話,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如下樓時有人邊說話邊下樓梯,我們就進行討論:這樣做,會發生什麼事?孩子們有的說摔下樓,有的說撞牆上、有的說很吵、聽不見老師說什麼?然後教師小結告訴孩子們邊說話邊走路,就會想著自己說的話來不及看腳下的路容易摔跤,小樓梯就更容易摔下樓,非常危險。走路時,有人不排隊,我們也進行討論:為什麼要排好隊?孩子們一開始都認為排隊走看上去整齊,經過教師講解和演示,知道了原來是為了防止擠隊時會摔跤。不能插隊,這四個字常會出現在孩子的口中,我相信時間久了,慢慢會滲透到他們生活中,使我們的孩子變得更加懂事又可愛。

  教學設計

  禮儀是人類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個體道德素質的外在體現,良好的個人禮儀形象是我們自尊尊人之本,更是我們立足、立業之源。文明禮儀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還是那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文明禮儀要從小培養,才能形成良好習慣。文明禮儀及其習慣的養成對兒童的終生髮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兒童的禮儀是在其社會性交往中養成的,可以透過多種途徑進行培養。本學期,我們主要從幼兒園禮儀這方面入手,抓住一切機會,為幼兒創設條件,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到各個活動中,幫助幼兒學習基本的禮貌用語和交往方法,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敢說、愛說、多說、會說,主動與人交往,從而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生活技能、自信心及愛的情感等各方面得到培養和發展,為幼兒終生髮展打好基礎。

  一、學習生活禮儀

  幼兒教育活動是對幼兒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將幼兒禮儀教育納入幼兒教育活動之中,注重將禮儀教育滲透在各學科之中,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薰陶,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同時幼兒禮儀教育貫穿於幼兒一日生活之中。隨人、隨事、隨時、隨地、隨境地進行隨機教育。如餐桌禮儀,我們透過語言故事《漏嘴巴的小弟弟》藝術《樣樣蔬菜都要吃》教育幼兒吃飯時要專心,不東張西望,不掉飯粒,不挑食等。同時我們還充分利用每天點心、午餐等環節對幼兒進行就餐禮儀教育,使幼兒逐步養成文明進餐習慣。

  二、學習尊敬師長和友愛同伴禮儀 

  偉大教育家陶行知說的好:“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而尊敬師長和友愛同伴是做人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我們對幼兒從小應進行培養的內容之一。

  為此,我們制定了一些有關的幼兒易於實踐的禮儀內容和要求,如:來園、離園能主動向老師打招呼;在路上碰到老師或熟悉的人能主動打招呼;能主動熱情向客人老師打招呼並交談;和客人老師交朋友、活動時認真聽講;知道要尊重別人,不隨便叫喊、打擾別人等;在行走時能主動禮讓師長;同伴之間相互打招呼、問候;遊戲中友好合作一起玩;活動中會禮讓、照顧小年齡的朋友、生病的朋友及遇到困難的朋友;能友好和同伴相處,如:得到小朋友的幫助會道謝、不小心碰撞了朋友會道歉等。

  三、學習交往禮儀

  幼兒交往能力的提高,能促進幼兒自我意識及情緒情感的發展,也能幫助幼兒學習、掌握社會道德規範和人際交往規範,發展調節自身社會行為的能力,還能對幼兒心理健康發展及社會化順利實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讓幼兒學習交往禮儀是十分必要的,為此,我們開展一系列活動。

  1、 “大帶小”活動

  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一次次的實踐活動中鍛鍊積累而成,為了培養孩子們的交往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做事的責任感,我們根據主題我長大了,特意創設了以大帶小這樣一個活動,鼓勵大班的孩子到小班去帶年齡小的弟弟或妹妹,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的種種表現,令我驚歎不已,一些孩子能耐心詢問弟弟或妹妹想吃什麼東西,儘可能滿足他們的要求;遇到較調皮的孩子,他們儼然象個大哥哥、大姐姐,和氣進行勸解;一些平時在班內自控力較差的孩子也一改常態,變的認真負責了,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大班的孩子始終拉著弟弟或妹妹的手,不讓他們走失。由於孩子們的積極參與認真負責,使這次活動成功開展。

  2、區域活動:

  醫院就醫人際交往能力是在與人交往的過成中培養的,孩子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是在與各種不同活動中學習。

  篇三:

  小孩子文明禮儀學習

  如果小孩子含胸駝背、頸部錯位、走路拖沓、臀部下垂,那麼你有再好的形象也沒有了好氣質。形體儀態是最好的裝飾品。 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髒話”;“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皺巴巴,連臉也沒洗乾淨”?一個素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理學角度出發,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開啟局面,發展事業。如果缺乏教養,不懂文明禮儀,人們採取不歡迎態度,怎麼發展事業,立足社會?

  文明禮儀要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然而,有些父母認識片面,對培養孩子的文明禮儀習慣顯得不夠重視。一些父母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係,只要學習好、有真本事就行了。但這些父母只要留心一下週圍人物,注意一下大眾傳媒,事業有成的人有幾個不懂文明禮儀?現代社會的確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對人的文明禮儀要求更高,因為文明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現代社會大雅之堂越來越多,父母不會願意孩子成為難登“大雅之堂”的人。

  一些父母認為,小孩子天真無邪,想怎樣就怎樣,長大了就懂得文明禮儀了,這也是誤解。一方面,孩子從小不培養好習慣,就必然形成壞習慣,壞習慣形成了,再改就很難。想一想,現在有些孩子說話沒大沒小,家裡來客人不懂禮貌,飯桌上挑挑揀揀旁若無人,渾身汗味不洗,指甲老長不剪?這些孩子如果不教育、不矯正,會在某一天早上突然變個樣嗎?另一方面,在孩子小時候培養文明禮儀習慣,與孩子天真無邪表現並不矛盾,越是懂禮儀的孩子,越能獲得自由發展的廣闊天地,因為他是受人們歡迎的人。

  培養孩子的文明禮儀,從哪些方面做起?

  個人禮儀

  個人禮儀包括儀容儀表、儀態舉止、談吐、著裝幾個方面。

  儀容儀表:

  主要整潔乾淨,臉、脖頸、手都應洗得乾乾淨淨;頭髮按時理、經常洗,指甲經常剪;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後嗽口,不能當著客人面嚼口香糖;經常洗澡、換衣服,消除身體異味,有狐臭要搽藥品或及早治療;

  儀態舉止:

  主要從站、坐、行以及神態、動作提出要求,古人對人體姿態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優美的站立姿態給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覺,身體直立、挺胸收腹、腳尖稍向外呈v字型,忌諱無精打采、控脖、聳肩、塌腰;正式場合不能叉腰或雙手交叉;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兩腿間距與肩同寬,不能叉開,雙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體;走路要求挺胸抬頭,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表情神態要求表現出對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帶自然微笑,忌諱隨便剔牙、掏耳、挖鼻、搔癢、摳腳等不良動作習慣;

  談吐方面:

  要求態度誠懇、親切,使用文明用語,簡潔得體,不能沉默無言,也不能自己喋喋不休,要認真傾聽對方講話,交談時忌諱東張西望、翻看其他東西。交談人多,不可只跟一人談話而冷落其他的人。

  著裝:

  要求乾淨、整潔、合體,忌諱皺皺巴巴。

  公共場所禮儀

  公共場所禮儀包括

  走路、問路、乘車、購物、在影劇院等方面。

  走路:

  除了注意體態、姿式之外,要遵守交通規則,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如見到熟人需要交談,應靠邊兒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行人互相禮讓,青年人主動給長者讓路,健康人主動給殘疾人讓路。

  問路:

  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後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後,一定要說:“謝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己不清楚,應說:“很抱歉,請再問問別人。”

  乘坐:

  乘坐公共電、汽車、火車,人多擁擠,要照顧老人、小孩和殘疾人;人與人之間互相擠撞,不要惡言惡語,要抱理解、寬容態度;要保持車上衛生環境,不亂扔東西;學生上車不要搶座。

  購物:

  到商店購物,不可以“上帝”自居,要用禮貌語言,忌諱用“喂”、“咳”等字眼,購物之後也應說“謝謝”。

  看電影:

  在影劇院裡,不能大聲喧譁,不能亂扔紙屑、果皮;儘量提前一點兒到場、入座,如果遲到,入座時走姿要低,速度要快;看真人演出,要尊重演員,適時禮貌鼓掌;演員謝幕時,不能提前退場。

  待客與作客禮儀

  接待客人:

  家中來客人,要事先有所準備,把房間收拾整潔。孩子們也要學會以主人身份招待客人。迎接客人進屋,幫助客人放衣物,請客人在合適的位置落座。問客人喝什麼飲料,主動送上。要雙手呈、接物品。要主動、大方地與客人交談。客人要走時應禮貌挽留,說“您再坐一會兒”、“再喝杯茶吧”等。要送客人一段距離,說“再見”、“歡迎您再來”。

  外出做客:

  去親友家做客要儀表整潔,儘可能帶些小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重要。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要談吐文明。不經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裡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徵得主人同意。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時的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品;要請長輩先坐下,長輩動筷後再動筷子,雙肘不能放在桌子上;飯後,坐好略陪大家一會兒,或者說:“我用好了,請慢慢用。”然後再離座去別的房間休息。告別時,要說感謝的話,如“今天真高興”、“歡迎到我家去”。

  最後,父母要提高自己的禮儀意識,如果自身不重視禮儀,就無法教育培養孩子。禮儀就表現在生活之中,只要父母重視,以身作則,隨時說明要求,按要求去堅持訓練,發現孩子有不講文明禮儀的行為,及時指出並當時改正,這樣就能逐步培養起孩子的文明禮儀習慣。

  篇四:如何培養幼兒文明禮儀

  【摘要】

  講文明懂禮貌不僅僅是對傳統禮儀的傳承,更是人們的人格魅力的一種體現,為了讓幼兒有更堅固的禮儀基礎,我們應從

做起,讓他們樹立起講文明懂禮貌的意識。培養; 幼兒禮儀是文明禮儀之邦,我們的先輩們一直將講文明傳統美德,代代相傳。而今,作為一個現代化國僅要恪守先輩們的偉大傳承——文明禮貌,更要播種下去,讓它開遍每一個角落。孩子是祖國的將講文明懂禮貌的美德傳承給他們是每個教師,共同責任。幼兒年齡小,認知範圍窄,其態度、奠基時期,我們要注意透過豐富多彩的教育內容,貌的認識,培養豐富健康的道德情感,形成良好行為,樹立講文明懂禮貌的意志。

  教育滲透於進出幼兒園中園時,晨間談話對於教師來說是對幼兒進行教於此時段,幼兒剛來園不久,還未和其他幼兒玩

言幼兒更容易靜下心來,傾聽教師的話,接受教話中可對幼兒生活中或在社會交往中需要的文明在離園時,教師主動與家長問好,叮囑幼兒和幼兒各個生活細節

  【關鍵詞】細節; 

  自古到今,我國就懂禮貌作為我們的家的公民,我們不將這美麗之花繼續花朵,祖國的未來,家長以及全社會的習慣、個性都處在擴大幼兒對文明禮的講文明懂禮貌的將文明禮貌教每天家長送幼兒入育的良好時機。位的很興奮,相對而師的教育。晨間談禮貌用語進行教育。老師說再見,堅持一段時間後,一般孩子不用提示就能主動問好了,長期堅持下去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幼兒在幼兒園有相當長的活動學習時間,從幼兒來園至離園都可以閃爍著禮儀之光,體現幼兒良好的素養。

   將文明禮貌教育滲透於教師家長的榜樣示範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幼兒來說更是如此。孩子的年齡越小,大。作為老師我們要在孩子進園的第一時間,就以禮待幼。用我們的榜樣示範作用去感染孩子,好的文明禮貌習慣。為今後步入社會,學會主動礎。在平時教師與家長的交往中,教師首先要注頭用禮貌語言與家長溝通。在幼兒園,我們有意語結合文明圖片融於幼兒園的環境佈置中,如:好”、“再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園的大門口、教室門口、樓梯上等顯眼的地方,健康的文化氛圍,彌散在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禮貌用語,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僅是幼兒園,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環境就是家庭,

庭環境的影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的長的翻版,家長平時無意中說的一句話,都會印一言一行都將會深刻地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大人事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家長首先要做到,說話和氣,謙遜,不講粗話,隨時使用禮貌用語,除了這些之外,抓住去親戚、朋友家的機會,做好榜樣示範作用, 榜樣的感染力就越親切地向孩子問早,讓他們從小養成良與他人交往奠定基重儀表,其次是帶識地將各種禮貌用將“歡迎你”“早上和圖片張貼在幼兒努力營造一種積極隨時提醒孩子使用幼兒的生活範圍不我們也不能忽略家人說,孩子就是家長的鏡子,家長的之間在說話或在做我認為,家長還要對孩子進行長期的、耐心的禮貌教育,相信只要家長、老師共同進行持之以恆的教育,我們的孩子一定會是文明禮貌的先行者!

   將文明禮貌教育滲透於多種形式的實踐中幼兒的成長來源於實踐活動,幼兒的思想品德、禮儀習慣是在實踐中逐漸形成的。

我們為幼兒創設條件與機會,提供時間與空間,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走出校園走向社煉。如“世紀廣場”親子活動,在活動前,我們之處,開展了一系列的禮儀學習活動(如:如何會發生的事;活動時的規則等)讓孩子具有一定識。為了提高幼兒禮儀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我考自身禮儀素養來感染幼兒。在活動前我們反思以出現的一些不良行為(如:個別家長有搶座位的

遵守遊戲規則;當幼兒出現不文明現象時家長沒的不妥,沒有糾正幼兒的不好行為的現象等),們制定了親子活動的注意事項發給每位家長,並進行了文明禮儀的簡單宣傳,鼓勵家長為幼兒樹提醒自己的孩子。在活動中,首先在坐座位這一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對號入座”的環節,孩帶著自己的父母找到相應的座位上,在這一環節中,不僅發揮了孩子的主體性,而且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及交往時,有文明的行為。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中,我們體弱的孩子,我們與孩子相處也兩年多了,也知 組織實踐與交往,會進行禮儀實踐鍛就結合孩子的不足與人打招呼;路上的公共場合禮儀意慮到透過提高家長前的親子活動家長現象;個別家長不有意識到孩子行為針對這些情況,我在外出前,與家長立榜樣,同時及時環節上,我們根據子自己拿號碼,並能力得到發展,同也充分考慮到一些

  篇五:

  結合三字經創設幼兒園文明禮儀教育的新環境

  摘要:

  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需要從小培養,傳統的說教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步伐,而直觀、易懂、豐富多彩的幼兒園環境正像盛開的花一樣闖進了孩子們的視線。下面將從通俗易懂的新三字經兒歌入手,創設文明禮儀的物質環境,闡述了在日常生活中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習慣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三字經;文明禮儀;教育環境;家園共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透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具有“無聲勝有聲”的教育影響,所以在我園分園做的《以三字經為載體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中,我們十分注意環境創設。在古三字經的基礎上我們新編了通俗易懂的現代三字經。圍繞三字經內容進行環境佈置,為幼兒營造和諧文明的生活環境,效果顯著。

  一、創設大面積幼兒園公共環境,營造文明禮儀學習氛圍

  一所幼兒園要有自己的園所文化,我園區大部分孩子來自外省市,環境的創設成為家長了解園區教育文化的重要途徑。我們運用牆壁畫、走廊吊飾、標語、幼兒作品等形式營造文明禮儀學習氛圍。

  文明禮儀從學會說“您好、歡迎你、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不用謝、再見”等禮貌用語開始。我們把這些詞語美化裝飾後吊掛在進園的走廊上方。在走廊牆主壁上運用廢舊報紙和包花紙做成一幅巨大的立體“三字經”大字,給人一種濃濃的古韻味。走廊牆壁上間隔掛卡通圖文結合的三字經故事圖畫。孩子們會在入園離園時逗留在這些精美的圖畫前向父母詢問畫面內容,這對家長也起著直接的宣傳作用。另外每個教室門口除了《家園欄》外,還有一個專門宣傳三字經的版面,如圖文並茂的三字經小故事、激勵性的話語、展示本班寶寶的一些好習慣、好行為的照片,讓家長了解教師的教育理念,更直觀地體會教師用意,促進家長與幼兒和環境互動。讓環境“說話”,不僅美觀,更發揮了環境的教育作用,為禮儀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物質環境。

  二、創設各個細節提示性標誌,發揮“三字經兒歌”的作用

  創設班級環境。將圖文並茂的新三字經兒歌分散在活動室的各個角落,處處提醒幼兒注意行為要文明。如在盥洗室、午睡室裡張貼《洗手》歌。

【幼兒園文明禮儀主題教育的案例分析及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