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廣播稿> 愛護公物廣播稿

愛護公物廣播稿

愛護公物廣播稿範本

  好習慣,我們今天首先談談愛護公物的話題。愛護公物,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體現,是文明社會人人崇尚的社會公德,也是一個文明人不可或缺、珍貴無比的思想品德表現。一個懂得愛護公物的人,一定是一個善良明智、充滿愛心的人。反之,一個不懂得愛護公物甚至破壞公物的人,則無疑是一個愚昧的人,一個境界低下、尚未被文明點化的人,因而是一個可悲可憐的人。

  陶鑄先生曾經說過:“一個人有了崇高偉大的理想,還一定要有高尚的品德。沒有高尚的品德,再崇高再偉大的理想也是不能達到。”我們想要健康的發展,想要將來長大後受人尊敬,首先就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從愛護公物做起,節約水電,愛護牆壁,維護一切公共設施不受破壞。

  校園裡的一切設施,都是為全體學生服務的公共設施。如果我們大家都不愛護公物,會對每個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許多的不便。學生階段是養成品質的黃金時期,因此捨棄不良習慣,培養良好品行,對自己的未來至關重要。

  我在這裡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在我國吉林省有一所渾江小學,學校不大,只有80張課桌。令人稱奇的是這80張課桌,居然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那一年製作的,歷經了60年的歲月蹉跎,它們卻依然完好如初,整潔如新。在渾江小學,每一個學生都有愛護公物的良好品德。他們愛護公物,愛護課桌,就像珍愛自己的眼睛一樣。

  還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中國WTO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在歐洲國家瑞士的一段經歷——龍永圖當時與幾個朋友去公園散步。上廁所時,聽到隔壁衛生間裡發出“砰砰”的聲音,當時他很納悶。走出廁所後,一個女士很著急地問他有沒有看到她的孩子,她的孩子進廁所 10多分鐘還沒有出來,她又不能上男廁找。龍永圖想起隔壁衛生間的響聲,就走回去開啟廁所的門,看到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在修抽水馬桶,他急得滿頭大汗。龍永圖問:小朋友,你為什麼要修這個馬桶?那小孩說:“我得把馬桶修好,把水衝乾淨讓下一個人用。”

  同學們,瑞士小男孩愛護公物為他人著想的?

  回顧一下我們有些同學以前是如何保護公物的呢?學校潔白的牆壁,卻不知是哪位硬是要在上面加幾個腳印;還有一些同學喜歡在桌椅上刻刻劃劃,其內容之豐富,真可謂無所不有,還有一些同學,他們洗手之後總是把水淋得到處都是,還經常忘關水管,更有個別同學甚至把水龍頭下掉,……同學們,你們可曾知道,當你們的這些行為、這些作品誕生的時候,牆壁、門窗、桌椅、水龍頭、牆壁開關、花草它們都在嘆息、流淚、哭泣。

  在這裡我不禁要問那些同學:當你揮拳砸向那些門板的時候,難道你想能成為拳王泰森嗎?當你飛腳踹向牆壁等物時,難道你想能成為跆拳道高手嗎?當你把桌面牆壁刻劃得面目全非時,難道你想能成為畫家達芬奇嗎?

  愛護公物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需要。學生階段是學習知識, 更是學會做人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 良好習慣的形成, 對於今後步入社會, 立足於社會都不無裨益, 成功是好習慣的積累。每位同學現在所作的一切, 均是為將來夯實基礎的。所以,捨棄不良習慣,培養良好品性對自己的未來至關重要。人為損壞公物的行為是不道德的,將為社會所不容,將為人們所不齒。

  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愛護桌椅、輕開輕關門窗等等看似簡單,但意義重大;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 做 一輩子好事難。長久地將愛護公物堅持下去,也並非易事。

  愛護公物,從我做起。讓我們小心翼翼地挪動桌椅,輕手輕腳地開門開窗,花草樹木,切勿踐踏攀折!愛護公物,從小事做起。不要在雪白的牆壁上留下痕跡;不要讓無辜的水管歪七扭八,更不要讓教室門在你和同學的追逐中撞得砰砰亂響!

  愛護公物,從身邊做起。隨手關燈,節約每一度電;擰緊水龍頭,節約每一滴水;撿起地上的紙屑和飲料瓶,保持環境衛生。對於一切破壞公物的行為,要勇於揭發,勇於制止;對於褻瀆文明的一切行為,應該敢於批評指正!

  愛護公物,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愛護公物,要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學校的一點一滴!

  老師們、同學們,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關心學校,我們的職責;愛護學校,我們的義務;熱愛學校,我們的心聲。讓我們厲行節約,愛護公物,積極行動起來,共建我們美麗的校園!讓愛護公物成為我們每位同學的自覺行動;讓愛護公物成為我們每位同學的良好習慣。

  讓我們攜起手來,杜絕損壞公物的行為;讓我們行動起來,拋掉自私自利的陋習,以博大無私的善心、善行去愛護公物,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從每天的生活做起。挪動桌椅,小心翼翼;開門開窗,輕手輕腳;雪白牆壁,不留痕跡;隨手關燈,節約用電;節約用水;不踩草地,不摘花朵;從我做起,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公物,讓美麗的長茅嶺中學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精心呵護下,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好啦,同學們,今天的播音就到這裡,讓我們養成一個個好習慣,成為一個文明的中學生。

【愛護公物廣播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