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孩子的青春期教育

孩子的青春期教育

孩子的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是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時期,在生理、心理上有許多變化,如情緒容易波動,愛慕異性,興趣易轉移等。接下來小編蒐集了孩子的青春期教育,歡迎閱讀檢視,希望幫助到大家。

  孩子的青春期教育方法

  1、獲得幫助的需求

  青春期的孩子性格也會變得逐漸的外向起來,並且還很容易受到事物的渲染,很容易冒失。這個時候他們總喜歡獨立的思考問題,但當事情越來越複雜的時候,初出茅廬的他們非常渴望得到家長的幫助。並且這個時候的孩子通常都十分的迷茫,希望有人幫助他們撥開迷霧,揭開謎團。因此在適當的時候,家長不妨提點一句,這也許會讓他們茅塞頓開。

  2、朋友的交往需求

  一般情況下進入初中以後就已經算是進入青春期了,這個時候孩子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同時也開始接觸各種不同鋅的面孔以及新的習慣、新的學習方式。這些都是我們能夠看到的部分,而在我們看不到的一部分中,孩子的情感以及思想也開始逐漸的發生變化了。

  在青春期之前孩子心裡依賴的是家長,而一旦進入青春期後孩子所依賴的物件就發生變化了,他們會將目標轉移到異性朋友身上,最後固定在異性身上。以後的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進入一個新的迴圈,這些是我們人類成長的必經之路,是我們沒有辦法抗拒的力量。

  但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甚至還不會明辨是非,因此在挑選物件的時候經常會憑感覺,誰成績好就喜歡誰,誰會打架就喜歡誰,這樣的喜歡是非常不成熟的。因此家長在這個時候應該選擇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對話讓孩子瞭解這一點,這樣才不耽誤孩子的學習。

  3、合理的物質需求

  我們日常的生活主要是靠各種物質組成的,因此對物質的需求是生活永恆的主題,而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雖然表面上還是比較在乎服裝、零食、玩具及文具等方面的物質,其實在不知不覺中他們的物質需求也發生了變化。進入青春期後孩子一般都不追求個性化,多半是更喜歡自己從眾,這樣才能讓自己更好的融入同學的圈子裡,不顯山露水。

  而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大,在熟悉了周圍的環境瞭解了同學、朋友的個性之後,大部分孩子開始彰顯個性同時還會暗暗地在群體裡比高低。很多男孩在群體中學會了抽菸、喝酒,而女孩則學會了化妝、染髮,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向成年人看齊,同時在小群體中更好的標榜自己。

  對於這些情況,大部分家長都會選擇用不以為然的態度去對待,也許你會以為他們是在逞強,但這卻是他們渴望長大的標誌。因此在面對這些情況時,家長應該適當的給與一些合理的物質需求,同時還要告訴他們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這樣才能讓他們走正確的道路。

  4、對異性關注的需求

  進入青春期後孩子的情感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他們會對異性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與異性接觸時有了微妙的變化。他們開始悄悄地關注異性。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在這個時候都會各自圍在一起用調侃的方式談論某些女生或者是男生,同時還會對某個人帶有一種淡淡的喜歡。

  這個時候的男孩以及女孩都非常的拘謹,而這正是孩子們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會認識異性的最初的學習階段。因此家長朋友要注意,在孩子對異常有興趣的時候不應該盲目的阻止,因為這也是他們人生成長的一步,只要不影響到正常的生活以及學習,不影響孩子的健康,孩子可以試著讓孩子去多接觸異性。對於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家長應該鬆弛有度。

  家長做好孩子青春期教育的`黃金法則

  一、尊重孩子的隱私,做好孩子的衛生保健,做到常叮囑

  青春期是孩子從兒童發育到成年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總體來看,女孩子早於男孩子,女孩是8.5——9歲,男孩是10.5——11歲,女孩子比男孩子早兩年進入青春期。這一個時期是最需要父母理解和幫助的時期。要讓孩子少食辛辣、生冷的東西,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適當控制運動量,做好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暖,防止著涼。

  二、觀察孩子的舉動,做到常談心,常交流

  這一時期,孩子已經有了“成人感”和獨立性,對身邊的人對自己的評價很敏感,自尊心很強。對父母和老師表現出了或多或少的反抗情緒和疏遠意圖,有事只想和知己的同齡人交談。所以,父母要和子女常談心,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讓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了家人、老師的理解。

  三、瞭解孩子的內心,做到常注意、常提醒

  早戀讓孩子分散了注意力,最終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讓孩子思想上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造成了心理上的巨大障礙,孩子在與異性交往的尺度上,家長要教育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做到自愛,自重,自立,不貪別人的小便宜,讓孩子正確認識青春期,快樂走過每一天!期待與其他人共同交流探討,讓孩子有一個健康、快樂的每一天。

  青春期孩子性教育的誤區

  1、性教育越早,發生性行為越早。這是很多父母不敢和孩子談性的原因之一。其實並不是閉口不談性,青少年就不會發生性行為。中國和很多國家的實際情況是,未婚先孕的少女在增多,她們不是對性瞭解得太多,而是太少。

  2、性教育就是為了避免未婚先孕。青少年性教育不能只侷限於避免婚前性行為上,要擴大到預防艾滋病及其他性傳播疾病的範圍。據統計,截止到1999年9月,我國艾滋病和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病例為1.5萬,其中58%為20—29歲的年輕人。而在青少年性教育開展得比較好的國家,這一比率則明顯降低。

  3、青少年的性教育已經夠多了。據杜蕾斯2004年全球性狀況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首次接受性教育的平均年齡是13.7歲,在被調查的41個國家中排倒數第七。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1、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點上最突出的表現是出現成人感,由此而增強了少年的獨立意識。如他們漸漸地在生活上不願受父母過多的照顧或干預,否則心理便產生厭煩的情緒;對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斷,不願意聽從父母的意見,並有強烈的表現自己意見的願望;對一些傳統的、權威的結論持異議,往往會提出過激的批評之詞。但由於其社會經驗、生活經驗的不足,經常碰壁,又不得不從父母那尋找方法、途徑或幫助,再加上經濟上不能獨立,父母的權威作用又強迫他去依賴父母。

  2、成人感與幼稚感的矛盾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長成大人了。因而在一些行為活動、思維認識、社會交往等方面,表現出成人的樣式。在心理,渴望別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但由於年齡不足,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及知識的侷限性,在思想和行為上往往盲目性較大,易做傻事、蠢事,帶有明顯的小孩子氣、幼稚性。

  3、開放性與封閉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與同齡人,特別是與異性、與父母平等交往,他們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樣彼此間敞開心靈來相待。但由於每個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他們的這種渴求找不到釋放的物件,只好訴說在日記裡。這些日記寫下的心裡話,又由於自尊心,不願被他人所知道,於是就形成既想讓他人瞭解又害怕被他人瞭解的矛盾心理。

  4、渴求感與壓抑感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由於性的發育和成熟,出現了與異性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歡接近異性,想了解性知識,喜歡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甚至出現朦朧的愛情念頭等。但由於學校、家長和社會輿論的約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認識上存在著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現的壓抑的矛盾狀態。

  5、自制性和衝動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獨立性、成人感出現的同時,自覺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強,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他們主觀上希望自己能隨時自覺地遵守規則,力盡義務,但客觀上又往往難以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時會魯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衝動的矛盾之中。

【孩子的青春期教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