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新年> 中國新年的習俗有哪些

中國新年的習俗有哪些

中國新年的習俗有哪些

  習俗是習慣風俗的意思。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新年的習俗,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新年的習俗有哪些 篇1

  臘月二十五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中國春節民俗介紹。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臘月二十九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臘月三十——除夕/貼門神/貼春聯/守歲/吃年夜飯/壓歲錢/祭祖/送財神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自我介紹《中國春節民俗介紹》。

  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

  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餘,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中國新年的習俗有哪些 篇2

  中國傳統的農曆新年,古代稱“元旦”、“元日”、“元辰”、“元朔”、“正元”、“正旦”等,辛亥革命後改稱“春節”,民間則俗稱“過年”、“過大年”。農曆“大年三十”古時稱“除夕”,意為“舊歲至此夕而除”;正月初一乃“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故稱“三元”,俗稱“大年初一”。中國民間“過大年”亦稱“臘月忙年”。

  “過年”是我們每個華夏兒女共同的盛大節日,中國人過年熱鬧喜慶,還有一些很有講究的風俗。馬上又要過年了,這裡向讀者介紹傳統的四大年俗:

  一、拜神與祭祖

  過年風俗源於遠古農耕民族的“臘祭”。“臘祭”是古人“神先享用”意識的體現,人們習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萬物而索享之”,形成“歲終出祭”古俗。由於宗教、風俗本身的保守性及歷代統治者的倡導,這種原始時代的“敬神”禮俗代代相襲,並逐漸演化為祭灶神。民諺曰:“三祭灶,四掃屋……”即指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祀灶神。灶神,俗稱灶君、灶爺、灶王爺,自灶神產生開始,老百姓就頂禮相拜。人們想祈福禳災,便對灶王爺恭恭敬敬。

  “二十三,糖瓜粘”,說的便是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爺昇天稟報一年情況時,人們要祭灶,麥芽糖和酒必不可少,酒是為讓灶王爺喝得暈頭轉向,麥芽糖甜而粘,灶神嘴吃甜後只能說好話。民間百姓把“拿人手短,吃人嘴軟”用在對灶神的供奉上。宋代范成大《祭灶詩》即雲:“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祭灶風俗伴隨社會的進步而漸漸淡化,取而代之的則是祭祖。過年祭祖,既是對祖先一個悼懷,也祈望祖先保佑來年的平安。祭祖一般在年三十,一般百姓人家在掃房子、淨庭院、易門神、換桃符、貼春聯之後,或舉家去給祖先上墳祭拜,或把先祖的遺像掛在中堂正壁牆上,擺上祭品,點上香燭,讓後輩祭拜。晚上那頓準備多日的團年飯,大都也是先請祖先“前來”享用後方可開席。各地祭祖形式雖不盡相同,但“祭祖祈福”的含義大致一樣。

  二、團年飯守歲

  據民間相傳:“年”原是太古時代的一種怪獸,每屆寒冬將盡新春來臨之際,便四出噬人。古人為防禦“年”的掠食,便聚集在一起,燃起篝火,投入竹子使其爆裂出巨響,把“年”嚇跑。既然“年”怕火光、爆響,人們每逢除夕便貼紅對聯、燃放爆竹,在燭火通明中聚集守更待歲。於是,便形成吃團年飯與除夕守歲的風俗。

  “團年飯”又稱“年夜飯”、“分歲飯”。根據《荊楚歲時記》記載,至遲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團年飯的習俗。除夕守歲也是從吃團年飯開始,這頓飯常常得準備好幾天,是農家一年中最豐盛的闔家團聚之宴,一般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一直吃到深夜。可見這頓“團年飯”是何等重要。“團年飯”南北風俗各異,但大都有所寓意。北方人喜歡包餃子,意即“更歲交子”;南方人喜歡打年糕,楚地人喜歡做魚肉糕,“糕”與“高”諧音;紅燒全魚則是祈禱“年年有餘”。

  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南北朝時期就有文字記載。“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不催。”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共敘親情中辭舊迎新,寄託了人們對來年年景的美好期望。

  三、恭賀拜大年

  《北平年謠》有“三十日,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出來扭一扭。”新年正月初一,人們早起後穿上嶄新的衣服,放過“開門炮”便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古代通常的“拜年”順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後出門拜親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親戚等不同的講究,一直拜到正月十五,這年才算拜完了。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則是平輩間相互道賀。在宋代,親朋好友之間會相互送帖恭拜新年,這大概是早期的賀年片。至明代,賀年片設計更加精緻,帖上不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還寫有“新年快樂”、“吉祥如意”之類的祝辭。

  四、壓歲錢祈福

  過年時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要將事先備好的“壓歲錢”賜予晚輩,寓意“壓歲祈福”。相傳“壓歲錢”能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故又稱“壓祟錢”。晚輩得到“壓歲錢”即可平安度過新歲。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清人吳曼雲《壓歲錢》詩中雲:“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民間百姓將“壓歲錢”放置孩子枕頭下,正是為了“壓祟”,期望在惡鬼妖魔或傳說中的“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為吉。當然,這也是長輩們希望孩子們在來年平安健康的美好祝願。

  中國新年的習俗有哪些 篇3

  迎財神

  初五又被稱為“破五”,這一天對於商家來說是個大日子,祈求一年財源廣進,迎財神正是這天。 “商店這天要開張,放鞭炮。 ”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詩“魚”與“餘”諧音,圖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回孃家、祭財神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這一天嫁出門的閨女是要帶著女婿一起走孃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婦走孃家的規矩多。比如說帶的禮物都要是成雙成對的。孃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早晨吃昨晚上包好的餃子,餃子中有硬幣,吃到硬幣今年會交好運哦~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

  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祭玉皇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稱”天公生“,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中國新年的習俗有哪些 篇4

  春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春節拜年已成為傳統習俗,古今大同小異。隨著電話拜年、簡訊的`拜年,賀年卡逐漸遠離我們的視線。那麼古代人是如何拜年的呢?

  春節拜年已成為傳統習俗,古時候有點身份的人在春節時都會用現在賀年片形式“拜年帖”相互問候。宋代人開始相互送帖致賀,這就是賀年片的雛形。明代的設計更加精緻,帖上已印有吉祥如意等祝辭。長輩接受晚輩拜年後應送出壓歲錢,因為歲,祟諧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保佑晚輩一年平安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

  宋代久居京城的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有:“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以商品為誘餌賭擲財物的博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代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雲:“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

  由於春節時間短,拜年要求的時間又比較集中,這對於交際比較廣泛的上層人士來說,面對眾多的各個方面的拜年物件,難有分身之術,一下子忙不過來,這就發明了“飛帖”拜年的方法,使這一問題得到了比較圓滿的解決。

  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祐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傭僕持名刺代往。”

  這種名刺是用一種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的紙片,上面寫著受賀人的姓名、居住地址和恭賀新年的吉利文字,以此代為拜年。

  明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寫道:“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名片和賀年卡的前身。

  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快捷、方便、實用,易於被人接受,不但節省了時間,也體現了社會文明,因此被廣泛應用,乃至今日人們仍在元旦和春節用賀年卡來傳遞友誼,聯絡感情。

  既然“飛帖”可拜年,那麼,由誰來接受“飛帖”呢?人們不可能總是站在門口等待。持名刺的傭僕因為任務繁多,不可能也不適宜進入人家家門。為此,有關人家就在門前的牆壁上糊上一紅紙袋,上面寫有“接福”兩個大字,持名刺的傭僕到此不用敲門,將“飛帖”插入“接福”的紅紙袋即可離身。

  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這成為當時的社會時尚和一道亮麗的景觀。一個“飛”字,足可以看出街頭傳遞片子的繁忙熱鬧景象,正是“你來我往急匆匆,代人送帖傳友情;莫道街頭風刺骨,額頭早已汗珠生”。

  當然,對於傳來的帖子和前來拜年的來客,大戶人家要登記造冊,做到心中有數,牢記友情。因此,大戶人家還專設了“門簿”,進行詳細記錄。譬如,來客或“飛帖”的主人,輩分或官職,以及詳細居住地址,以便回拜回帖,這才真叫“禮尚往來”。

  歷來十分講究吉利的古人,在新春大喜之日,更是多了一些講究,以圖接祥納福。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是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街長壽巷;二是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金銀庫衚衕;三是貴無極大人,住魁星閣大學士牌樓;四是福照臨老爺,住五福街幸福巷。

  另外,還可以根據自家的實際情況及所盼之事,去虛擬其他人物,譬如這家有體弱多病之人,就虛擬一個健無病老爺,住踢山街託鼎巷,以圖吉利討口彩,端的是“新年接福納吉祥,虛擬吉人進門堂;只盼來年日子火,福壽全到樂無疆”。

【中國新年的習俗有哪些】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