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圖形影象/多媒體> 運用多媒體技術如何 實現數學教學的知情融合

運用多媒體技術如何 實現數學教學的知情融合

運用多媒體技術如何 實現數學教學的知情融合

  新的課程標準更多的要求了知識與情感的交融性: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慾,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等等。數學教學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景,啟用知情因素;賦予感情色彩,促進知情交融;再現知識結構,達到知情融合。使其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究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多媒體技術知情融合教學情景感情色彩知識結構

  現代數學教學把課堂視為一個由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交織共生的生活世界,是一個在發展智慧能力的同時,豐富情感世界的重要基地。課堂教學離不開情感的參與,必須把情感教育與數學知識技能的教學緊密結合,使情感和認知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相互促進、構成一個整體。在教學中,教師如能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集音、像、動畫於一體,生動形象、虛實變化的特點,就能挖掘利用教材、環境等潛在的知情因素,啟動、維護、強化學生的認識活動,使學生樂學、好學,獲得最優的教學效果。

  一、 創設教學情景,啟用知情因素.

  新課標提倡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把握師生互動的情感因素。新教材也提供了具體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身臨其境的、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教學情景,能最大限度地啟用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從而為參與學習提供最佳的心理準備,為認知和情感的和諧發展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學“分數加、減法”一課時,我們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吃西瓜”這一生活情景,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動態的故事氛圍:“媽媽買了一個又大又圓的大西瓜,兩個熊寶寶—大貝爾與小貝爾饞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看,熊媽媽是怎樣分西瓜的”再動態演示分西瓜、吃西瓜的過程。生動有趣的故事已完全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此時,問學生“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思維的火花頓時被點燃了,學生提出了兩隻小熊分別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兩隻小熊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大貝爾比小貝爾多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剩下了幾分之幾?等問題,自然地引出了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並巧妙地把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絡了起來。此時,想解決自己提出問題的內在需要,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又由於課件清楚地演示了平均分的份數及取的份數的過程。所以,學生能自己掌握演算法並理解算理。輕鬆、愉快的教學過程激活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挖掘出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潛在的情感動力。再如:在教學生認識“上、下”時,為了避免空洞、乏味的說教,教師可先用多媒體出示一棵擬人化的老樹,學生覺得非常新奇,注意力非常集中。這時,電腦發出了親切、動聽的聲音:“在大森林裡住著一位樹爺爺,它善良慈祥,與森林裡的小動物相處得非常好,每到星期天,森林裡的小動物都來幫助樹爺爺幹活,陪它聊天,樹爺爺也經常給小動物講故事。瞧,今天都有誰來了?”這時小鳥、小松鼠、小白兔出場了。教師啟發學生提出數學問題:“三個小動物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學生爭先恐後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利用多媒體,創設這樣一個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故事情境,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多角度考慮問題。學生思維的空間變大了,情趣更濃了,認知和情感都得到了發展。新教材的最大特點就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等,使學生透過教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多媒體現代化技術為數學這一“思維的體操”提供了嶄新的“表演舞臺”,最大限度地激活了知識因素和學生的情感因素,使數學教學取得“印象深、氛圍雅、感受新”的明顯效果。

  二、 賦予情感色彩,促進知情交融.

  教學中,認知、情感應相互作用,貫穿於始終,直至教學目標的實現。多媒體技術生動有趣的形象、五顏六色的實物圖形、明快動聽的音樂,可以把缺乏情感因素的內容,在教學中賦予情感色彩,促進知情交融。

  例如,教學“分類”一課,透過多媒體演示去商店購物的過程,圍繞“琳琅滿目的商品怎樣方便顧客購買呢?”讓學生明白商店的物品為什麼要分類放置,再透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參與“我是小小送貨員”的活動,把“商店”的貨物進行分類、整理,實際體驗分類活動的過程。然後讓學生說出分類的依據,分類理由,從而理解分類的思維方式、掌握分類的方法。學生在享受了勞動的快樂、成功的喜悅之餘,收穫最大的是掌握了勞動的技能—分類的方法。教學目標就在這有滋有味的活動中達到了,還體現了“生活數學”的新理念。再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在揭示了圓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徵後,利用生動的電視畫面、輕鬆的音樂把兒童帶到這樣的故事場面:小猴要逛公園,先坐正方形輪子的小車,小車動不了。接著改乘橢圓形輪子的小車,車子開動了,但小猴忽上忽下,驚魂不定。最後它登上圓形輪子的小車,小車滾滾向前,小猴舒心愜意。看到小猴一波三折的坐車經歷,同學們都滿意地笑了。這時,教師用親切的語言,啟發大家想一想:你們見過的車輪都是什麼形狀的.?為什麼正方形,三角型的車輪不行?橢圓是沒稜沒角的,為什麼也不行?圓形輪子的小車行走為什麼會平平穩穩?小猴坐車問題的圓滿解決,學生自然會產生找原因的心理衝動,帶著良好的心態進行思考,不僅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圓上任一點到圓心的距離相等,即同一圓中半徑都相等的特徵,還深刻體會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既鞏固了新知,又激發了興趣,知情自然融為一體。利用多媒體教學創造生動活潑的氛圍,啟發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在愉悅中主動探索,在過程中發展思維,獲取知識,進而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情感品質.

  三、 再現知識結構,達到知情融合.

  數學知識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嚴密的邏輯性和高度的抽象性,數學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留下的應是一個絲絲入扣的知識網,每個知識點的形成不是教師灌輸的,是在原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發展的,是不斷完善的過程。多媒體技術在再現知識間的聯絡、直指實質、突出重點方面的優勢,能使學生掌握知識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從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愛學數學的興趣。

  例如:為了加深對直線、射線、線段三者關係的理解,在螢幕上先映出一條光亮的線段,讓學生清楚地看到端點有兩個,再使一個亮點向一旁延伸,從而造成有關射線的具體生動的表現,認識到它與線段間的關係,看到射線的端點只有一個,最後使光亮的線段向兩旁延伸,使學生看到直線的形象,認識到直線無端點。這種動感的演示,容易使學生一次形成直線、射線、線段的概念及其三者的聯絡與區別。由於學生們親眼看到那些變化過程及圖文並茂的形象,對概念的印象非常深刻,使抽象知識變得容易理解。再如:教學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可以把圓轉化成長方形進行面積公式的推導,安排了實踐操作:讓學生把圓等分成8、16等份,進行拼擺,發現圓可以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但由於材料的限制和學生動手能力有限,很難再繼續等分下去。此時電腦演示把圓等分成32、64……等份,拼擺的圖形越來越接近長方形,學生不難想象隨著等分份數越來越多,圓形最終是可以轉化成長方形的,並且拼擺成的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同圓形的周長、半徑的關係也一目瞭然,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也就水到渠成了。由於多媒體技術能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實現大與小遠與近、動與靜、快與慢、整與散、虛與實之間的互相轉換,所以能生動地再現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從而克服了人類感官的侷限性,揭示了現象的本質,減少了學生觀察的困難,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實現了傳統媒體無法實現的教學功能。學生學得輕鬆,且印象深刻。認知和情感都得到了和諧發展,獲得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事實證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當努力促進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的教育環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形成認知情感相輔想相成、和諧統一、主動發展的良性迴圈,最大限度地取得教學的最佳效果。

  

【運用多媒體技術如何 實現數學教學的知情融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