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金融> 淺談網際網路金融給農戶個人理財帶來的影響

淺談網際網路金融給農戶個人理財帶來的影響

淺談網際網路金融給農戶個人理財帶來的影響

  與傳統理財不同,由於有網際網路的支撐,網際網路金融下的理財產品更新速度更快,產品創新程度更大,各種理財產品繁多。所以,在網際網路金融環境下,農戶選擇理財產品時更加困難。此外,由於網際網路在我國農村的普及率還不夠高,大部分農戶對於網際網路的認識仍然比較薄弱,這也增加了網際網路金融下農戶個人理財的難度。因此,加強農戶對於網際網路金融產品的認識,探究網際網路金融背景下農戶的理財策略,使農戶的理財有更加合理的規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網際網路金融概述

  (一)網際網路金融內涵

  網際網路金融(ITFIN)是指傳統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企業在網際網路平臺的基礎上,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和資訊通訊技術實現資金支付、投資、融通和資訊中介服務的新的金融業務模式。網際網路金融並不是網際網路與傳統金融行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隨著使用者的熟悉接受而產生的新型模式和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網際網路技術結合而產生的。

  (二)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模式

  第一,傳統金融透過網際網路提供服務的模式,即廣為人知的網銀。在這種業務模式中,傳統銀行以網際網路為平臺為使用者提供服務。第二,P2P模式。這種模式把資金提供方和需求方結合在一起,更多的是提供中介服務。P2P模式發展至今,共衍生出四類子模式:擔保機構擔保模式、宜信模式、大型金融機構推出的網際網路服務平臺、綜合交易模式。第三,在網際網路的基礎上,透過互動式營銷實現傳統營銷渠道和網際網路營銷渠道的結合,進而將金融業的重心由“產品中心”轉向“客戶中心”,同時與其它金融機構共同打造開放共享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業務模式。主要包括專業P2P模式、金融混業經營模式和金融交叉銷售模式三類。第四,由大型電商提供支援的服務模式,比如阿里金融。在這種模式中,網際網路所發揮的作用在於透過大資料收集和分析等技術,為金融服務提供充分的信用支援。

  (三)網際網路金融風險

  網際網路金融雖然具有新穎、便捷和高收益等優點,但眾所周知,網際網路具有一定的安全風險,導致網際網路金融也存在風險問題。例如,金融監管法律法規滯後於網際網路金融發展速度的風險、網際網路背景下金融交易的真實性風險、網際網路技術漏洞引致的風險等。與傳統的金融風險相比,網際網路金融的風險有更強的滲透性、擴散性、破壞性和傳染性,對此,必須加強重視。

  二、農戶理財概述

  (一)農戶理財內涵

  農戶理財是農戶管理自己資金的一種財產管理活動。在理財過程中,農戶通常會衡量自己的資金儲備情況,並在此基礎上對這些資金的用途進行合理規劃,並適當參與投資。常見的農戶理財投資方式包括股票、基金、現貨、期貨、國債和儲蓄等。現代意義的農戶理財,不同於簡單的投資或儲蓄,它不僅指財富的積累,還包括資金的保障和安排。

  (二)農戶理財現狀分析

  隨著農戶收入的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戶透過理財管理自己的閒餘財產,理財成為農戶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透過調查訪問可知,當前我國農戶理財的現狀如下:第一,理財資金特殊。農戶的收入仍然主要用於生活支出,可以用來理財的資金較少。同時,農戶長期在家務農或者在外打工,其收入比較穩定。此外,農戶收入渠道的多元化也導致了農戶資金的破碎化。綜上所述,農戶理財資金比較特殊,呈現出量少、穩定和破碎化的特點。第二,理財意識薄弱,觀念狹隘,知識匱乏。部分農戶缺乏理財意識,對於消費支出既無計劃也不記賬,資金支出的結構不合理。此外,部分農戶有一定的理財意識,但理財觀念比較狹隘。同時,我國農戶的理財素質普遍不高,理財知識極度匱乏,理財能力較低。第三,理財工具或產品稀缺。在傳統理財環境中,各種投資理財渠道較少,常見的理財工具雖然或多或少地被農戶使用,但是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網際網路金融對農戶個人理財的影響

  理財意識的樹立。由於理財資金具有量少、破碎的特點,所以農戶無法藉助傳統理財工具或者產品進行有效的理財。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社會上出現了諸如餘額寶、P2P網貸等新型理財產品。與傳統理財產品或者工具不同,網際網路金融下的新型理財產品可以接納任何數量的資金,操作簡單,且不需要自己進行特殊的管理就能夠獲得較高的收益,這為農戶管理自己的閒散資金提供了便利條件。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戶更加願意將資金進行理財管理,進而幫助農戶正確認識理財,有利於農戶理財意識的樹立。理財觀念的改變。理財是一種以實現資產保值或者增值為目標的資產管理活動。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資金,進而提高應對生活中突發情況的能力,保證生活品質。在傳統的'理財環境下,由於缺乏管理小量、破碎資金的理財工具,所以農戶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閒散資金,導致農戶中普遍存在“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情”、“理財就是炒股”等狹隘的理財觀念。然而,網際網路金融下出現的新型理財工具或者產品,改善了農戶閒散資金不能有效理財的尷尬局面,使農戶也能夠參與進行理財,進而改變了農戶過往的狹隘理財觀念。理財方式的改變。傳統理財環境中,農戶可以利用的理財工具無非就是股票、基金和定存。但正如前文所述,這些理財工具在准入門檻、風險、收益和資金流動性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並非農戶理財的理想工具。網際網路金融的產生,滿足了農戶理財的現實需要,為農戶理財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解決了農戶小量資金不能有效理財的問題。比如餘額寶、P2P網貸和眾籌等網際網路理財工具,不僅滿足了農戶對於准入門檻、風險、收益和流動性的要求,還克服了農戶資金量少、破碎的問題。由此可見,網際網路金融已經深刻改變了農戶的理財方式。

  四、網際網路金融背景下農戶個人理財策略

  (一)選擇適合的理財平臺

  網際網路金融環境下產生了許多新型的理財平臺,如餘額寶、微信財付通、P2P網貸等。這些理財平臺都是順應社會需求而產生,在風險、收益、流動性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點。從理財的角度來說,農戶也具有不同的型別,需要的理財平臺也有所不同。因此,農戶在理財時,必須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最適合的理財平臺。根據理財的特點,農戶可以分為三大類:消費型、儲存型和收益型。不同型別的農戶,應該按如下的方式選擇理財平臺:第一,消費型農戶。消費型指家庭消費支出大、消費支出結構不合理、資金支出無計劃的農戶。這種型別的農戶最為廣泛,理財意識最為薄弱。因此,這種型別的農戶在選擇理財平臺時可以選擇餘額寶和眾籌。這兩種理財平臺的理財方式較為簡捷,收益較好,而且風險較低,最重要的是能夠隨時透過網上進行轉賬支付,能夠滿足消費型農戶的需求。第二,儲存型農戶。這種型別的農戶對資金的流動性要求較低,但比較注重投資平臺的風險問題。他們手裡往往具有一定的閒餘錢財,而且大多選擇將其存入銀行。這樣的理財方式,雖然保證了本金的安全性,但收益較低。對於這種型別農戶,可以選擇網上銀行定投或貨幣基金兩種理財平臺。網上定投實際上就是將傳統的銀行定存業務搬到了網際網路上,不但風險較低,而且門檻低,收益較高,比較適合儲存型農戶作為理財平臺。依託於網際網路的貨幣基金,具有較高的流通性,在能夠保證本金安全的同時,收益也相對較高,所以也是儲存型農戶較為理想的理財選擇。第三,收益型農戶。與儲存型農戶相同,收益型農戶掌握了一定的閒餘資金,但他們喜愛風險,追求更多利潤,這種農戶可以選擇P2P網貸平臺。P2P網貸平臺中的理財產品型別較多,而且收益較高,資金流動性也較好,非常適合於追求高利潤的收益型農戶。

  (二)選擇安全的理財產品

  在網際網路金融下,社會中存在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有的風險高,有的風險低,有的收益高,而有的收益低。由於缺乏對各種理財產品的系統認識,所以面對多種多樣的理財產品,農戶們往往無法理性地選擇,反而通常會選擇一些收益高但風險也較高的理財產品,進而導致了虧損。“如果用本金來博取利益,那麼這種行為則不能稱之為理財,而是賭博”。從這個角度來說,農戶在進行理財時,必須遵循安全性的基本原則,即農戶在選擇理財產品或者工具時,必須保證理財本金的安全。具體來說,農戶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對理財產品的安全性進行衡量:首先,考慮理財平臺的安全性。近年來,國內經常發生非法集資事件,導致了大量投資者血本無歸,這暴露出我國投資者在投資理財時缺乏對投資平臺的安全性和合法性的考量。因此,農戶在選擇理財平臺時,必須通過了解待選平臺的運作模式、資金來源等方式判斷平臺是否安全與合法,然後再根據判斷結果進行選擇。其次,考慮理財產品的安全性。社會上的各種理財產品,其收益有高有低,也伴隨著不同的風險。通常而言,具有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其風險也較高,容易發生虧損。而收益較低的理財產品,雖然收益較低,但是其風險也較低,能夠保證本金的安全。所以,農戶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不能只考慮產品的收益,必須綜合考慮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並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三)保證科學合理的理財行為

  由於缺乏對於理財知識的系統認識,農戶在進行理財決策時,通常沒有判斷標準,導致理財虧損。因此,為了使網際網路金融背景下的農戶理財行為更加有效,必須使農戶理財決策具有科學合理性。首先,農戶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適合的理財計劃。比如,農戶每個月至多有1000元左右的資金可以用於任意支配。那麼,為了保證農戶的正常生活所需,農戶每個月用於理財的資金不能超過1000元。其次,農戶需要確保理財計劃的嚴格執行。嚴格的執行是理財計劃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所在,必須加以重視。而對於理財缺乏毅力正是我國農戶身上普遍存在的現象,所以應該加以改善。最後,農戶的理財行為需要多元化。網際網路金融背景下,社會上存在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為了避免選擇單一理財產品所帶來的風險,農戶可以選擇多種理財產品,使自己的理財行為多元化。

  五、結論

  隨著收入的逐年提高,農戶手中的閒餘資金越來越多,利用閒餘資金進行理財的農戶也逐漸增多。因此,大部分農戶具有了一定的理財基礎。然而,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社會上的各種理財產品令人眼花繚亂,缺乏網際網路知識的農戶無法在此背景下繼續做出合理的理財行為。對此,本文對網際網路金融背景下的農戶理財策略進行了研究。首先,對網際網路金融和農戶個人理財的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其次,分析了農戶理財的現狀以及網際網路金融對傳統理財的影響,最後,針對上述研究結果,提出了基於網際網路金融的農戶個人理財策略,包括選擇適合的理財平臺、選擇安全的理財產品和確保科學合理的理財行為等,為農戶的有效理財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邊葉,蘇玉珠.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及其防範機制[J].商業經濟研究,2015(12)

  2.馮豔麗.基於P2P網路借貸模式的網際網路金融風險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15(11)

  3.王亞松.北京城市居民與郊區農戶理財狀況的調查分析[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06(6)

  4.欒宇.農村經濟發展下慶安縣農戶理財現狀分析[J].現代經濟資訊,2013(12)

  5.李萍.網際網路金融衝擊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對策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5

  6.韋亞光.網際網路金融對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影響與應對措施[J].市場週刊(理論研究),2016(2)

【淺談網際網路金融給農戶個人理財帶來的影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