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淺談高中作文教學中的人格培養

淺談高中作文教學中的人格培養

淺談高中作文教學中的人格培養

  要為文,先做人,崇高的人格意識培養,是提高作文思想內容、思想感情的前提。作文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哪些人格意識呢?現有如下建議:

  1.憂患意識。

  憂患意識,是中國知識分子極可寶貴的傳統意識。不管文化、職業、職位有多大差異,國家民族的命運,應該永遠牢記於心。憂患意識加強了,自然就會遏抑那些不健康的多愁善感,其人格意識自然提高。

  中等學校的學生,多麼需要老師給以早期培養,作文教學就是培養這種憂患意識的最好途徑。位卑未敢忘憂國,該成為每位學生的座右銘。如果這種憂患意識能經常體現在學生的文章中,其文章也就有了一定的韻味了。

  2、 節操觀念。

  凡愛國憂民者,都具有高尚的節操。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節操觀,當前猶為重要。樹立正確的節操觀念,是作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作文是樹立正確節操觀念的有力手段。有了正確的節操觀念,作文的思想內容也必有所提高。

  3. 愛憎感情。

  愛憎分明,及是學生必有的感情。愛與憎是矛盾的、對立的,又是相聯的。有對人民的愛,才有對敵人的憎;只有愛憎分明,文章才會有熱情,才會有動人魂魄的力量。文意章中的思想感情處處都顯得無動於衷、淡若清水,在讀者心中怎麼會引起共鳴,怎麼會喚起讀者強烈的愛憎感情!引導和教育學生懂得愛憎和敢於愛憎,是作文教學的責任。

  4. 情趣高雅。

  高雅情趣的培養,在改革開放的年代尤為重要。社會大潮令人眼花繚亂,文化市場精華與糟難分,低階趣味有著難以抗拒的誘惑力。透過作文教學,教師有意引導學生讀好書、看好畫、聽好音樂,欣賞優秀影視片,交好朋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人人皆知的道理。這朱與墨指人,也指事。逆水行舟,進尺維艱;隨波逐流,快速得多。有些學生不知不覺就走了下坡路。透過作文引導他們認清清濁,辨識良莠,使他們具有高雅的情趣,更會顯出人格的光彩。

  5. 實踐精神。

  有志要有為,作文字身就是為。做人,光說不行,重在實踐。實踐,就是向自已人生目標不斷的進取,鍥而不捨,要勤奮,不怕苦。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何況人生的目標並不單單是書山和學海。在學習階段,要發憤忘食,在為人民做貢獻時,要樂而忘憂。做為學生,說、寫可以是一種實踐,學習、生活也是實踐。教師更要多介紹那些已經實踐或正在實踐的先行者,以之為楷模,做為學生立言立行的標杆和動力。

  學生身在學校,坐於課堂,囿於書本,知識面窄,文章通病是空泛。他們心中的可歌可泣的人物也只是那麼幾個。雷鋒叔叔、張海迪大姐姐從小學一氣跟他們到高中,常常是看一名學生的文章也就大致瞭解了其他學生的文章,相差不多。那些不用揚鞭自奮蹄的老紅軍幹部;那些為國為民獻出畢生精力的科學家;那些新興的企業家;那些不斷使五星紅旗飄揚在國際體壇上的運動健兒;國際上有為的政治家、科學家、學者等,多渠道地向學生介紹,以拓寬其知識面,豐富作文內容,提高作文質量,進一步塑造其崇高的人格意識,達到文如其人。人品高了,文品自高。

【淺談高中作文教學中的人格培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