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理學>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探討隱喻的翻譯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探討隱喻的翻譯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探討隱喻的翻譯

  隱喻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一種普遍的語言現象。本文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探討隱喻的翻譯,歡迎閱讀。

  [摘要]曾經亞里斯多德,昆提良,查理茲,雅各布遜都對隱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間也提出了大量關於隱喻翻譯的理論策略,但他們的研究只侷限在修辭學的範疇內。近年來,隱喻的認知功能越來越受到重視,逐漸成為眾多學科廣泛關注的熱門話題,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研究隱喻的翻譯,為交叉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可能。但是隱喻在認知方向的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因此本文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深入挖掘隱喻產生的心理基礎和運作機制及運作模式,進而探討隱喻翻譯的認知策略,使譯者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並將源語文化的認知方式傳遞給讀者,從而豐富譯文,完善、創新隱喻的翻譯方法,提高譯文質量。

  [關鍵詞]隱喻 認知 隱喻翻譯

  一、引言

  早在20世紀30年代,Richards就曾指出,“我們只消稍作觀察,便不能發現隱喻在語言中無處不在,在任何語篇的每三句話中,就會有一個隱喻出現”。對隱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曾經亞里斯多德,昆提良,查理茲,雅各布遜都對隱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他們的研究只侷限在修辭學的範疇內,停留在語言層面,主要探討隱喻在句子中起到的修飾作用。自從《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出版後,萊考夫和約翰遜才揭開隱喻的認知屬性,從此隱喻的研究得到突飛猛進地發展,學者把隱喻作為一門交叉學科,開始從多方面、多層次入手研究隱喻的翻譯。

  二、現代隱喻翻譯觀

  透過熟知隱喻理論的研究,我們可知隱喻是承載著文化內涵的,探討隱喻的翻譯是有重要意義的,隱喻翻譯的質量決定著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是否順暢。長期以來,傳統隱喻認為隱喻只是一種修辭方法,傳統隱喻翻譯,主要是從語法和功能兩個方面來探討隱喻翻譯的技巧,達到形式和內容的對等。隨著認知學的發展,在隱喻研究的領域裡掀起了一場革命,語言只是媒介,思維才是核心。從認知的角度來看,傳統的隱喻翻譯理論具有明顯的缺陷。周靜在《認知隱喻框架下的翻譯思維過程探索》中提到,“當代翻譯理論也認為翻譯不僅是兩種不同語言體系之間的形式轉換,更是譯者積極的主體思維認知過程。由於兩者都同屬思維活動,所以翻譯和隱喻在字面意義、相關範疇、對映、工作機制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絡”。[1]既然認知是形成隱喻這種人類語言普遍現象的基礎,那麼避開認知談隱喻的翻譯顯然是不科學的。所謂翻譯,就是把一種語言文字表達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2]翻譯是個涉及面廣,極其複雜的過程,它不僅受原語言,譯入語的限制,還受制於譯者,讀者等等因素。這就是高科技翻譯軟體永遠無法替代人工翻譯的原因,尤其是詩歌的翻譯。當然,認知概念的傳遞還取決於譯者的認知能力,並且,每個語言體都有自己固有的習慣認知,像聖經的翻譯,譯者必須瞭解異國文化,熟悉他們的認知習慣,才能更好地完成聖經中隱喻的翻譯,傳遞地道的基督文化。實際上,翻譯過程是探討譯者如何辦演好二主一僕的角色,通常我們形容翻譯工作者是戴著鐐銬跳舞,他不僅要服從作者和讀者兩個主人,還要根據主觀認知塑造文章的美感,尋找忠實於原文和翻譯再創造的最佳平衡點。現代翻譯文學派開啟了對隱喻翻譯認知取向研究的新方向。

  三、隱喻翻譯的認知加工機制與模式

  1.翻譯認知心理學理論基礎

  隨著心理語言學的發展,我們開始關注譯者在翻譯中的主導地位。認知心理學就是從世界中獲得資訊,以資訊加工為核心的心理學。認知加工過程就是感知,記憶,理解,加工。[3]翻譯就是從原文獲取資訊,進行資訊加工的心理過程。因此認知心理學為翻譯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認知心理學把人腦比作計算機的資訊加工系統,大腦就是一個CPU。外界資訊透過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直接刺激神經,作用於感官。人們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對刺激資訊進行整體到部分地知覺,形成種種假設,同時編碼資訊,提取特徵。工作記憶的基本單元是概念,概念是事物本質的概括,是一系列語義表徵的整合,概念與概念之間有無數個節點相連,形成一個網狀層次結構。被提取的資訊,有些不重要的資訊會瞬間消失,並未得到加工,選擇重要的資訊進行高階加工,被注意的資訊特徵便會啟用概念網路中的節點,與長時記憶中被啟用的概念進行比對。如果特徵明顯,並能輕鬆收索到已儲存的概念順利匹配,以最快的速度輸出最佳匹配資訊,完成一次資訊加工。如果特徵不明顯,則利用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分解特徵資訊,並結合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對特徵資訊進行模糊匹配。如果匹配再次受阻,則又重回到刺激審查階段。如果匹配最終失敗,該新資訊則作為新概念編碼進入短時記憶暫存。經過複述、提取新概念,此概念便可儲存到長時記憶的網狀層次結構中。

  2.隱喻翻譯的認知加工機制及加工模式

  “翻譯過程是一個雙語加工過程,它是言語理解和言語產出有機結合的過程。翻譯言語理解是以原語輸入為開始,以概念輸出結束,而言語表達是以原語理解輸出的概念輸入為開始,以譯語輸出為結束”。[4]因此,基於認知心理學的資訊加工機制探討翻譯雙語加工機制是有意義的。那麼根據記憶的資訊加工原理:首先,譯者透過閱讀原文,進行意圖預設,分析原作者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和意圖,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譯者的主觀認知經驗,對全文的風格、思想、意圖有個大膽的猜想,同時也是對隱喻的語境有個大致的瞭解。其次,透過對有效資訊的注意,提取資訊特徵,獲取原文中語言符號表達的意義,運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加工資訊,此時譯者已經領悟到隱喻的表層意思。再者,譯者需要將已獲得的資訊與長時記憶即譯者的認知經驗進行匹配,啟用心理詞庫,當原文在自己的主觀認知範疇內時,翻譯過程極其順利,意義得以闡釋,可以跳過許多加工過程直接從閱讀進入翻譯加工翻譯出隱喻的言外之意;當原文有一定難度時,啟用失敗,譯者則需調動其創造性,根據原文邏輯和自身文學素養及知識積累靈活地處理文字,明示出隱喻的文化內涵。最後,譯者根據譯入語的語法、句法結構及文化調整語言,貼切地表達出原文傳達的資訊,使讀者更容易接受異國文化。由此可見,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翻譯是個複雜的過程,雖然整個翻譯過程看似一個單向過程,但實際上,翻譯是多次反覆加工才能完成的,理解、分析、加工是交替進行的,翻譯加工的精確與否、速度快慢都與譯者的認知能力有關。由圖中可見,譯者在翻譯的整個過程中起主體作用,監控、管理、調節翻譯過程的實施。“沒有譯者便沒有翻譯過程,否認或漠視譯者主體地位的翻譯過程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過程”。[5]當然譯者是以尊重原文為前提,但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四、 隱喻的認知翻譯策略

  譯者翻譯隱喻時,儘量做到譯文與原文的形似、意似、神似,但是這種完美的對等往往是很難實現的。譯者在翻譯隱喻時,必須考慮認知因素,即文化、心理和語境因素,只有靈活採用、結合不同的翻譯策略才能實現其翻譯的目的。

  1.直譯原文喻體

  唯物主義辯證法認為,事物具有共性,事物之間有共同之處。那麼,翻譯隱喻時,源域中的隱喻和目的域中的隱喻有部分詞彙是具有共同認知的。“英語詞彙的隱喻意義與漢語中對應詞彙的隱喻意義是基本相同的,漢語詞彙的隱喻意義與英語對應詞彙的隱喻意義也基本相同”,[6]因此模式中原文隱喻資訊對映到長時記憶才能啟用心理詞庫。遵循翻譯標準提出的信達雅,在翻譯隱喻時,譯者經常會使用異化法的翻譯策略,儘量貼近原文作者的思想,採用原文語言表達方式,尊重原文的文化習俗,傳達作者的思想,做到忠實原文。當然最佳效果便是譯文與原文的形似,意似,神似。所以,此時譯者應該進行對等翻譯,使譯文與原文形同意同。例如,Win-win雙贏;Arm to teeth武裝到牙齒;Cold war冷戰;Strike while iron is hot趁熱打鐵。[6]《聖經》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著作,採取直譯的翻譯方法翻譯其中的隱喻,可讓讀者領略到它豐富的文化底蘊,還有利於讀者學習地道的英語表達。《新約·馬太福音》第5章13節記載:耶酥對他的門徒說“You are the salt of the earth. You are the light of the earth.”當譯者翻譯這句話時,可以採取直譯的方式:“你是世上的鹽,你是世上的光”。因為源域與目的域都具有共識,如模式所示,譯者透過啟用成功便能找出最佳關聯詞彙,所以此時我們可以保持原為的喻體和表達形式。鹽作為生活日用品,大家都瞭解它的特性,可以殺死壞細胞,壞細菌。同樣,光的特性是驅除黑暗。那麼,讀者就不難理解原文的喻體鹽和光的言外之意。作為本體的基督徒,被隱喻為勇於鬥爭邪惡,嚮導光明未來的.使者。

  2.隱喻轉化成明喻

  有些隱喻的內涵意義有些晦澀難懂,同樣遭遇啟用失敗的狀況,無法找到關聯詞彙表達。“明喻則直截了當, 明晰易懂。故在兩種認知方式相同且語言形式相統一, 而直譯又顯得晦澀難懂或文理不通時, 可以用隱喻明喻化的方式處理”,[7]以便讀者能夠快速反應。例如,He showed his North pole coldness to us tonight. 在漢語中,“北極冷酷”聽上去有點奇怪,所以譯者用明喻翻譯成:今晚他對我們如同北極那樣冷酷無情。這樣聽上去就符合漢語的表達方式了,明喻也使讀者能輕鬆領悟意思了。

  3.替代原喻體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具有個性,同樣人類存在不一致的認知方式,即文化差異。雖然不同語言之前有不同的源域概念,但這些概念卻是對映到相同的目的域。[6]正如模式中最後一步,譯者要從讀者的角度出發,按譯語語法原則和文化習慣來傳達原語中的文化概念,在漢語的源域中找到相似的隱喻概念來替代。此時可以採取替代的方式,選擇讀者熟悉的概念,體會原語的隱喻魅力。例如:《聖經·出埃及》中“Keep me as the apple of the eye.”從隱喻翻譯機制來看,原語中的源域用蘋果、眼睛來表達目的域中“珍愛的、珍愛的人”的意思。如果將原語直譯到目的語,即“眼中的蘋果”,則會引起讀者的誤解。那麼此時譯者應使原語概念在目的語的歸化對映,用讀者熟悉的概念和表達方式替代。即用目的語源域中的手掌、明珠來表達原語中目的域想表達的同樣“珍愛的、珍愛的人”的意思。所以便譯成讀者熟知的“掌上明珠”。同理:“To rain cats and dogs.”則譯成“傾盆大雨”。

  五、結語

  隨著認知語言學和認知心理學的發展,隱喻的研究不再侷限在修辭功能的範疇內,它的認知屬性也受到廣泛關注。本文提出了傳統隱喻翻譯方法的缺陷,主張從認知的角度出發,在隱喻的認知理論基礎上,結合翻譯方法中的異化法和歸化法,分析隱喻翻譯產生的心理機制、工作機制以及工作模式,關注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主導地位及其認知能力的發揮,探討隱喻翻譯的認知策略,為隱喻的翻譯提供了新視角,希望譯者在翻譯隱喻時能夠達到充分傳遞原文資訊及其認知文化,提高譯文質量,保證交流順暢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袁麗英.認知隱喻框架下的翻譯思維過程探索[D].天津大學,2011:11

  [2]禹麗芳.從隱喻的心理機制看隱喻翻譯的認知策略[J].瓊州學報,2008(8):101

  [3]汪安聖.認知心理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4

  [4]顏林海.翻譯認知心理學[M].科技出版社,2008:69

  [5]趙娟. 翻譯認知心理過程研究[D].華東師範大學,2004:4

  [6]王璐.論隱喻及隱喻的翻譯[D].黑龍江大學,2006:49-53

  [7]餘高峰.隱喻的認知與隱喻翻譯.[J].學術界. 2011.(1).P161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探討隱喻的翻譯】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