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聘才頭條> 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你必須學會調整應對策略

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你必須學會調整應對策略

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你必須學會調整應對策略

  現如今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就業形勢也越來越嚴峻。很多應屆畢業生還看不清就業的形勢,對工作挑三揀四,以至於最後只能落得“一畢業就失業”的境地。那麼,大學生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可以採取哪些應對策略呢?

  1、瞭解當前的就業政策

  大學生學習之餘,可以主動學習當前的就業政策及就業過程,調查瞭解當前的就業形勢有哪些變化,根據變化及時調整自身發展方向,從個人素質條件進行重點培養,以符合用人單位的標準;同時根據個人需要和社會需求,揚其長、避其短,做出合理的選擇和決策,順利就業,或根據自身能力及興趣、愛好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自主創業。

  2、轉變就業觀念,調整就業心態

  大學生初入社會,一方面不應過分強調個人的職業理想和利益,要把自己的職業理想提高到較高的境界;另一方面在擇業時應充分考慮個人的工作潛能和個性特點,揚其長、避其短,充分發揮個人的獨特作用。

  在就業困難的情況下,大學生也可以先就業再擇業,即“先上車後找座”。打破終身職業的擇業就業觀,淡化公私、城鄉、戶口、專業對口等意識。

  3、克服不足,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對於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的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差,溝通能力不強,缺乏責任感等問題。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該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鍛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這樣才能增強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其次還要加強道德修養,增強責任感。

  4、認識自我,找準定位

  大學畢業生在瞭解自己、熟悉市場、分析企業、樹立目標的過程中,還要學會為自己逐步定位,只有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和發展方向,才能增強自己的信心,並提高就業的效率。

  5、從基礎崗位做起

  擺正自己的位置,是大學生積極主動就業的基本要求。大學生的實踐經驗較少,需要在工作崗位上先學習後工作。大學生對自身的起點要求不應過高,應該在基礎的工作崗位上摸索發掘自身潛能。

  此外,大學生在在校期間聽一些關於就業的報告、上關於大學生就業指導的課程、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多方位求職、先就業再擇業等都是解決就業問題的好方法。

  6、頂崗實習期間和離校後,要保持經常與學校聯絡,瞭解新的招聘資訊

  有的同學認為自己實習了,就要專心於現在的實習工作,跟自己的老師和同學都失去聯絡,其實這是一種很不明智的實習策略,我們在實習期間要始終保持與學校、老師和同學之間的聯絡,互相溝通各種就業資訊。說不定什麼時候一個更加適合自己的企業或者崗位就會出現,保持聯絡就是以免讓自己失去一個更好的進行就業選擇的機會。

  結束語

  在就業競爭如此之大的時代,找工作難,找到合適的工作更難。因此,大學生在及時調整應對就業形勢策略的同時,也要利用人才交流會、網路等多種服務平臺,積極主動地展示和推銷自己,才能獲得一個更好的就業機會。

  拓展

  求職認知

  就業形勢嚴峻,畢業生感覺“就業更難”

  從整體上看,2017屆大學生對我國就業形勢的感知呈不樂觀態度。

  40.8%的應屆畢業生認為就業很難,形勢非常嚴峻,同比去年上升了4.3%。47.0%的應屆畢業生認為有難度,但還可以接受。認為就業形勢難度一般或沒有難度的,僅有10.2%。

  近年來,雖然我國就業環境呈現整體謹慎樂觀的形勢,但地區發展不平衡,人崗匹配錯位等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加之2017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795萬人的歷史新高,無疑將進一步增加應屆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壓力。

  “深造”熱度繼續回落,“慢就業”現象興起

  2017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意向仍然以就業為主,佔比為73.5%。相較去年,選擇在國內繼續學習的學生比例出現大幅下降,由2016年的16.5%下降至今年的6.3%。選擇出國繼續學習的學生比例也出現小幅下降,由4.8%下降至3.4%。

  值得注意的是,基於近年來更多畢業生延遲就業的現象,在今年的調研中首次加入“慢就業”的'選項,選擇這一項的應屆生比例高達9.8%。

  報告機構認為,一方面,隨著越來越多的95後走出校園,他們對就業的選擇更加多元化,也更加青睞工作與興趣相結合。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也反映出畢業生感知到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又不願屈就不喜歡的工作,因此選擇了用慢就業來逃避現實的競爭。

  個人成長首次超越待遇,成為理想工作的最重要標準

  當被問及“什麼是理想工作”時,有55.9%畢業生選擇了“不斷學習新東西、獲得成長”,居於首位。其次是“待遇好”和“行業/公司發展有潛力”,比例分別為52.2%和34.9%。這是歷年大學生就業力調研以來,自我成長首次超過對待遇的關注,成為大學生求職時最看重的因素。

  在“新僱主經濟”時代下,新生代員工眼裡的好僱主不再簡單等同於高收入好福利,誰能引領人才們內心的價值取向和訴求,誰才是眾望所歸的好僱主。

  此外,分別有25.2%和22.8%的應屆畢業生關注企業氛圍和工作是否符合個人興趣。

  六成畢業生接受的通勤時間在一小時以內

  通勤時間的長短一直是衡量工作滿意度的重要標準之一。大多數2017年應屆畢業生希望能夠短距離通勤,有六成大學生對通勤時間的可接受時長在一小時以內,其中11.8%的應屆畢業生能夠接受的通勤時長為半小時以內。能夠接受2小時以上通勤時間的僅有6.4%。

  自主不任性,理性看待加班

  儘管更強調自我意識,2017年應屆畢業生看待加班的態度仍比較理性。最能夠被接受的加班情況是“臨時性、緊急性事件”,其次是 “分內工作沒有完成”和“專案性加班(專案需要)”,佔比分別為69.9%、69.1%和68.4%。

  此外,也有58.8%的應屆畢業生出於提升自身能力的考慮,願意主動加班。最不能接受的是“大家都加班,迫於壓力”,佔比僅為11.0%。

  對於加班的時間,平均每週2-5小時以內是大多數應屆畢業生能夠接受的加班時長,比例為40.3%,其次有24.5%的畢業生希望每週加班時間控制在2小時以內。此外,也有23.1%的應屆畢業生能夠接受5-8小時的加班時長。

  總體而言,2017屆畢業生普遍對加班持有較為積極和理解的態度,對於因工作需求的加班能夠正確看待。同時,他們也並不希望頻繁加班或加班時間過長,反映出他們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之間獲得平衡,追求時間的合理分配。

【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你必須學會調整應對策略】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