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求職> 養成教育培訓總結

養成教育培訓總結

養成教育培訓總結

  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的行為習慣,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健康向上的合格人才,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養成教育培訓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養成教育培訓總結篇【一】

  根據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深化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的要求,深入貫徹《恆山區中小學養成教育實施方案》,我校進一步強化了養成教育的領導與組織,在全面推廣各種習慣的同時,確定重點內容,我校按照局重點工作把讀記習慣和書寫習慣作為重點培養目標的同時,把文明習慣作為本學期的主要培養內容。以貫徹《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校規校紀為抓手,抓基礎,抓常規,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堅持從理論上進行指導、從思想上進行啟迪、從情感上進行交流、從行為上進行訓練,從細處著手,科學、規範、有步驟的推進養成教育工作,現將我校工作總結如下:

  一、構建得力的領導機構,加強教師規範引領作用。

  1、領導小組成員經常深入各年級組,同時加強自身建設,加強學習,真正成為學校德育工作帶頭人。領導小組成員以自己的能力、人格,高尚的品德,帶好班主任隊伍和加強學校骨幹隊伍建設。形成“全員參與、全程實施、提升觀念、注重實效”的德育工作作風。

  2、強化師德建設。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靈魂,要確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處處都育人的管理理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因此,教師首先行為要規範。教師每天自己打掃辦公室,升旗儀式時排在學生隊伍後面,與學生一起高唱國歌,按時值勤,護導護送按時到崗,半年來,我校教師從課堂到課間,從學校到社會,總能給學生以良好的行為示範。

  3、開學初我校要求各位班主任教師制定養成教育工作計劃,把讀記習慣和書寫習慣作為重點工作同時,把文明習慣作為本學期的主要方向。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言行舉止,透過文明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二、養成教育工作重點

  1、文明習慣

  本學期我校把文明禮儀教育作為主要突破口,透過“一臺”(校園廣播臺)、“一式”(週一升旗儀式)、“一崗”(校文明禮儀監督崗)、“一會”(主題班會)等活動,全面開展“文明習慣”教育活動。開學初,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讓學生明白做文明學生的準則,使學生更好的學習文明禮儀內容,使文明習慣得到很好的擴充套件和延伸,形成學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

  為強化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真正將工作做好做實,平時加強檢查督促,強化“意”的訓練。採取了“日檢查、周評比”制度,其中日檢查是基礎管理,周評比是及時反饋、強化教育,形成“教育—管理—反饋—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對每班學生的好人好事,行為習慣進行監督記載查評和常規管理評分,並把各班每天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各班主任,以利各班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學生的行為規範有較大程度進步,學生的文明意識,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有所養成。

  2、寫字習慣

  合理安排練字時間。每週二第七節課為寫字課時間,週三第七節課為練字時間,每天中午1:00——1:15為師生練字時間,學生平均每天練字時間不少於20分鐘。為提高師生書寫水平,把此項活動落實到位,校長和教導處將到各班進行檢查。以班為單位舉行競賽,強化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概念。班內開闢書法展覽角,定期展覽學生的書法作品,給每個人展示自己的機會。重視抓好書法興趣小組活動,有重點地發現和培養寫字人才。營造濃郁的翰墨飄香的校園文化氛圍,充分發揮書法啟智、育人的作用。

  3、讀記習慣

  學校將每日早7:40——8:00定為晨讀時間,培養學生堅持每天朗讀20分鐘,掌握有效的讀書方法,每週至少誦記一條名言警句或一首詩歌;及時批改學生的記錄筆記。

  三、養成教育具體活動

  1、在紀念學習雷鋒活動47週年之際,為使雷鋒精神代代相傳得以弘揚,大隊部發出了“學雷鋒、樹新風”的活動倡議,組織大隊幹部開展“學雷鋒、樹新風”走進社群活動。學校全體少先隊員還在輔導員的帶領下,對校園進行了一次大掃除活動。在這個過程中,隊員們真正體驗到了“學雷鋒、樹新風”的快樂。

  2、為培養學生孝敬父母、熱愛長輩的優良品質,學校開展了“三八”婦女節感恩教育活動。學校大隊部向全校學生髮出倡議,全校各中隊還開展《感恩母親》主題班會,透過講故事、繪畫等形式,讓學生體會母親的偉大等等。學生從最細緻的事情入手,體驗孝敬父母、熱愛長輩的快樂與幸福,將感恩的心融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3、3月22-28日是第二十三屆“中國水周”,為了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節約水資源和保護意識,從小培養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的良好習慣,開展了以“珍愛生命之水”為主題的徵文、繪畫活動。許多參賽小選手將自己平時的一些節約方面的好創意、好建議、好習慣、好做法融入到自己作品中。

  4、今年四月份為學校的懷念月,為了更好地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學校組織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清明節主題系列文化活動。全校開展了以緬懷革命先烈為主題的班會。並在學校的號召下,紛紛登入中華英烈網、抗日英烈紀念館等網站,透過網路向革命先烈獻上一束鮮花,寫下一段心裡話,深情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寄託對英烈們的無限哀思。學生們立志要努力學習,以實際行動來回報革命先烈。

  5、為了進一步推動恆山小學讀書活動的開展,建立書香校園,學校開展了“揚帆待啟航書香溢恆小”主題讀書月活動。舉行了活動啟動儀式,開展了“揚帆待啟航書香溢恆小”學校讀書展示彙報會等。全校各班以班隊會的形式開展讀書展示活動,評選出讀書學生代表參加全校讀書成果彙報會。透過讀書月活動,同學們收益良多,更好的促進了同學們讀書的熱情。

  6、為了增強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學校開展了以“中國精神頌”為主題的徵文演講比賽暨畢業生立志簽名活動。透過開展徵文、演講比賽等各項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們不斷增強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培養學生們樹立自強不息的中國精神。

  7、家長會是家校溝通的重要渠道,讓孩子始終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5月28日下午學校召開了全校性的學生家長會。各班從安全管理、教育教學、養成教育三大方面向家長介紹了學校的新要求和新舉措。向家長分別發放了《學校工作家長反饋單》、《致家長一封信》。學校希望家校協力,雙管齊下,合力教育學生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老師不斷地督促引導。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訓練,必須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我校養成教育一定會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完善。

  養成教育培訓總結篇【二】

  學校形成了“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辦學思想和“規範管理、開放教育”的管理模式。在辦學實踐中秉承這一思想,重視德育工作,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志向高遠、道德高尚、體魄健美、心理健康、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基礎紮實、特長突出”的優秀中學生。在常抓不懈的德育實踐中,育人為核心,以養成教育為主線,以校園生活課程為載體,以貫徹《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校規校紀為抓手,抓基礎,抓常規,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堅持從理論上進行指導、從思想上進行啟迪、從情感上進行交流、從行為上進行訓練,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的行為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完善制度建設,強化育人意識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個人有了好的習慣,必然會產生好的結果。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養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礎工程,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對學生的養成教育,不是某個人或是某些人的工作,而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需要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參與的工程。為此,確立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育人理念,要求全體教職員工都要以嚴謹的行為和良好的表率成為養成教育的實施者,教師要做到教書育人,職員要做到管理育人,工人要做到服務育人,讓學生在每天的學習生活中時時刻刻都能受到教育。為此,學校在管理制度方面,制定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以“勤政、奉獻、開拓、高效”為宗旨制定了學校領導崗位職責;以“立志、尚學、求實、創新”為宗旨制定了學生行為規範;以“愛校、愛生、愛事業、講奉獻”為宗旨制定了教師崗位職責。學校還制定了《教師十要十不要》、《教師文明用語與文明忌語》、《禁菸規定》、《職能部門崗位職責》、《教職工工作考評制度》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並透過全校大會,以及其他各種教育形式,貫徹到幹部教師的工作中,使全體幹部、師生的行為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這些規章制度也督促教職員工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為學生做好表率,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和諧有序的工作學習氛圍,保證了養成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構建德育網路,狠抓隊伍建設

  為了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學校德育工作力量,形成全員育人的“大德育”體系,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組員包括副校長、各職能部門主任、團委書記、年級主任,並明確領導小組成員分工,將學校德育工作細化為每個人的職責,形成“校長政教處年級班主任”的管理網路和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參與實施德育的格局。在注重德育領導機構力量配備的同時,學校十分重視德育隊伍的建設。重點加強了“二支隊伍”建設:即教師隊伍和班主任隊伍。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師本人是學校裡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範,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塑造良好的師德形象,是學校加強學生養成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關鍵,正所謂“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教師的行為表率是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養成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師的模範行為是推進學生進行道德實踐和行為仿效的榜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興趣愛好,他們必然在教師中尋找自己的榜樣。各學科教師的群體形象及教師平時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養成教育豐富的資源和最形象、最生動、最富有感召力的教育。因此,學校在狠抓學生道德行為習慣養成的同時,重點強調了師德建設,大力提倡“愛學生、愛學校、愛事業”的三愛教育,力求以優良的師德師風去感染、教育學生。在師德教育中,做到治本為先,抓起點、抓風氣,對教師高要求、嚴要求,大力倡導“學校無小事,教師無小節”的育人觀念,從教師的自我養成,自我完善著手。特別是在儀容儀表、言談舉止、遵紀守法、愛護學生等方面,教師要做到彬彬有禮,溫文爾雅,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

  班主任隊伍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學校實施養成教育的關鍵,班主任隊伍的素質直接關係到學校養成教育的目標能否落實到實處。為此,學校加強了對班主任隊伍的培訓工作,做到規範化、系統化、科學化。學校每兩週召開一次班主任會例會,透過例會組織班主任進行理論學習,向班主任傳遞最新的德育資訊與方法。請優秀班主任作班級管理和教育學生的經驗介紹,外請教育專家舉辦講座,從而提高了班主任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班級管理和育人工作。學校還安排青年教師承擔副班主任和政教處義務德育教導員的工作,使青年教師在實際工作得到鍛鍊,培養了大批的班主任後備力量,為青年教師從事班主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實踐生活課程,規範群體行為

  學生活動的時間空間幾乎都在校內,既給學校增加了教育管理的任務,又為學校拓寬教育渠道,更為主動地對學生進行全面素質的培養提供了條件。學校提出將學生的校園生活課程化,使校園生活成為目的明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育課程。

  在初一剛入校時,學校就對學生提出“來了就是主人,起步就要正規”的指導口號。教育學生明白“一日生活規範是一週規範、一年規範、一生規範的基礎”。“生活規範是做人規範、學業規範、事業規範的基礎”。入學第一課是十天的軍訓,同時進行的是行為規範教育,透過講解、指導、模仿、強制、激勵等手段,引導學生掌握規範、認同規範、直到自覺執行,形成習慣。管理細節,從學生入學第一天開始,直到畢業,從不間斷和放鬆,同學們在這樣的引導和約束下,逐漸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風,同學團結友愛。很多家長更是感受到學生到市九中後發生的顯著變化。

  對於學生的課餘時間活動,學校安排了豐富的教育活動,文娛活動、體育活動、科技活動合理安排,全校性活動,年級活動,班級活動有序進行。歡快的小品比賽,緊張的辯論賽,激烈的籃球賽,開心的風箏比賽,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多了一分輕鬆,多了一分愉快,獲得精神上的滿足,也培養了他們合作、團結、友愛的良好品質。

  四、開展主題活動,著眼終身發展

  養成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過程,是永恆不變的,而作為一種教育現象,其內容又是多種多樣的。如何把握養成教育的特點,順應時代變化,捕捉學生需要,較好地處理養成教育過程持續性和內容靈活性的關係,實現養成教育的不斷創新和深化,是實施養成教育的關鍵。我們的體會是堅持不懈地開展系列的、有所側重的、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自覺參與中深化道德認識,踐行道德規範,從而達到養成教育與實踐活動的有機統一。

  學校大力開展感恩教育,透過系列國旗下講話,引導學生把感恩的實際行動體現在對老師的尊重上、體現在對父母的理解和關心上、體現在對他人的友善和幫助上。

  9月份,學校開展“行為規範養成”主題教育月活動,10月份開展“人人都是環境、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宣傳實踐教育月活動,安排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主題教育月活動結束後,各班都及時進行總結,深化教育效果,政教處也透過全校學生大會對各班的活動情況進行點評,對錶現突出的班級和個人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每學年,學校都要組織為貧困同學捐款活動,在政教處、團委的倡議下,同學們將感恩的激情投入到對貧困同學的幫助之中,全體同學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為貧困同學獻上一份愛心,學生參與率達到100%,為幾十名家庭的同學提供了幫助,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同學們認識到自己捐出的是慰問款,獲得的是一份責任和心靈上的滿足。獲得資助的同學也深刻地感到自己得到的不僅是經濟上的幫助,更是同學的關心和友情。這項活動學校已經連續組織了八年,讓同學們在校園生活中面對有困難的人,面對自己的同學知道應該做些什麼,應該有一份愛心和責任心。

  學校還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主題教育。如:舉辦“法制教育”、“心理健康”、“交通安全”等講座,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組織全體師生觀看“國防教育”表演,豐富師生的國防知識,增強民族自豪感;開展“遠離毒品,珍愛生命”、“遠離黑色網咖”、“文明上網”、“提高學生自我防護能力”等主題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自尊、自立、自信、自強的意識。

  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而且在活動中也體現了學生的個性特長,增強了夥伴間的合作與團隊精神,發展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實現了活動中鍛鍊人、活動中培養人、活動中塑造人的育人目標。

【養成教育培訓總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