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法律> 高中生的法律意識論文

高中生的法律意識論文

高中生的法律意識2000字論文(通用7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的法律意識2000字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的法律意識論文 篇1

  摘要:當下高中生缺少必要的法律意識,不僅不能把法律作為保護自己權利的有力武器,還常常以身試法,不斷挑戰法律的尊嚴。文章描述了高中生法律意識淡薄的現狀,並分析了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提出了幾點提高高中學生法律意識的策略。

  關鍵詞:法律教育;高中生;法律意識

  對於許多普通民眾來說,法律似乎離自己很遠。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提及按照法律程式應當如何,也常常在許多小事情上違法。國外有人做過調查,超過92%的人都曾違法。這個比例似乎很嚇人,但想一想,人身攻擊、言語攻擊都在法律禁止範圍之內的話,我們對法律似乎一點也不瞭解,也缺少了應當有的敬畏之心。不僅如此,現代中國的公民普遍存在法律意識淡薄的現象,尤其是高中生群體問題。本文圍繞高中生的法律意識展開討論,以期引起更多教育者的注意。

  一、高中生的法律意識現狀

  首先,高中生雖有一定的法律意識,卻不知如何做,不懂得維護法律的莊嚴與神聖。隨著我國法律建設不斷取得進步,法律意識和觀念也日益深入民心。尤其是伴隨著廣播媒體逐漸擴散普及,許多普通百姓開闊了視野,在法制欄目不遺餘力的宣傳中獲得了法律意識,增強了維權意識。與此同時,從小接觸媒體擁有更加開闊視野的年青一代在新形勢的教育中也不斷接觸法律,學習法律,從這一點看,高中生擁有比普通民眾更深刻的法律意識。高中生是祖國未來的一代,擔當著建設國家、復興中華夢的重擔,其對法律不應該止步於有了法律意識。但高中生對法律的瞭解更多的還停留在對於法律名詞的瞭解和認識上,對法律條文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更關鍵的問題是高中生擁有的法律意識多傾向於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自己應該擔負的法律責任有哪些,該如何去做,卻很少有人考慮到,至於維護法律的莊嚴和神聖,維護律法的公平正義性,就更很少有高中生注意。其次,仍然有相當一部分高中生法律觀念淡薄,遇事衝動憑主觀行事。高中生自身不但在法律知識儲備方面存在一系列的不足,而且在遇到一系列突發事件時缺乏靈活機動的意識,往往頭腦一衝動就做出了過激行為,基本想不到藉助法律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是社會上存在的諸如“權大於法”等一系列有悖於法治社會、和諧社會建設的歪理邪說影響到了高中生,沖淡了他們腦海中的法制觀念,再加之他們本身法律知識儲備就相對不足,綜合上述的種種原因,導致高中生在自己的權利受到傷害時不會也不懂得用法律的手段來保護自己。再次,高中生違法犯罪現象普遍存在。社會不斷進步,物質文明越來越發達,高中生如今的見識和享受的物質文明遠非上個世紀的人可以想象的。但高中生卻更加以自我為中心,更加蔑視權威,出現了以下行為:一是無視學校規章制度;二是打架鬥毆、偷竊、搶劫等直接觸犯法律的行徑。儘管制度還夠不到法的嚴苛,但是制度也同樣具有法律的約束力,是法律的雛形,如果學生不能尊重學校的規章制度的話,那麼法律也同樣得不到他的敬畏。所謂的法律意識往往就體現在這些最簡單、最原始、最基礎的約束力上。法律的特性就是約束,而最基本的法律意識就是尊重約束,體現公平。

  二、高中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原因

  高中生的心理年齡遠遠滯後於身體的成長,他們的社會經驗少,也不具備足夠的人生閱歷,幾乎很少遇到挫折,在短暫的人生經歷中不能夠形成堅定穩定的價值取向,往往對是非缺少自己獨立的判斷,很容易受各種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令人擔憂的是,許多學生也受到家庭教育的負面影響,追求物質享受,相互攀比,奢靡成風,這些行為無形中影響著學生價值取向的形成,間接影響了他們對善惡是非的判斷。從學校教育的角度來看,儘管近些年法制教育走進了學校,學校也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不足。一是沒有專業的法律教師,僅憑公安部門偶爾的法制宣傳,往往是水過地皮溼,難以入腦入心;二是課程設定上,法律部分往往和政治混溶在一起,不能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三是許多教師對法律的敬畏心不夠,很難在教學中有力地突出法律的神聖。從社會影響的角度來看,社會環境中一些不良思想和不良風氣對高中生存在很大的干擾。當前的市場經濟大大強化了學生的經濟意識和經濟頭腦,有一部分學生因為自身法制觀念淡薄,對金錢的渴求程度較為旺盛,再加上受到了一些拜金主義和金錢至上觀念的侵襲,就很難守住自己的法律底線,以至於誤入歧途。這凸顯了高中生法制意識不強的現實。

  三、提高高中生法律意識的策略

  首先,加強法律教育。法律教育雖然包含在學校教育中,但沒有引起學校足夠的重視,教材設定和課程安排上往往更注重道德教育和愛國教育,對於法律常識、基本條文和歷史都缺乏必要的交代。要想培養高中生的法律意識,學校就要重視法律教育,把法律課從德育課中獨立出來。雖然道德和法律有一脈相通的地方,但二者又截然不同,不可相互替代。加強法律教育就是要突出法律課的地位,明確法律和道德之間的區別,讓學生對法律產生敬畏。其次,增加新鮮材料。法律是冰冷的,但法律教育的材料必須是生動和新鮮的。如今的法律教學中一直存在重現行法律法規而輕法理學、重刑法輕民法、重公法輕私法等不恰當的現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的教學內容似乎有著“目光短淺”之嫌,其很重要的一個表現就是學生對當前市面上通用的法律條文和知識有著較為熟悉的瞭解和掌握,但由於其對該項法律的理論基礎等一些相對較為深入的層面缺乏瞭解,當這些法律進行修訂或是有其他的法律條文替代之後,他們對這些新的法律就會產生陌生感,更有甚者還容易使學生對該項法律的如何施用缺乏一定的瞭解,也就談不上在具體實踐中進行運用和實際操作了。再次,創新法律學習手段。一是在法律學習中多增加一些真實的案列,讓學生在生動的案例中體會到法律的作用,在案例的解決中熟悉各種法律條文,避免法律學習的枯燥和乏味;二是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不斷培養遵守條文法規的習慣,只有對規定性的東西有尊重的習慣,懂得其對於公平正義的約束力,才能從習慣到內心形成對法律的重視;三是組建法律宣傳小組,把學習者變成宣傳者和傳授者,角色的轉換能夠幫助高中生體驗到法律宣傳和法律意識的重要性。從學到教,再從教到學,這一過程能夠有力促進學生對法律的領悟和體會。

  作者:霍禕萌 單位:河北省邢臺市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陳建新,袁貴禮.中國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透視[J].社會科學論壇,2002(4).

  [2]民辦高校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的實效性探索[J].科教文匯,2010(8).

  [高中生的法律意識2000字論文]相關文章:

  1.大學生法律意識調研結果

  2.對留校過年的大學生法律意識調查

  3.對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調查

  4.精神科護理中加強法律意識的體會

  5.影響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因素

  6.關於法律意識的社會實踐報告該怎樣寫

  7.法律專業畢業生的論文答辯自述

  8.論如何解決法律專科畢業生的就業難題論文

  9.法律本科論文

  10.法律小故事高中作文

  高中生的法律意識論文 篇2

  摘要:

  為了積極推進依法治國,實現國家的富強安康,必須要加大普法力度,而作為中國社會主力軍的青年員工也應該貢獻自己的量,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自覺提高法律意識,遵紀守法。本文就如何增強青年員工的法律意識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青年員工 法律意識 十八屆四中全會 依法治國

  一、青年員工目前狀況

  陸上油田作業區是中石油冀東油田下屬的一個原油生產一線單位,目前有員工1190人,35週歲以下青年員工672餘人,佔員工總數的56.5%,是完成作業區安全生產經營任務的主力軍、生力軍。絕大多數青年員工都奮鬥在原油生產第一線,與油田的安全生產密切相關,近年來涉油犯罪、監守自盜、 、打架等違法違紀現象時有發生。一件件鮮活的案件警示著我們對青年員工的法制教育已刻不容緩,提高青年員工的法律意識為已重中之重。如何增強青年員工的法律意識也成了目前作業區乃至許多企業的當務之急。

  二、認清當前形勢,樹立法律意識

  在 十八屆四中全會上,黨再一次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全面研究和推進依法治國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作業區透過不同形式組織青年員工進行學習,幫助員工認清當前的形勢,全面而深入地向員工講解依法治國的基本內涵,並帶領青年員工一起學習十八屆四中全會的精神,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努力配合政府工作,把法律知識的普及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只有不斷地深入地學習法律,才能瞭解法律並且正確地運用法律,從而讓法律真正地成為實現 的有利途徑。意識到當前的新形勢,員工就會自覺地樹立學習法律的意識。

  三、開設法律講堂,學習法律知識

  作業區不僅要讓員工正確認識新形勢,而且還要幫助員工付諸行動,主動在新形勢下學習法律知識。由於員工工作時間和工作性質的限定,可以透過化整為零的方式進行學習,分級分層次進行培訓,作業區可以定期組織有關法律知識的培訓,或邀請法律講師在業餘時間開設法律講堂,為員工普及法律知識。員工可靈活掌握學習時間,利用工作之餘自學些法律相關的知識。除了將《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等一些基本法律知識列入普及範圍外,作業區還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學習《勞動合同法》、《中國石油冀東油田公司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管理辦法》等一些與油田、作業區聯絡較密切的法律、法規、行業規定等,方便員工學以致用,提高員工的法律意識。為了增強學習效果,作業區要對內部的普法工作進行監督,確保普法層面對青年員工的完全覆蓋,同時要實施獎勵制度,在學習結束以後適當地進行最終考核與評優,對錶現優秀的員工進行表揚,鼓勵其他的員工努力學習法律知識,增強自己的法律意識。

  四、剖析法律案件,增強法律意識

  由於法律本身所具有的枯燥,員工在學習的時候思想容易開小差,導致學習效率降低,因此,在普及法律理論的過程中,還要進一步深入到一些法律案件中去,藉助一些身邊的實際案例來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使員工身臨其境,積極深思,切身感受法律的重要性。對於案例的選擇,必須要具有真實性和代表性,而且要避開長篇大論,要言簡意賅地向員工表明事件的緣由以及所運用到的法律知識,告誡員工不要觸碰法律的紅線,伸手必被捉。同時也讓員工瞭解正確地運用法律途徑來解決事情,從而避開違法亂紀事情的發生,又在無形之中增強法律意識。

  五、善用法律知識,維護合法權益

  在當今社會,法制建設雖然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但是由於法律知識的缺失,在不少地方違法亂紀的現象仍然時有發生,有法不依、違法不究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存在公職人員無視法紀、濫用職權的現象。這些理由嚴重損害了法律制度的威嚴,也削弱了法律的執行力,降低了人民群眾對法律的信任度。要轉變這一現象,一方面必須要嚴格規範執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另一方面,必須加強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學會以法律手段解決理由。必須鼓勵員工努力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提醒員工在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到侵害的時候,不要靠武力而是要運用法律途徑解決理由,讓法律意識時刻深入腦海。

  總之,依法治國關係到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也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這是一項偉大的事業,需要每個公民的共同參與。因此,企業要積極響應十八屆四中全會的號召,深入貫徹“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方略,加大企業內部普法力度,增強青年員工的法律意識,使員工懂法守法,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也有利於提高自我防範和保護意識,並且在遭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

  參考文獻

  [1]苗連營.公民法律意識的培養與法治社會的生成[J].河南社會科學,2005(9)

  [2]王平正.公民法律意識的培養機制:制度層面的考察[J].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校學報,2007(2)

  [3]楊應慧,黃志榮.新時期公民法律意識的培養[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

  高中生的法律意識論文 篇3

  摘 要:隨著旅遊經濟的快速發展,旅遊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我國旅遊業的整體服務水平較低,消費者對旅遊相關法律的瞭解與認識現狀堪憂,且許多消費者在旅遊過程中權利受到侵害後,並未採取合法有效的手段積極維護自己的權利,都是旅遊消費者的法律意識淡薄的集中體現。要解決旅遊消費者的法律意識淡薄,應從政府旅遊管理方面、旅行社方面、消費者方面共同著手,從社會全方位角度出發,普及消費者的法律知識。

  關鍵詞:旅遊消費者;合法權益;法律意識

  一、我國旅遊消費者基本法律意識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旅遊消費者的“知法、懂法”現狀及原因

  我們透過問卷調查消費者對與旅遊相關的法律的瞭解程度來看,高達42%的旅遊者並不瞭解與旅遊相關的法律。雖然社會上各式各樣的普法宣傳不斷,可根據調查結果來看,人們旅遊次數多了,但相應的法律意識卻並沒有得到很大的提高。

  (注:您瞭解與旅遊相關的法律嗎?A非常瞭解B、基本瞭解C、瞭解一些D、不瞭解)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與我國的普法宣傳不到位不無關係。普法宣傳一般都由社群、基層法院等進行,主要都是由政府為主導進行的,主體比較單一,沒有很好的調動旅行社、消費者協會等進行普法宣傳。

  (二)消費者在權益受侵害時的“用法”現狀及其原因

  曾有網站對消費者維權意識作過調查, 結果顯示: 當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63.8%的受調查者選擇“默默忍受”,而同時有近七成的消費者認為維權的成本太高。而旅遊產品具有不可替代性,旅遊消費者往往由於旅遊時間短暫,主張權利的機會極少。旅遊消費者也不願意過多消耗時間,這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經營者屢屢侵害旅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們在調研中也發現,當消費者在旅遊中遭到侵權時,僅有很小部分的消費者會選擇法律途徑解決,大多都是投訴到旅行社或侵權所在的酒店等單位,而竟有28%的消費者選擇接受這種侵害而不做任何處理。

  (注:當您的正當權益在旅行途中受到旅遊服務行業的侵害時,您會採取的措施是?A、向侵害自己權益的旅行社或酒店等服務企業投訴 B、承認受到侵害但不做有效處理 C、向法院起訴或申請仲裁機構審理 D、到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E、採取暴力)

  由此可見,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何其淡薄。當然這也與消費者自身所處的地位和能力以及長期以來的思想觀念有關。透過我們的實地調查分析,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程式複雜,成本過高,訴訟難度過大;消費者透過自身維權經驗或者媒體報道等了解到,即使訴諸法律也未必能得到圓滿的解決,甚至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二、解決旅遊消費者的法律意識淡薄的措施探究

  (一)政府旅遊管理方面

  首先,政府部門應利用效果明顯的宣傳方式,其次,應指導其他部門,如社群街道居委會、基層法院、消費者保護協會等相關部門定期開展普法宣傳,並在可能的情況下設立法律諮詢站這樣的基層詢問機構。再次,除去社會普法來說,政府也應緊抓在學校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從學生時期培養法律意識,開展法律課堂,全面的提升新一代的法律素養。

  (二)旅行社方面

  首先,旅行社可以透過在與消費者簽訂旅遊合同的時候,對合同的條款進行詳盡的解釋,對消費者享有的權利和要履行的義務予以告知。其次,旅行社可以採取將與遊客旅遊相關權利的法律在旅遊手冊上進行刊印,旅行社在進行旅遊路線宣傳時應當在宣傳冊背面或者專門留出一定的頁面對比較重要的旅遊法律條款進行解釋宣傳。再次,在旅行團出發之前或者路途中,運用廣播等形式對消費者進行注意事項告知的同時對重要的與旅遊有關的法律常識進行解讀,並且告知遊客當其權利受到侵害時的維權途徑和解決方法。

  (三)消費者方面

  消費者的法律意識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消費者的觀念意識問題,許多消費者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從而不透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結,為省事採取私了的方式解決。或者乾脆自認倒黴,連基本的維權意識都沒有。所以,解決消費者的觀念和思想問題才是關鍵。首先,消費者要樹立“權利意識”,其次,消費者應該透過各種途徑瞭解、學習與自己的權利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變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學習,在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變法律知識為武器,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高中生的法律意識論文 篇4

  對公民法律意識的培養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程序中產生日益重要的作用。培養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能夠使公民在社會生活中自覺遵守法律,有利於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有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

  一、法治國家建設中公民法律意識的培養的成果和現狀。

  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程序中,黨和國家在我國法治國家建設中積極採取措施培養公民的法律意識,國家不斷的加強立法建設並在公民中大力宣傳法律,樹立公民的法治觀念。但是,目前我國在法治國家建設中對公民法律意識培養的現狀仍然不容樂觀。

  ( 一) 我國在法治國家建設中對公民法律意識培養取得一定成果。

  1. 我國公民對法律的認識趨於理性化。

  我國在法治國家建設程序中,國家對思想教育的重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斷地加強對法律的宣傳力度,我國公民對於法律的認識也變得廣泛和深入,而且我國很多公民懂得運用法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懂得了如何運用法律來維權,我國公民的法律素質在社會法制化程序中大幅提高[1].

  2. 我國公民在法治國家建設中對法律的信任度提高。

  公民對於法律的信任來源於法律對其的保護作用。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今天,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建立,為保護公民的權利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我國公民對法律的信任程度也越來越高,公民已經願意並且能夠運用法律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3. 我國在法治國家建設中對公民法律意識培養的現狀。

  ( 1) 公民對法律缺乏安全感,信任感降低。隨著我國法制化建設的發展,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公民能夠運用法律來維護權利、履行義務。近年來由於國家法律建設程序發展加快,頻繁廢除舊的法、制定新法的現象出現較多,這種法律制定缺乏穩定性的現象使公民對於法律的信任感逐漸下降,更難以建立起完全的信任感和安全感[2].

  ( 2) 公民的法律權利意識不深刻。目前我國公民對法律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基礎層面,對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缺乏瞭解認知。在我國,公民對於刑法懲罰犯罪的功能知道較多,生活中的刑事案件往往少於民事糾紛,但是公民對於與自身生活聯絡較為密切的民商法、經濟法等法律的認識淺薄。

  二、法治國家建設中公民法律意識的培養策略探討。

  上文分析了目前我國在法治國家建設中公民法律意識培養的現狀,根據法治國家建設中公民法律意識培養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對我國法治國家建設中公民法律意識的培養策略進行了以下幾點探討。

  ( 一) 政府應當提高立法的質量。

  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健全的法制,培養公民的法律意識要求建立健全的法律體系,注重立法的質量。立法機關在立法時要根據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在憲法的根本指導下充分考慮到所制定的法律的可適用性,制定出切實維護公民權利和利益併為公民所認可的法律法規。高質量的立法檔案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 二) 提高立法活動中的公民參與意識和參與程度。

  法律的健全和完善是為公民的生產和生活服務的,法律是為人民制定的。在立法活動中提高公民的參與意識,讓民眾參與到國家的立法活動中去,並對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草案提出意見和建議,維護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利益。在公民參與下制定出來的法律更能切實的反映出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加具有權威性且在推行過程中更加容易。

  ( 三) 辯證的處理好公民的法律意識與道德意識教育工作。

  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的法律在制定過程中受到傳統道德的影響較為深刻,我國的法律將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中的精華部分制定為法律檔案,以作為公民的日常行為準則。道德意識對公民的行為據有內在的強制性,一般依靠人們的自覺性遵守道德標準。而法律則是透過國家制定並依靠根據強制力實施的,在保護公民利益方面的作用遠遠超過道德的作用。法律意識與法律道德的內在聯絡要求不可將他們分割開來,法律與道德相互支撐、共同發揮作用。

  三、小結。

  綜上,隨著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發展,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越來越強。不斷培養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長期任務。我們應當不斷積極的探索出培養公民法律意識的新途徑,為公民形成正確全面的法律意識而不斷努力,這也是我國法治建設程序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 參 考 文 獻 ]

  [1]李玉德。 試論法制社會公民法律意識的培養與塑造[J]. 法制博覽,2015( 08) : 164.

  [2]曲明娜。 公民法律意識的培養與法治社會的生成[J]. 法制博覽( 中旬刊) ,2014( 06) :142 -121.

  高中生的法律意識論文 篇5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以及人們維權意識的提升,醫患之間的關係更加的緊張,在此種情況之下塑造培養具有法律意識的醫護人員尤顯重要。而醫學生作為醫護人員的儲備力量,如果在醫學生時期就能夠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識對提升醫療機構醫護人員整體的法律意識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因此培養醫學生的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醫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幾點意義。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人們的醫療知識不斷的提升與普及,維權意識也逐步提升,從而導致各類醫療糾紛事件層出不窮,醫療糾紛事件出現確實有可能與醫療機構以及醫護人員的醫療水平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同時也有很多醫療糾紛是由其他原因引發,比如說:醫患正常死亡,但是醫患家屬不理解等原因出現的糾紛,給醫療機構聲譽以及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帶來很大影響。出現此種情況可能由於醫護人員的法律意識比較欠缺,而沒有對醫患家屬及時的履行告知義務,導致醫患家屬的不理解等,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醫療糾紛矛盾。因此需要醫護人員既具有專業的醫療水平又需要具備良好的法律意識,才能夠有效的保障醫療機構、醫護人員自身以及患者的合法權益,促進醫療事業的發展。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由於醫護人員的工作任務較為繁重,而且受外界的因素影響,很難培養其形成法律意識。作為醫護人員的儲備人才的醫學生由於社會經驗不豐富,又處於學習階段,時間相對充裕,因此在這一時期促使其形成法律意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能夠有效的保障病人權益

  醫學生是未來醫護人員的儲備軍,將來成為醫護人員以後肩負著很大的責任,比如:身繫著醫患的生命與健康等,如果醫學生的法律意識不高,就可能在治療過程中就會導致病人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護而情況,這就會進一步激化醫患之間的關係。從法律層面上來說,病患就醫之時,病患與醫生之間就已經形成了醫患合同關係,這時醫護人員有義務保護病人的合法權益,儘量與病人做好溝通,對病人進行護理治療等都要以病人的根本需要前提。同時在治療過程中要對預料的後果等要對病人進行告知的義務,使患者及時瞭解具體的情況。對於有風險的治療方案,需要徵得病人的同意並且以最大的措施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要做到這些就需要醫護人員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但是如果在醫學生已經進入工作狀態以後再培養法律意識就比較困難了,因為此時作為醫護人員的醫學生具有較為繁忙的工作,且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很難顧及到提升法律意識,導致病人的合法權益不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因此只有從對醫學生階段開始培養法律意識才能夠幫助醫學生在走上醫護崗位之後仍舊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以使病人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

  2能夠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雖然醫護人員具有維護病患合法權益的責任,但是也需要運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因此也必須具有法律意識才能夠做大限度的使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而在實際情況中有可能會出現一些醫療糾紛導致醫護人員的權益受到危害,甚至威脅著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比如:在醫療過程中出現的病人正常死亡,而病患家屬卻不理解,而出現的無理取鬧的想象,不僅使醫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受到干擾,而且可能會由於病患家屬情緒過於激動,而出現大大出手的情況,對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如果此時醫護人員不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具有可能不能沉著應對,使場面更加的混亂。而如果醫護人員法律意識較強,又能夠熟練的運用掌握各種基礎法律知識,就能夠沉著的應對醫療糾紛,使自身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的同時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因此培養醫學生的法律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3推動醫療機構的快速發展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於醫療服務的治療也逐步提升了要求,醫療機構的治療費用逐漸增加,但是病患為了自身身體的康復,願意承擔這些醫療費用,但是在承擔醫療費用的同時患者也希望醫療機構能夠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為了夠滿足患者的根本需求醫療機構有必要提升服務質量,以促進醫療機構的發展。而這就要求醫護人員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才能夠更好的承擔起自身的職責,在維護醫療機構權益以及自身權益的基礎之上,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質量。尤其是在遇到醫療糾紛之時,只有醫護人員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才能夠更好的處理解決,維護醫療機構的合法權益。而醫學生是醫護人員的儲備軍,只有逐步提升醫學生的法律意識才能夠促使醫療結構醫護人員整體的法律意識水平得到提升,從而更好的推動醫療機構的發展。

  4滿足了社會會發展的根本需求

  隨著社會醫療技術水平的進步,人們對於醫療服務的水平也逐漸加大要求,但是目前由於醫護工作著由於缺少相應的法律基礎知識,無法形成法律意識,對自身的行為約束意識不強,可能會在長期工作的過程中出現一些不利於醫療機構的發以及不利於維護人們群眾合法權益的行為,因此醫護人員提升法律意識非常必要的,是社會發展的根本需求,這就需要學校承擔起培養醫學生提升法律意識的重任,醫學生的法律意識的形成能夠有效的促使醫護人員隊伍整體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逐步對自身的行為進行約束與規範,減少違法事件的產生,維護社會秩序的正常進行。另外,醫學院校承擔著培養醫學生法律意識的責任,也只有使醫學生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促使醫學院校為社會發展輸送更多的人才,推動醫學院校發展的同時,滿足社會發展的根本需求。總之: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社會醫療機構需要大量的既具有專業知識素養,又具有法律意識的醫護人員,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醫護人員既能維護醫患的切身利益,又能夠有效的維護自身以及醫療機構的合法權益,避免出現醫療糾紛事件,維護社會發展的正常秩序。而作為醫護人員儲備軍的醫學生來說,由於社會經驗不是很豐富再加上學習的時間相對充裕,正是形成法律意識的關鍵時期,因此在這一時期加強培養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龐振宇.醫學生如何加強其思想政治與法律意識的探討[J].環境與生活,2014(14).

  [2]屈海宏,謝晶.淺談培養醫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及其途徑[J].新西部(理論版),2013(05).

  高中生的法律意識論文 篇6

  0 前言

  在臨近就業季時,各種型別電視媒體均報道關於大學生就業的新聞就業難成了冠冕於大學生的頭銜,因此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特別是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情況更為明顯,在當下市場經濟調節下,國家主要實行宏觀調控,對特殊群特給予一定的優待,少數民族大學生在當下產業中發展國家的國情下來說屬於特殊群體,但是針對這一群體的教育中,高校並沒有針對學生的就業法律意識進行專業性的指導, 導致民族大學生群體在得到優待的同時,也可能隨時陷入困境。學校要在傳輸知識的同時也要授予面對社會的技能,這就需要我們加大對大學生法律知識的指導與培養。

  1 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法律意識缺失原因

  下面我們圍繞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幾大特徵來分析,少數民族大學生法律意識薄弱的相關因素。

  1.1 學生自身因素

  語言不通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不同都會使個人對待看法以及相處方面有所區別,這些障礙就如代溝一樣難以逾越。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說,這些在障礙就學生本身。因為這些障礙導致了學生忽略了法律。對少數民族學生來他們大部分是以聚居的方式一起生活,在單獨的情況下人的防備能力也會減弱。大部分少數民族學生即使接受了高等教育,但由於其交談時會有方言口音,因此在語言溝通上有一定難度,導致在外與人溝通上缺少自信,在遇到自己不願意不平等的情況下也只能往下嚥。少數民族的生活環境基本上都是在較為偏遠,沒有城市鄉鎮上的紛擾,這也讓這種環境下的人缺少競爭意識,透過上訴分析得知,民族大學生特殊群體在就業上缺少對工作力以及選擇的競爭,總是以任勞任怨的形象存在,也因此才讓部分用人單位對他們的“缺陷”進行壓榨。

  1.2 高校施教因素

  從目前的各民族高校來看, 大學裡以法律課程為基礎的課程基本上比較少,這樣一來學生真正接受到的法律教育就更少了,對勞動合同簽訂法、就業促進法等都沒有相關的瞭解,導致在就業上法律意識薄弱,甚至不知道法律,通常在進入到用人單位,簽訂合同時,不理解合同中哪些內容對自己有益或有害, 對企業的協定裡一些是否合法的內容無法進行判斷,導致在簽訂之後自己的權益受損。更為嚴重的是進入傳銷組織最後害已害人,因迫切的需要得到工作,一般在工作HR 的誘導中,學生在簽訂合同時不一般不會多想,待到被騙的時候為時已晚。所以高校要擔當起“拯救”起學生的責任,重視就業法律的教育,開設就業法律有關課程,把就業法律課程作為必修課程,與此同時還要多結合實踐進行教育,多進行就業實訓的實踐,這樣才能學以致用。本文分析的少數民族大學生與普通大學生部分情況相似,還要根據其民族特徵進行分析,民族大學生與普通大學生最大的區別就是生活環境背景不同,在普通地區像民事家庭糾紛等較多,家長們偶爾也有些人會採取法律的手段,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都會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識,在其利益受到侵害時會報警處理,但民族大學生在環境背景下幾乎沒有法律字眼出現,遇事總是先自行判決。這就導致了他們的法律意識淡薄,如果學校再不重視就業法律意識的教育,學生在就業的道路上就會失去法律主導權。

  2 拯救缺失就業法律意識的民族大學生

  拯救缺失就業法律意識的大學生已經成了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學校給予一定的幫助,學生本身加強認識和學習,依靠著三方面來達到拯救的效果。

  2.1 高校的準備工作

  從上論述民族大學生針對就業法律意識缺失的觀點需要高校在這些方面更加用心, 學校應進行換位思考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和相應的規劃,例如,把目前有關法律的選修課程,統一制定為必修課程,以此達到傳授的目的。根據目前少數民族大學生法律意識比較薄弱的環節進行培養,藉助有效的教學資源,組建專業的大學教育團隊,投入更多的教育經費建立更加專業化的法律教育機構,以此來加重對學生的培養。同時因為物件是少數民族大學生高校應重視民族地區文化教育背景落後的現實特徵與少數民族學生個體差異性與特殊性做到因材施教。

  2.2 對學生自身建議

  作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課本知識之餘,還需練就一身技能才能在社會上保護好自己,目前許多學生初步出到社會思想尤為幼稚還不夠成熟,對事態方面沒有一定的瞭解,做事情也比較冒失,非法律專業的學生會認為法律對他們來說沒有太多的幫助,因此在學習法律上缺少主動性。從學生自身角度出發,需要學生提高對法律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從各方面合理的加強自身的法律知識,這樣在未來社會上才能找到防身之技。本文研討的民族大學生原本就是法律意識的薄弱群體,在這前提之上更加需要從自身出發才能獲得永久性的幫助。

  3 結束語

  目前解決民族大學生對就業法律認識的問題任重而道遠,不僅是教育者當務之急要解決的,同時也是社會國家必須思考的問題。就業法律意識是學生順利走向職場的重要保障,高校要保障好學生對待就業法律意識的認知之外,還要重點了解缺失具體原因,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後才能有針對性的培養。除此之外國家制定有效的政策對也很重要,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未來關乎著千千萬萬的民族家庭以及未來社會發展,因此,國家要把關好每一步,讓學生們更好的向社會。

  高中生的法律意識論文 篇7

  摘要:當今社會,我認為法律意識的提高與培養不僅僅是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責任和義務,而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共同配合才行,作為一名高中生我也深知懂法、守法的重要性,那麼接下來我就談一下我對與高中生如何提高法律意識的一些看法與思考吧。

  關鍵詞:提高;法律;意識;思考

  1提高自我法律意識的意義

  常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法律的存在就是為了約束人們的行為,而做為一名高中生更需要明白作為學生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所以我認為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最起碼在三個方面是有很重要意義的:首先來說,提高法律意識能夠規範高中生的行為,預防違法犯罪,在現實生活中,我發現有不少的高中生為了最求個性,違反學校的行為規範,穿奇裝異服、曠課、抽菸、夜不歸宿、打架鬥毆等等,這正是法律意識缺乏的表現,如不及時教育制止,這些不良行為都有可能發展成為違法犯罪。而從我透過一些新聞事件以及網路報道結果可以看出:有不少學校只重視文化教育,而忽略了法制教育活動,這不符合提高自我法律意識所要求的條件。因此,對高中生進行法制教育是必要的,更是必須的。其次,透過自我法律意識的提高,可以幫助高中生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例如我透過新聞了解到,在農村一些高中學校當中,學生的輟學率依然偏高,有的是學生本身厭學,但是也存在因家庭因素導致父母令子女輟學的現象;在學校還存在由於問題學生難以管理,對其進行體罰或變相體罰、甚至變相勒令退學的現象;再例如一些企業接受未成年人輟學學生打工、接受未成年人進入網咖這些違法行為更是屢見不鮮;更有甚者將魔爪伸向了處於青春期的高中女生。這些不法行為有的已經構成了犯罪。但是,一些高中生並沒有及時舉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為了當代高中生的健康快樂成長,高質量的實施教育,有必要的讓我們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學會採取正確的方法,準確、及時地把自己願望和要求反映出來,使違法犯罪得到法律的制裁。最後,樹立正確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對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也有很大幫助,我認為觀念決定意識,意識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效果。我們高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態度和性格都處於半幼稚、半成熟狀態,強烈的獨立意識使其思維上較偏激、固執,看待問題往往較為片面,行為具有盲目性,自我控制力差,容易以極端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同時又由於缺乏較強的辨別能力,我們有時會把冒險視為勇敢、把輕率當果斷、瀟灑。當前社會中存在著不少的“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暴力、兇殺、迷信等不健康東西也伴隨而來,如果沒有良好的法律意識與道德觀念作為堡壘,那麼這些低俗文化就會嚴重地影響了我們的身心健康,甚至使我們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說抓好高中階段的法制教育、提高我們的法律意識就變得尤為重要。

  2提高自我法律的措施

  一個人的法制觀念、法律意識不是天生、自發的,它是透過外部的教育和內在的體驗逐步形成的,學校是學生學習的第一陣地,課堂是學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自我法律意識離不開學校的幫助,同時家庭與社會也應該儘自己的一份力量,那麼下面我就對如果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說一點自己的看法:首先來說,學校應該將法律知識的教育放進日常課程當中,當前根據我的瞭解以及同學的反映,有些學校沒有設定法律學習課程,或者有些學校設定了但是隻是走走程式,上不了幾節課又會被其他科目所“霸佔”,所以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將法律課程設為一門長期的、需要考試的課程,透過專業的老師引導學生積極動腦、主動發散思維、大膽討論實際案例,運用多媒體、錄影、實物等教學手段,以增強法制教育課堂的生動性和現實性,提高教學效果。其次,我希望我們的家長應該建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首先,家長要注重自身的形象,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對孩子起到以身作則的教育作用。其次,樹立正確的育人觀,重視孩子的法制教育,既不能盲目溺愛、包庇袒護、放任自流,也不能硬性打罵、強行管制,家長應透過感情溝通和交流,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培養孩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營造文明和諧的家庭氛圍。同時,我還建議家長之間可以建立微信群,選出代表和學校建立起聯絡,利用每學期末學生家長會宣傳相關法律知識,透過家長言傳身教對子女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學校可以充分利用廣大家長群體中的法律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執法工作人員等職業優勢,依託家長委員會為平臺,開展家長法制教育的培訓,傳授法制教育知識和教育方法,提高家長的法律素質,並透過學生“帶法回家”活動,實現法制教育“大手牽小手,一起向前走,誰也不掉隊”的目標。最後,我認為僅僅從教育方法與家庭配合方面不能保證我們法律意識得到有效保護,還需要社會其他部門的共同配合,例如相關教育部門在加強學校課程教育的同時,公、檢、法、司法機關等有關部門協同配合,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多的法律諮詢等專業支援,地方政府要爭取資金修建普法教育機構和設施,開闢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為青少年法制教育服務,社會力量共同關心關注高中生的法制教育,為我們接受法制教育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和良好的教育環境。除此之外,在加強教育的同時也要做好預防,公安機關等部門有責任幫助學校加強周圍環境的治理,要堅決查封社會上的淫穢物品,清理不法遊戲廳和網咖,防止高中生因賭博、酗酒和打架等引起的違法犯罪行為。

  3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高中生的法制教育,直接關係著國家的民主法制建設,關係著祖國的繁榮富強,關係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我門高中生具有可塑性強的發育優勢,所以在提高自我法律意識的過程中,需要學校教育發揮主導作用,家庭教育進行配合,社會有利資源共同參與,努力提高當代高中生的法律素質。

  參考文獻:

  [1]楊春芳,汪莉.中學生法制教育現狀的反思———基於天津市200名中學生的調查[J].教學與管理.2013(16).

  [2]鞠青.中國青少年犯罪演進的定量分析[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7(05).

【高中生的法律意識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