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

  導語:柏拉圖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歡迎閱讀參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

  初中歷史教師要更新觀念,不斷採用新的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論聯絡實際,從而使素質教育真正滲透到初中歷史教學中。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應試教育模式下,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被動地聽,導致大部分初中學生都不願意參與到歷史課的課堂活動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要巧妙構思每一堂課的過程,用心營造輕鬆愉快的氣氛,設計深受學生歡迎的活動等,以點燃學生的熱情。比如,教師在課堂的開頭講述一個離奇的歷史故事(如講到三國曆史的時候,可以講講“三顧茅廬”、“赤壁之戰”、“關公刮骨療傷”等精彩故事),以故事開頭可以一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除了講故事,教師還可以說一段深刻的體驗、出示一幅有趣的漫畫、引用一首別緻的詩句或者一則精彩報道等,從而有的放矢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初中歷史教師一定要設計多種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

  二、引導學生提高歷史學習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就是教給學生藉助已有知識獲取新知的能力,並使學習成為一種思索活動。”在初中歷史課的教學中,教師應利用深淺適度,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來巧設疑問,以達到激發學生自己思考,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歷史課堂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為了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給學生的`“漁”,實際上就是教給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教師不僅僅是歷史基礎知識的傳授者,更是歷史學習方法的指導者。在平時的講課過程中,教師要從歷史認識的邏輯出發,循循善誘、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掌握初步瞭解歷史的方法,形成基本的分析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能力,從而提升歷史思維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多種思維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可以巧設疑難,啟用思路,因為思維活動通常都是由疑問而產生的。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問題產生疑問時,才能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比如,在講授西安事變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蔣校長曾瘋狂追殺共產黨人,共產黨為什麼不乘機消滅蔣校長?”學生對這樣的提問都非常感興趣,由此,他們就會進行積極的思考。

  除了在教學方式和內容的挖掘上下功夫外,歷史教師還要注意佈置合理的歷史課後習題,比如針對“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這一話題,引導學生分析歷史人物,達到以史為鑑的目的。這些課後習題要注意培養學生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師也可要求學生在分組討論中完成習題,使學生在開放式爭論中親自參與不斷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增強對歷史的學習能力。

  三、理論聯絡實際

  理論聯絡實際可以從多個角度來進行。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訪談活動、小組討論、集體講座、專題辯論、社會調查、或者歷史知識競賽等,在課堂上互相交流,從而把實踐活動中獲取的各方面歷史知識與課本知識相結合,並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瞭解。教師在平時測驗時,還可以採取開卷考試的方式,這是根據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把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將已掌握的知識加以消化、創新,從而形成解決實際間題的能力。

  總之,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動機,維持其對歷史知識學習的興趣,使之樂於學習,積極、主動、愉快地學習,用多種方法提高自身的歷史學習的能力、理論聯絡實踐的能力。最終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