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書筆記>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

  《自卑與超越》是個體心理學的先驅阿德勒的代表作,作者從探尋人生的意義出發,啟迪我們去理解真實的生命意義。以下是“《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自卑與超越》中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闡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義。作者提出:每個人因為對其現時地位的不滿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並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關鍵在於正確理解生活。家長和教師應培養兒童對別人、對社會的興趣,使他們真正認識“奉獻乃是生活的真正意義”。這樣,他們就能夠從自卑走向超越。

  《自卑與超越》主要有生活的意義、心靈與肉體、自卑感與優越感、早期的記憶、夢、家庭的影響、學校的影響、青春期、犯罪及其預防、職業、人及同伴和愛情與婚姻等十二個主要論點,共十二章。原書名為《生活對你的意義》。這是阿德勒思想最為成熟的時期。

  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幾乎都與職業、社交和愛情這三個主要問題有關。每個人對這三個問題作反應時,都表現了他對生活意義的最深層的感受。真正的生活意義在於對別人和社會發生興趣以及能與人合作。

  阿德勒認為對於人類來說,肉體和心靈二者是生活的表現,它們都是整體生活的一部分。心靈正是指揮肉體朝著一種能使我們獲得安全和優越地位努力的。只有那些對他人產生興趣而又決心要為社會有所貢獻的人,心靈才有了克服困難的正確技術,使肉體正確行動,從而超越自卑,使自己鼓起勇氣前進。

  自卑感實際上是人類不斷髮展的動因。科學的興起就是因為人類感到他們的無知和他們對預測未來的需要而努力奮鬥的結果。優越感的目標取決於每個人所賦予生活的意義,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人類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我們所有文化貢獻的源泉。而超越力量的大小,端視自卑心的強弱,以及個性、企圖心等。自卑與超越的相對強弱不同,在不同的人身上,衍生出許多種不同的性格與行為來。正因這股力量相當強大,若能夠妥善運用,則可以成為一股不斷突破的動力,否則,將成為另一個失敗的開始。

  在人的所有心靈現象中,最能顯示著其中秘密的是個人的記憶。早期記憶又特別重要,因為它顯示了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簡單的表現方式。夢是是人類心靈創造活動的一部分。夢的目的是在支援生活方式,並引起適合於生活方法的感覺。每個人做夢時都好像他在夢中必須努力追求優越感一般。

  家庭對人類的影響也很大,兒童時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給他留下的印象不可磨滅。母親不僅應該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學會與其他人平等合作,發展自己的獨立性。而父親必須以平等的立場和妻子合作,以良好和積極的方式處理好職業、友誼和愛情三大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校是家庭的延續。注意兒童的困難、糾正父母的錯誤,是學校教師的任務。教師應該對兒童有真正興趣;同時也訓練他們對別人發生興趣,使他們走上獨立而又與人合作的生活道路。

  青春期的所有危險,都是由於對生活的三個問題(職業、社交和愛情)缺乏適當的訓練和準備所造成的。青春期給人的只是個機會,是開始對成年人的生活問題做出獨立的而有創造性的解答。

  罪犯也是追求優越感。然而,由於罪犯追求的是屬於他們私人的優越感,結果他們在生活的道路上全部失敗。我們應該指出他們的錯誤所在,並鼓勵他們對別人發生興趣,學會與別人合作,同時採取其它有關社會措施。這樣,才能使他們真正地由自卑走向超越,社會犯罪的數目也會大大減少。

  作為生活三大問題之一的職業,與其它兩個問題緊密相關。童年時期的經歷和人後來職業的選擇大有關係,家庭和學校對兒童未來職業的影響也非常重要。每個人在愛情和婚姻中的表現都與他的生活方式相一致,都與反映出他是自私自利的還是充滿合作精神的。

  在《自卑與超越》裡,作者以平易輕鬆的筆調,描寫了自卑感的形象、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以及個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將其轉變為對優越地位的`追求,以獲取光輝燦爛的成就。任何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最初都是以感覺來判斷是非好惡。剛出生的嬰兒到幼年階段,接收到任何負面的資訊,印象都會特別深刻。容貌、身材的高矮胖瘦、課業成績的好壞、家庭背景的差異等等,都有可能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種下自卑的因子。因此應該以坦然的態度面對自我內心中的自卑情結,使自己在生活、工作、處事上,避免走入自暴自棄或是驕傲自大的偏鋒,能夠超越自己。

  書上說到:我們的文化和國民大抵都有一種“自卑而超越”的心理。這種心理對我們文化中重視教育和教育價值的傳統產生了重要影響。是的,我覺得它也是一種學習心理,因為有矛盾才有進步,只有把學生置於一種矛盾的境地,他才能進步。然而,所有的兒童都有一種天生的自卑感,它會激發每個孩子都去追求優越感。作為教師,我們的任務就是把這種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教育者必須確保孩子對優越感的追求能給他們帶來精神健康和幸福,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風格,否則會造就成被稱為“生活的失敗者”的各種問題兒童。這些兒童會把追求優越性扭曲為追求權力,控制別人,自私自利,或沉溺於自我想象的世界之中,缺乏面對現實的勇氣。而這些錯誤的優越性追求,正是教育中需要我們教師加以注意的地方。

  如果自卑心理一旦產生,而得不到及時糾正,對人的危害是嚴重的。那麼,怎樣才能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幾點粗淺體會:

  第一,澄清學生不正確的認識,消除自卑心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同時也都有自己的優點。我們不能總拿自己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相比,這樣就很容易產生自卑。相反,我們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要看到自己的長處,這樣才能克服不足,發揮優勢,找回自信。

  第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的勇氣和膽量,讓學生經常對自己說:“我能行!”和“我能夠做好!”,不斷給自己增加勇氣,樹立對自己、對人生的自信心,以這種自信與自卑對抗,戰勝自卑。在學生能夠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幫助學生,讓學生達到跳起來能摘到桃子的目標,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在適當的時候給他們一點“特權”,幫助學生建立自信。

  第三,教育學生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讓學生知道人無完人,誰都會犯錯誤,有了錯誤就要正確的面對批評,讓學生知道父母和老師說你不對和比別人差,其實並不是說你真的很差,而是為了給你一種鼓勵和鞭策;或者只是一時的氣話,並不代表他們的本意,我們應該分析他們當時說話的場合和情境,不能撿起話來就往自己身上套。如果真是他們的不對,你也可以事後與他們評理,為自己辯護。對同學們的評價也應該採取這種態度。總之,我們不能消極地對待別人的批評和評價。

  雖然,我們無法培養一個沒有缺點的“完人”,但可以培養一個身心健全的人。因此在教學中應重視心理素質教育,防止學生自卑心理的產生,有了自卑也應當正確對待。幫助學生樹立對生活和學習的信心,這樣學生才能健康、更好地發展。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