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國小數學獲獎評課稿

國小數學獲獎評課稿

小學數學獲獎評課稿精選

  評課稿怎樣寫比較適合呢?如何客觀地進行評課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評課稿,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小學數學獲獎評課稿一

  姚老師在教學本節課時,主要是以直觀的內容為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資源,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充分發揮白板輔助教學的優勢,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始終充滿信心,充滿熱情地學習數學。不僅如此,教學中,姚老師還用飽滿的熱情、形象的活動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動形式,為學生創設了獨立思考、自我體驗、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使得教學過程始終民主、平等、寬鬆。本節課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亮點:

  1、創設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數學廣角”屬“實踐活動”的範疇,非常注重生活中的數學與書本上數學之間的聯絡,強調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姚老師以買東西怎麼付錢,學生的學號可能是幾,握手等,用學生經常接觸的生活問題作為教學內容的載體,讓學生在生活問題和實際情境中來學習組合和排列,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方法,使他們充分體會到數學知識存在於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

  2、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主動參與數學過程、自主探究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排列組合知識比較抽象,教師透過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連一連、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開展小組合作和獨立思考相結合,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透過分析、比較發現其中的規律。例如在3個數字有幾個不同兩位數這個環節上,教師又開展小組討論,選擇方法的最最佳化,找到不重複又不遺漏的方法,引導學生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進行探究,突出策略的多樣性,方法的多樣性,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在教學服裝搭配時時,教師引導學生不僅可以先確定衣服再去搭配;也可以先確定褲子再去搭配。整堂課對學生提出的方法只要是按一定順序的,教師都給予充分的肯定,給學生以人文關懷,著力培養學生的多角度思維。

  4、關注情感與評價激勵。情感態度與自信心作為數學教育的目標之一,在學生的數學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中秦老師的教學語言生動又激勵性,尤其是對學生的情感投入起著積極的激勵作用,使得學生情不自禁地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同時也一次次體驗到成功的愉悅。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只是學到了一些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用比較準確的數學方法去解決生活中搭配問題。

  在這裡也提點我個人不成熟的.看法:

  1、在教學中滲透最佳化的思想還不到位。用1、2、3三個數字擺兩位數時,讓學生說說怎樣擺才能不重複不遺漏;優選的 方案多幾個學生說說你是怎麼想的?還有誰會說?如果讓學生從漏排的與有序排的比較中得知按規律排的好處,會加深印象。課堂教學中還可以把握和創造學生的錯誤作為教學的生成性的資源。

  2.3人握手問題的處理不夠到位,學生自己說了說之後,就師生共同討論由教師板書完成。我認為在這一環節最好發現不是正確的答案的學生組,可以讓學生到臺上來握一握,議一議這樣更能使知識落到實處。

  小學數學獲獎評課稿二

  本節課,老師能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出發,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設計教學。教學中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我覺得老師對新課程理念的領會是深刻的,教學方法把握得當,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教學思路清晰,教學設計有層次。

  這是一節的課,其中既有結論的推導,也有結論的應用。整節課,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學思路,注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的訓練,每個操作環節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透過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動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突出重點難點的內容,整個教學詳略得當,重,難點把握準確。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2、尊重學生的知識體驗,找準學生新知的“最近發展區”。

  對於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如何將這一全新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學生從“實際發展水平”向“潛在發展水平”的橋樑,學生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領域。數學學習是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的一種自主建構過程。教學時,老師注重從學生的這一數學現實出發,從學生熟悉的“ ”入手,明確 ,從而引入用一個新的。創設具體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知識體驗,促進他們有效地開展建構活動。

  3、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課程資源。

  新課程實施的一個突出變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學的唯一依據,不再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而是提倡教師依據自己所追求的,想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組合、再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體現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於教材。如老師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車標誌”、“國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圖片等搬入的課堂,可以說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細枝末節”,放置在紛繁複雜的社會場景中簡直不值得一提,但我們驚喜地發現,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為學生應用數學知識、感悟數學價值的有效載體。學生從這些生活畫面中,不僅聯想到了,更重要的是結合具體表象辯證地體會到了其中的數學算理。這樣的設計更貼近生活,而且將知識化靜為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與“數學”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經典的課堂。

  4、注重開展自主學習,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間。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三位老師摒棄了“師生問答”的傳統教學模式,組織、引導、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折一折,畫一畫,說一說,並讓學生上臺展示。尊重了學生的意見,發揚了學生的個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學生透過操作、觀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實現了由單一被動式接受學習向自主探究式學習的轉變,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群體的積極性。 5、 注重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學要求,在教學中沈老師特別注重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透過學生動手操作,同伴互助的教學模式,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使不同學力的學生都能自主地,自發地參加學習和交流,提高個體學習的動力和能力,並達成團體目標。學生都主動投入,學生的全面互動,在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學生透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感性認識。在小組探討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有著突出而到位的表現,她對小組裡交流的要求說得明確而簡要,我們可以明確地觀察到,這對學生的操作,對整節課的展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小組討論流於形式的現象。

  6、教師能夠恰當的運用教具、儀器、電教設施使比較難理解的抽象思維變得直觀、形象、生動,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7、教師在複習引入、新課、練習設計中能夠關注全體學生,尤其關注差生,給足練習時間,教學效果很好,達到了目標的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發展。

  8、 教態自然親切,師生關係融洽。

  新課程,給我們更大的啟示,要關注學生,給學生一個寬鬆的氛圍,給一個合理的,恰當的,鼓勵的評價。老師很好的注意到了這一點。整堂課,老師始終面帶燦爛的微笑,對於學生漂亮的發言,總是,給予學生掌聲和讚揚聲,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對於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學生,老師總是耐心的加以啟示,引導,點撥。讓學生感受到回答不出或是回答錯了也不要緊,讓學生處處,時時感受到老師的溫暖,班級大家庭的融洽,和諧。。

  當然,每一節多多少少會留下一些遺憾。我有幾個人觀點,純屬“一家之言”,現提出來與各位共同商榷。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些粗淺看法,還請各位同仁指正批評探求新知重過程與方法。

  我覺得這節課充分地體現了新的數學課程理念。在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推導

  過程中,讓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去理解數學知識,獲取學習方法。老師課堂中始終圍繞著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新課程理念,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教學效果。整節課從動手探究→方法歸納→方法的應用上環環相扣,通 過自己動手移一移,擺一擺,算一算的方法來探討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了對公式的理解。教師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 逐步推出計算公式,再推廣到身邊的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為今後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應用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國小數學獲獎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