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場健康> 秋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

秋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

秋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

  學習中醫養生方法,必須把握四季養生時間,食療養生,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秋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歡迎閱讀參考!

  秋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

  1、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溼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溼,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

  2、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事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3、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秋燥最容易傷人的津液。多數蔬菜、水果有生津潤燥、消熱通便之功效。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補充人體的津液。另外,還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蓮子等清補之品,以順應肺臟的清肅之性。

  4、是少吃辛辣煎炸熱性食物。韭菜、大蒜、蔥、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味品,炸雞腿、炸鵪鶉等煎炸的食物,多食皆會助燥傷陰,加重秋燥。

  5、是重視精神調養。陰虛的人,肝火易旺,動輒發脾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摟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則內耗陰津。到了秋季,其燥象更為明顯。因此,預防秋燥的另一環就是要重視精神的調養,並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一切事物,以順應秋季收斂之性,平靜地度過這一多事之秋。

  6、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7、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

  8、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懶床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9、平時應注意保持樂觀情緒,經常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納新,以收斂“神氣”,使肺氣不受燥邪的侵害。

  10、白露過後,氣候逐漸變涼,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這時再赤膊露體,就容易受涼,輕則易患感冒,重則易染肺疾。因秋氣主燥,燥易傷肺。

  11、及時增減衣服。立秋之後,晝夜之間的溫差較大,不宜赤膊露體,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

  12、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流質,以養陰潤燥,彌補損失的陰潤,但喝流質的飲食,尤其是飲料和水等液體飲料時,飲用方法頗多講究、以少量頻飲為最佳。

  拓展:秋季養生保健知識

  1、呼吸新鮮空氣

  新鮮空氣可以幫助血液暢行,促進肺活量和迴圈系統,是煥發精神活力和促進免疫系統的妙方。所以秋季要每天早晚半小時開窗通風,或經常到室外走走。

  讓呼吸道黏膜接受一些冷空氣的刺激,也是對呼吸道抗病能力的鍛鍊,可以提高免疫力。

  2、多喝水

  體內水分充足可以保持呼吸道黏膜溼潤,感冒病毒難以迅速繁殖。

  營養科學家建議:每日飲水量按體重算為40毫升,兒童需飲更多的水。最佳飲料為:水、混合飲料(礦泉水或蘇打水和蘋果汁混合而成的飲料)、果茶或藥草茶。要少喝咖啡、含酒精的飲料和酒。

  3、拒絕秋燥

  秋天乾燥的氣候,使人常感到口鼻咽喉乾燥以及發生燥咳,又因肺與大腸相表裡,秋令還可出現大便燥結。此外,秋燥還可導致口唇乾燥、皮膚乾裂以及毛髮脫落。防止秋燥,首先要注意補充水分,每天最好喝3~4杯開水。

  4、拒絕秋乏

  告別了炎夏,迎來了天清氣爽的秋天,人們感到比夏天要舒服得多了。可是,一些人會有睏倦疲乏的`感覺,這種現象被人們稱之為秋乏。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與適應,秋乏會自然而然地消除,但為了不因此影響工作和生活,最好還是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5、適當的運動鍛鍊

  秋季鍛鍊可以增強體質,增進機體抗寒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增加胃腸蠕動,提高大腦皮層靈活性,保持頭腦清醒,使精力旺盛。尤其對於男性,入秋後氣候宜人,不會像夏天那樣汗流浹背,正適合開始鍛鍊,保持強健體魄。秋季鍛鍊的專案很多,如慢跑、早操、太極拳、散步、登山、打乒乓和打羽毛球等。需要注意的是,秋季早晚天氣轉涼,運動時應及時增減衣物,以防出汗後著涼。另外,秋季氣候乾燥,運動要及時補充水分,以防造成津液不足。

  秋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中醫學認為五臟功能必定與自然界相適應、五臟功能的強弱虛實與四時氣候變有密切關係、故提出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長夏、肺主秋、腎主冬。之於養生、“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金匱要略》即有“秋不食肺”之說。燥為秋季主氣、乃六淫之邪、其性乾燥、易耗津液、所謂“燥勝則幹。”津液既耗、必現一派“燥象”、常見口乾舌燥、鼻澀咽痛、皮膚乾枯、乾咳少痰、大便乾結、煩燥不安等一系列。症狀, 醫學上稱之為‘秋燥綜合症。秋燥傷肺則咳,潤燥肅肺為秋令養肺之法則。

  1、滋陰潤肺

  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立秋過後、炎熱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人們常講“秋老虎、毒如虎”。需要多喝水、多吃水果、比如雪犁、鴨犁等。宜多食用和胃補脾、善肺潤燥的粥品。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2、宜酸少辛

  《素問。髒氣法時論》中講到:“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儘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

【秋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