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國小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國小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導語】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可以說人類的每一次重大進步背後都是數學在後面強有力的支撐。 下面關於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祝您生活愉快!

  【篇一】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教學內容: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單元教材分析:

  透過第一學期的比長短的學習,學習已經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並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本單元在此基礎上教學一些計量長度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釐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並初步認識線段。主要特點有:

  1、注意呈現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透過親身經歷學習數學知識。

  2、透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釐米、1米的`長度觀念。

  3、改變了線段的編排。

  單元教學要求:

  1、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在活動中,學生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建立1釐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

  3、學生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釐米)。

  4、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5、學生初步認識線段,學習用刻度尺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釐米)。

  單元教學重、難點:1、在活動中,學生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建立1釐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

  2、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單元課時安排:約4課時

  【篇二】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教學內容:第七單元統計

  單元教材分析:

  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了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1個單位)和簡單的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圖表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本冊教材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透過這些教學內容使學生統計的意義和作用。本冊教材與上冊教材最大的變化是隨著統計資料的增大,條形統計圖的每格代表2個單位。教材內容的選擇注意聯絡學生的興趣。

  單元教學要求:

  1、使學生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解答簡單的問題。

  3、透過對學生身邊有趣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學生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

  2、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解答簡單的問題。

  3、透過對學生身邊有趣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單元課時安排:大約2課時

【國小數學單元教學計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