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創業> 小成本創業案例分析

小成本創業案例分析

小成本創業案例分析

  創業是創業者對自己擁有的資源或透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最佳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本文是小編精心編輯的,小成本創業案例分析希望能幫助到你!

  小成本創業案例分析

  累積社會經驗,應對“更難就業季”

  3月20日,川大江安校區商業街上的一家奶茶店換上了嶄新海報:川大學生自己的店,用心做好每一杯茶。約12平方米的`空間,被一抹嫩綠一抹橘黃烘托得清新自然。店主王世聰是川大電子資訊學院去年的畢業生。

  去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699萬人。第一批90後高校畢業生正式踏入社會,遭遇“史上最難就業季”。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727萬,號稱“更難就業季”。一批像王世聰這樣的90後大學生,選擇了小成本創業。

  成本小起步易網店實體店都有活路

  西南民族大學化學與環保學院的大三在校生馬露,也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家餐館。家人陪她創業,父親和哥哥都從廣西老家過來了。

  記者繞著西南民大周邊商業區走了一圈,粗略估計,有100-200多家小店,三四成是大學生開的。問及開店原因,回答如出一轍:學校周邊人氣旺,而且上課、做生意兩不耽誤。

  開餐館,馬露投了5萬元。這種水平,有父母支援,多數大學生都承受得起。學校周邊消費能力強,可以比較快地賺回成本。“每個月能賣出6000杯奶茶,養活自己沒問題。今年過年還帶了攢下來的3萬塊回家。”王世聰說。

  除了開小店,還有更多人試水幾乎零成本的網店。

  何倩瑩和曾婷是室友,就讀於成都體育學院英語系。曾婷去年5月在淘寶網上開起了護膚品店,生意做得不錯,每個月至少收入5000元。何倩瑩受其影響,今年2月也在微信朋友圈做起了衣帽、鞋子的潮牌代購,雖然生意剛剛起步,也能賺足生活費。

  嘗試易堅持難大學生還是嚮往大平臺

  開店容易,但要長期經營,就沒那麼簡單了。

  馬露一開始也經營得很吃力,不得不停業休整兩個月。重新開張後,調整了定位和菜品,生意才慢慢上了軌道。“我們既堅持家鄉風味,又融入了四川口味。”除了店內經營,還兼送外賣。

  高校周邊生意好,對應的自然是高租金。現在,20平方米左右的門店,靠近校園一側的年租金高達7萬元。好幾家店面都走馬燈似的換人,“一般最多能堅持兩三個月,再長了就吃不消了。”馬露說,“我們隔壁這家格子鋪,也是我們學校同學盤下來的,開張兩個月,掙不出來租金,只能關門。”

  網店似乎更好運營。但曾婷和何倩瑩也面臨另一選擇難題:畢業後還是想找份好工作,開網店可能只是副業了。“有興趣,也能掙點小錢,但是感覺沒有技術含量。還是想去大企業大平臺。以後如果沒有時間了,網店可能也就放棄了。”

  喜歡嘗試各種新鮮的挑戰,但又更向往大平臺,認為大平臺更有保障,這讓大學生小成本創業往往難以持久。曾婷卻認為這並不是問題,她覺得,創業本身就是一個累積社會經驗的過程,結果不是那麼重要。“我們還年輕,為何不去多嘗試?”曾婷反問。

  專家提倡持續經營小生意也能做大做強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賈文也注意到了大學生小成本創業現象。他認為,大學生們選擇小成本創業,既避開了就業壓力,又能實現創業夢想,是好事。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大學生選擇的小成本創業門路,很多和職業規劃無直接聯絡,甚至純粹就是為了掙零花錢。這就容易造成“一錘子買賣”、售後糾紛等問題的出現。此外,大學生創業缺乏經驗,需要有人扶一把。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實習與就業辦公室主任周毅認為,電子商務正在改變消費方式,網店完全可以持久地經營下去,並且做大做強。“90後在這方面有優勢,他們創意多,不為自己設限,所以舞臺寬廣。”

  王世聰就準備給自己的奶茶店開個微店,線下線上同時經營,“幾年之後開成連鎖,打響自創品牌。”

  但周毅也坦言,創業難免遇到挫折,很多大學生又喜歡嚐鮮,容易半途而廢。“但是有過創業經歷總是好的,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也很加分。”

  周毅建議,高校應當多方位幫助學生引入創業資源,建立創業苗圃,孵化創業專案和培養創業人才。

  成都市工商局也針對高校畢業生開設了綠色通道,去年啟動了“創業直通車”,基本實行公司零首付註冊,甚至“一對一”幫扶創業。成都市工商局宣教處陳蓉說:“鼓勵大學生創業,我們已經把門檻降到了最低。”

【小成本創業案例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