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經濟法基礎說課

經濟法基礎說課

經濟法基礎說課

  《經濟法》是財政部門設計的會計職業資格考試科目,開設《經濟法》課程正是搭建了一個讓學生能夠獲得技能穩步上升的平臺,為其職業生涯設計提供了專業技能知識的基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經濟法基礎說課,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學情分析】

  教學物件為金融、會計專業高職二年級學生。他們在一年級學習過《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大部分學生法律基礎知識薄弱,基礎較差。學生透過第一章的學習對經濟法有了大致瞭解之後,開始學習經濟法體系中主要的法律。得益於學生自身作為消費者進行消費的經歷,新聞、報道等媒體方式以及三一五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宣傳教育,學生在學習該節內容前已經瞭解了相關事例,掌握了部分知識。在之前的一節課中,學生把握了消費、消費者的概念。為這節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學習目標確立】

  基於教材與學情,以及大綱具體的教學要求,結合我對本章節的理解,確定以下目標:

  認知目標:瞭解和掌握消費者的九項基本權利。

  能力目標:能夠依據現學的理論知識對案例進行具體分析。

  情感目標:一方面,獲取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知識,樹立維權意識,以此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希望學生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樹立法律觀念,並能在以後的工作中遵法、守法。

  根據教材內容以及教學要求,將消費者的權利作為教學重點。

  學生雖然能瞭解某一概念,某一理論,但是往往用理論分析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較差。所以教學難點不僅培養學生以所學知識分析案例的能力,還要增強學生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教法學法】

  (一)教法

  在以往教學過程中,我遇到過學生一節課下來,抱怨課程內容過多過雜,不明重點的現象。因此,我覺得首先應採用任務導向法,明確課程目標,課程重點。

  我認為經濟法的理論是較枯燥的,是較抽象的。如果只是光從字面分析概念,非常抽象,就算讓學生將概念抄寫十遍,或者讓他們背下來,如果沒有真正理解它,吃透它,等到需要學生熟練使用這些知識分析問題時,發現效果較差。因此,在講授過程中需要透過案例教學和啟發法,擺出案例,引導學生分析案例,發現問題,並自主探究教材知識,在發現問題後自己找答案。最後,還要透過練習法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及時反饋。

  (二)學法

  根據課程教學要求及本人採取的教法,學生可以透過以下學法訓練:自主學習法、探究式學習法。

  (三)多媒體使用

  在該課程教學中,充分使用PPT多媒體課件,展現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節省教學時間。將教學重點內容凸現出來。將案例展示出來。

  【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學生透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對知識點的把握是不夠準確的,必須經過老師的總結提高。另一方面,匯入的案例往往只強調了某一項權利的某個方面,不能代表這項權利的全部內涵。所以必須在此基礎上,對知識點系統講解。根據學生的互動程度,若學生透過簡單講解即可理解,那引導學生舉例,若學生理解起來較困難,則由我舉例,透過形象生動的例子,加深理解。

  (一)、複習並匯入

  1.複習提問:(1)消費的分類:(2)分類中屬於消保法範疇的消費是什麼?(3)消保法中的消費者指的是什麼?舉出自己作為消費者消費的例子。並提出有沒有遇到你覺得不合理的事,不公平的事。

  這三個提問可由學生集體回答和個別回答相結合。

  設計依據:一方面,複習上節課的重難點,另外一方面,透過複習建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知識體系。(1)-(3)小題回答量較少,採用集體回答方式,容易活躍課堂氣氛。具體相關概念採用學生個別回答,及時獲取學生課後複習情況。

  2.匯入並明確任務:大家覺得不合理的消費遭遇,是否也是法律上規定的不合法的事情呢?那麼我們接下來就透過學習消費者的`權利來判斷。

  (二)講授新課

  1.案例匯入,學生在提起預習的前提下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尋找答案。

  透過圖片案例或者是文字案例,引導學生總結案例中反映的問題現象,再透過書本尋找“侵犯了哪些權利”。

  設計依據:新課改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透過案例教學法,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參與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最重要的是能使學生對自己發現的知識印象深刻。

  2.總結提高。由老師總結知識點,補充相關知識點。

  設計依據:在學生尋找到答案後,由老師直接系統講解,對案例中的相關知識點分析,然後再對其他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解。在講解過程中,利用自己舉例與讓學生舉例的方式,促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有更完整的把握。

  3.對教材內容講解順序的相對調整:

  設計依據:由於我認為“選擇經營者——選擇商品品種和服務方式——(瞭解商品或服務的相關知識)從而對商品進行鑑別、挑選——決定是否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這樣一個思路符合一般消費者的購買經歷,是從“選擇”到“瞭解”再到“選擇”的過程。因此,將 “知悉真情權” 和“自主選擇權”的講解順序對調,將“自主選擇權”前置。

  (三)習題講解

  第一步,透過客觀題,從簡單到難度逐漸增大,最主要是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

  第二步,選擇已經做好的一個案例。由已知案例匯入,從新知識——消費者權利方面分析案例。

  設計依據:光講授不讓學生練習,效果永遠不可能好。學生需要及時的練習才能剛學的知識。在練習的過程中還能反映學生仍未掌握的地方,教師才能在之後的教學中及時調整,查漏補缺。另外一方面,客觀題仍然理論性較大,和實際脫節,較枯燥。而且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要求學生學會用知識分析案例。所以在客觀題之後放一題相對簡單的案例分析題,鍛鍊、培養學生的分析案例的能力。

  (四)總結、佈置作業

  總結消保法的核心——消費者權利,強調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利用該知識點分析案例。

  在課堂合作練習的基礎上,佈置作業,希望學生根據消保法的所學知識獨立完成案例分析。一方面,熟練強化理解知識,另外一方面,透過學生再次練習獲取學生的掌握程度。

  【教學反思】

  如果只是告訴學生有這麼個法條、知識點,講一遍,或者就算之後透過案例來增強理解,但是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是不如意的。後來我回憶自己學習的經歷,記住的往往是自己努力之後獲得了正確答案。而且這個獲取結果的過程是開心的,愉悅的。因此採用案例匯入,讓學生自由的去尋找答案,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到知識。

  改進和建議:舉得例子過多過碎,不容易使學生記住。而且例子聽完,可能過一會兒就會忘記。所以應當提醒將例子記下來,這樣即使例子會忘記,但是一看到“毒奶粉”“注水豬肉”這樣的關鍵字,學生也會迅速想起來吧。

【經濟法基礎說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