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書筆記> 心理學與生活讀書筆記

心理學與生活讀書筆記

心理學與生活讀書筆記

  心理學與生活讀書筆記一

  《心理學與生活》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寫的一本經典的心理學課本,全書主要講的是心理學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係。 全書一共分為了18個章節:

  第一章是生活中的心理學,主要講的是心理學的定義以及現代心理學的發展狀況;

  第二章是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至第六章主要講的就是感覺、知覺、行為上的心理學基礎;

  第七章至第十章主要講的是教學心理學的內容;

  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主要講的是在人本省存在的心理學特性; 第十五章至第十六章主要講的是心理障礙和心理治療的內容; 第十七章至第十八章主要講的是社會人際交往關係之中的心理學。

  閱讀了《心理學與生活》的部分章節後,我可以感受到生活低位每一個地方都是充滿著心理學知識的,心理學真的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運用好了心理學的知識,我們就能夠更加有效的掌控我們自己的生活。 透過對第一章詳細的閱讀和理解,我認為當代心理學有以下觀點:

  (1) 生物學觀點:

  引導心理學家在基因大腦、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中尋找行為的原因。生物學觀點引導心理學家在基因、大腦、神經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中尋找行為的原因。一個器官的功能由其身體結構和生物化學過程來解釋。體驗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為在神經細胞內部和之間發生的化學和電活動的結果。

  (2) 心理動力學觀點:

  這種觀點認為,人的行為是從繼承來的本能和生物驅力中產生的,而且試圖解決個人需要和社會要求之間的衝突。理動力學的動機原則是由維也納的醫生弗洛伊德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最完整地發展起來的。弗洛伊德的思想是從對精神病人臨床工作中得出來的,但是他相信他觀察到的這些原則能同時應用在正常行為和變態行為上。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學理論把人看做是由內部和外部力量組成的一個複雜網路所推動的。弗洛伊德的模型第一次承認了人的天性並不總是理性的,行為有可能是被不在意識範圍內的動機所驅使。弗洛伊德之後的許多心理學家都在新的方向上採用了心理動力學模型。

  (3) 行為主義觀點:

  尋求理解特定的環境剌激如何控制特定型別的行為。行為主義對後來的心理學研究有著重要的影響:它對嚴格的實驗和仔細定義的變數的強調,影響了心理學的大多數領域。儘管行為主義者使用非人動物進行了大量實驗,行為主義的原則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人類問題。行為主義的原則產生了一套更為人性化的教育兒童的方法〔透過正強化而非懲罰)。新的修正行為紊亂的療法,以及建立理想化社會的指導方針。

  (4) 人本主義觀點:

  注個體所體驗到的主觀世界,而不是由觀察者和研究者所看到的客觀世界。人本主義心理學是在20世紀如年代作為與心理動力學和行為主義模型井駕齊驅的一種理論而出現的。在這種觀點中,人既不是由弗洛伊德主義者假設的強大本能力量所驅使,也不是由行為主義者提出的由環境因素所操縱。相反,人們是先天良好而且具有選擇能力的有能動性的動物。根據人本主義的觀點,人類主要任務是使自身的潛能得到不斷髮展。

  (5) 認知的觀點:

  認知的觀點的中心是人的思維以及所有的認識過程一一注意、思考、記憶和理解。心理學的認知革命是作為對行為主義的侷限的另一個挑戰而出現的。認知的觀點的中心是人的思維以及所有的認識過程—注意,思考、記憶和理解。從認知的觀點,人們行動是因為他們思考、而人們思考是因為他們是人類—已經被精細地構造好去這樣做。

  (6) 進化論觀點:

  思想非常簡單:能更好的適應環境的有機體,傾向於比那些適應性較差的.有機體更能成功地產生後代(並遺傳他們的基因)。進化論觀點尋求把當代心理學與生命科學的一箇中心思想—達爾文關於自然選擇的進化論—

  聯絡起來:自然選擇的思想非常簡單:能更好地適應環境的有機體。傾向於比那些適應性較差的有機體更能成功地產生後代(井遺傳它們的基因)。經過很多世代,物種朝著具有更好適應性的方向改變:心理學中的進化觀點認為心理能力和身體能力一樣。經過了幾百萬年的進化以達成特定的適應性目標。

  (7) 文化觀點:

  研究行為的原因和結果中的跨文化差異。持有文化觀點的心理學家們研究行為的原因和結果中的跨文化差異。文化觀點是針對下述批評而做出的重要響應:以往心理學研究往往以西方的人性概念為基礎,並且它的研究物件只是美國中產階級白人。

  關於本書我還有一些話:

  從現實的角度出發,現在我們正是大學生,我們就必須在心理學的基礎之後,獲得對於我們現在生活和學習的一個重新的定位與認識,這不同於我們之前對於大學的憧憬和期待,這裡面更多的是融入了自己的理性思考和規劃。在心理學的基礎之上,我們要學會運用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進行學習效率的提升,並且明確學習的目的以及學習的價值所在。在生活中,大學生活面對很多的競爭和不愉快,我們要怎樣合理調整自己的心態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只有運用心理學的知識,我們才能建立一個強大的心理,足以應付大學生活中的種種變化與衝擊。

  從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這門課程上來講,《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知識性很強的著作,更是一本心理學入門級別的教材,我們可以透過這一本書瞭解和掌握心理學基礎知識。更重要的一點,我想是由於對此本書地閱讀,它教會了我如何去思考,無論是心理學知識,還是生活中的不同問題。

  心理學與生活讀書筆記二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裡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為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係、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書中還包含了由600餘條詞彙及解釋構成的“專業術語表”、2000餘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人名和主題索引”,對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極具參考價值。

  我很喜歡書中特別設定的一些專欄,比如“我們如何知曉”這個專欄,它介紹了200多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讓你知道心理學的一些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而這些結論通常加深了我們對人性的理解。

  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把心理學和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很多。看看這些題目吧:“幸福感的遺傳性”“青少年在想什麼?”“感覺和知覺組織的分離”“清醒夢境的試驗事實”“你無法忽視數字的“意義””“在“瘋狂“的地方做個正常的人”———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21世紀的心理學”這個專欄也很好,介紹的是心理學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課題,把有興趣的學生引向心理學的新領域。在那裡他們將開疆闢壤,施展抱負,為人類瞭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貢獻。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著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可以自己摸索著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己知道自己在那裡,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後你選擇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

  對於初學者和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本書從生活入手,深入淺出的與心理學知識聯絡起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心理學的魅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但又從沒注意過的生活瑣事,能幫助你逐漸產生對心理學的濃厚興趣,學心理學的都該讀一讀這本書。它教會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類的心理現象以及由此決定的行為方式,我覺得這是最大的裨益。

【心理學與生活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