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調查報告> 寒假實踐調查報告

寒假實踐調查報告

關於寒假實踐調查報告

  除夕夜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守歲來源很早,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中華民族至今仍然很重視的年俗。唐杜甫詩中已提及:“守歲阿咸家,椒盤已頌花。”守歲,通常大人圍坐暢談,通宵不寐,取意對逝去的歲月眷念,對新的一年殷切期望,也表示精力充沛,龍馬精神。《雷州府志》記載有清嘉慶年雷州守歲的習俗:“元日夙興,焚香,燒爆竹,設‘清席’,祀香火神及祖先,曰‘供歲飯’。”所謂“夙興”,就是午夜12時,父母長輩叫醒小孩起床,踏新年地,穿新衣服,給壓歲錢。 經調查近幾年來的春節,守歲的人越來越少,人們是或看電視,或睡覺、打牌、上網,幾乎無人靜下心來守歲。 雖然很多現代人將“網上守歲”、“打牌守歲”等都歸於守歲,然而守歲淨化心靈、讓靈魂透過安靜“回家”的作用似乎正在消逝。

  拜年的方式

  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晚輩給長輩拜年,是要親自上門作輯磕頭。小孩要想拿到壓歲錢,更必須向父母、祖父母拜年,下跪磕頭。如今隨著網際網路日漸普及,網上拜年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隨著城鎮化及人口流動速度的加快,中國的社會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一些親朋好友親自見面、親自拜年比較難做到,這樣,比較方便的`電話拜年、簡訊拜年以及賀卡拜年被人們逐漸的接受。平常的時候同學之間群發簡訊拜年祝福的理由很多,但是,同質化祝福容易沖淡真情,這也已引發不少人的憂慮。

  春節禁忌

  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一些人往往將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運好壞的兆示期,新年的時候尤其的重要,因此舊的時候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在言語方面,凡是“破”、“壞”、“沒”、“死”、"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而且也機會嬰兒啼哭,因為人們認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兇禍。所以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禍,也不能打他或者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在行為方面,端杯、盤、

  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壞,當不慎打壞時,人們要說“碎碎平安”,意指歲歲平安來沖走打碎器物的不吉利。

【寒假實踐調查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