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實習報告> 暑期建築實習報告

暑期建築實習報告

暑期建築必備實習報告

  南京——鍾阜龍蟠,石城虎踞

  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南京具有許多重要的節點,並且以此為依託,形成了南京城今天的脈絡和城市肌理,暑期建築實習報告。建立之初,南京城自然至上的規劃思想的設立為今天南京山川形勝的特色奠定了基礎。作為一座老城,南京同樣面臨著城市擴張及人口增長帶來的種種挑戰。因此,城內有著大量的居住小區,並且建築密度較大,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和交通問題也是不容樂觀。南京是一座有著自己榮耀與屈辱歷史的城市,現在的南京正在以新的心態與形象發展著,同時也守護著自己的過去。

  1. 東南大學 a規劃:東南大學老校區的總體佈局沿襲了“自然至上”的城市設計思想。老校區的規劃空間結構嚴謹,整體性強,採用了主導軸線,幾何方正的道路網架,規整嚴謹的中心區和以造型獨特的大禮堂作為構圖中心的西方古典空間模式,形成排列有序和錯落有致的建築群。b建築:東南大學中原中央大學校園部分的建築受到西方折衷主義復古思潮的影響,如孟芳圖書館的立面採用愛奧尼柱式和山花簷部等西方古典形式體育館主要受西方古典復興手法影響,突出入口,青磚牆,拱形窗,西式扶梯雙路是上下,造型簡介,顏色素雅。軸線上的標誌性建築大禮堂主立面取愛奧尼柱式與山花構圖,上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銅質大穹窿頂,建築造型莊嚴雄偉,南校門由三開間四組方柱與梁枋組成,外形採用簡化的西方古典建築式樣,簡潔大方,與大禮堂及校園其它建築融為一體。c 景觀:東南大學景觀綠化整體較好,南大門與大禮堂之間的軸線上的林蔭大道兩旁規整的種植法國梧桐,各教學樓以及校內道路兩側皆植有樹木花草。d 思考與啟示:隨著高校發展速度的加快,東南大學老校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a大規模擴充套件b功能複合化c建築高層化d交通機動化,實習報告《暑期建築實習報告》。這些新的變化的產生無疑將導致老校區原有的空間景觀的改變,空間結構的改變。東南大學老校區在保護原有老校區空間整體格局的基礎上,透過對新建築形體的簡化和舊建築擴建等方式,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老校區的原有風貌。透過保護好老校區建築與自然景觀與建築之間的協調關係,保護軸主導軸線完整性等措施,實踐著楊廷寶先生在1950年中期提出的思想:學校應有一個寧靜而又富有文化的環境,注意學校歷史地位和建築,使新舊建築有較為統一的格調和完整的校園中心。

  2.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a 規劃:設計將喧囂的城市摒除在外,院落中以較強的藝術象徵手法隱喻了那場災難對中國人民造成的痛苦。在佈局上,它擺脫了紀念軸線對稱的傳統佈局方式,以環境氛圍的營造為設計重點。基地東北角最高,透過大臺階將憑弔者引上陳列館平屋頂,可鳥瞰屠場全景。巨大的十字架矗立在空曠的廣場之上,“遇難者300000”的黑色大字赫然入目,一片慘烈悲憤之情瀰漫全場。b 建築:建築物低平簡潔,摒棄瑣細裝飾,體形、體量、流線、色彩、浮雕和單體的`組合都極其單純簡練,儘量不突出,重點在於整體環境氛圍的渲染。建築單體以灰黑色的石質材料覆蓋,突出肅穆莊嚴的氣氛。建築內部流線簡單,循序漸進的將參觀者的情緒調動。在室內燈光方面的運用注重光線的強弱。祭奠大廳面積較大但層高較低,加之點點的星光使得整個大廳感覺較為壓抑,使參觀者不覺中放輕腳步,心中悲憤靜穆之情油然而生。c景觀:全場鋪滿白色卵石,宛如死難同胞的枯骨,寸草不生,象徵死亡,殘垣斷壁,幾棵枯樹,震撼人心的雕塑群無不撞擊著人們的心扉,營造出荒蕪淒涼的環境氛圍。d 思考與啟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透過形象移情作用,將參觀者的心情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激起人們的悲憤或是懺悔之情。在環境營造方面十分成功,充分體現了東方紀念建築注重氣氛營造的特點,同時在內部環境的營造方面,透過運用現代科技,將光、聲等因素髮揮得淋漓盡致,成功的創造出靜穆的氣氛。

【暑期建築實習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