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遠離九大誤區
填報高考志願對考生和考生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但每年總有一些考生因為填志願的指導思想出現偏差,造成報考中的遺憾。切勿盲目跟風,損失慘重,高分不能決定一切,切勿讓家長包辦一切。
填報高考志願對考生和考生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但每年總有一些考生因為填志願的指導思想出現偏差,造成報考中的遺憾。以下列出填報志願的九大誤區,為家長和考生提個醒。
誤區一盲目攀比選報過高
有的考生容易“跟著感覺走”,聽說哪所學校好、哪個專業“熱”,就跟著填。
針對填報志願時如何排序六所高校的問題,筆者建議,第一個和第二個志願學校應是考生非常向往但依據往年分數報考可能有些懸的學校,可以“跳一跳”,努力衝一下;第三、四個志願高校應是考生比較喜歡且依據往年分數錄取問題不大的學校,可用來“穩一穩”;最後兩個志願高校是考生按照平時成績完全有把握考上且自己又能接受的高校,可用來“保一保”。建議考生填報前客觀估計自己的實力,選擇與自己水平相當的高校。
誤區二“專業調劑無所謂”,押寶在入學後轉專業
在往年的填報中,有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考入“好”的院校,比如一定進入985/211院校,由於分數沒有優勢,所以家長們都藉助於“服從專業調劑”來實現“幫助”孩子進入這些院校,犧牲孩子的優勢專業。因為家長和孩子都期望入學之後,利用在大二時的“轉專業”來扭轉孩子這個“專業調劑”的局面。家長和孩子們要注意,為改變一考定終身的傳統模式,部分高校確實大幅增加校內二次轉專業的機會,以抵消考生在填報志願時的盲目性。
因此,家長和考生們一定慎重自己的專業選擇與填報上的研究,儘量讓孩子在1~6個專業中被錄取,不要將希望寄託在“服從專業調劑”上。當然,如果被錄取到不理想的專業,也並不等於判了“死刑”。很多高校也都有輔修專業或者第二學位可供選擇,而且目前很多高校已經開始實行大類招生,弱化專業間差距。在本科階段,對學生的培養也是以“重基礎、寬口徑”為原則,所以大部分專業的課程設定基本上區別不大,透過自學相關課程,也可以彌補專業間的差距。
誤區三盲目跟風,損失慘重
近幾年招生中,有的學校(專業)報考人數過於集中,第一志願在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的人數為計劃招生人數的2倍、3倍甚至十幾倍之多,“撞車”現象嚴重。而有的學校某些專業卻很少有人填報甚至無人填報。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一些考生和家長對高等學校的專業設定情況、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以及社會需求缺乏瞭解外,主要是受人為的、傳統的、世俗思想的影響,將志願的選擇等同於未來的職業選擇。有的家長出於對未來職業的考慮,在選擇專業時只考慮所謂的“熱門”專業。不結合孩子興趣和愛好,盲目追求熱門專業也是不可取的。專業的“冷”與“熱”是相對的,隨著社會不斷髮展,不同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在不斷變化,專業的冷熱也隨之變化。很多報考時的“熱門”專業,就業時並非搶手,而現在招生時“冷門”的專業,就業未必是“冷門”。由於興趣和愛好是孩子成才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父母結合孩子興趣和愛好選擇專業,有利於提高孩子入校後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父母不要為熱門專業而扼殺孩子的興趣和愛好。
為避免失誤,如果考生一定要選擇“熱門”專業,最好在選報“熱門”的同時不忽視“冷門”,冷熱結合。同時要量力而行,如果成績不太突出,為安穩起見最好在專業上避“熱”就“冷”,轉而在學校上選“優”。
誤區四高分考生錄取不愁
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的考生,按理說,都應該被錄取到好學校、好專業。但事實卻不盡然。競爭一般是以省(市、自治區)為單位的,各省的前幾名、幾十名被錄取到好學校一般都不會成功。問題,但若是前一二百名就難保證了。原因主要在於志願選報不當,考生填志願時,主觀臆斷,盲目認為自己是學校第一名報某某校肯定沒問題,甚至固執地只報一個專業,又不肯服從到其他學校及專業就讀,一旦失誤就很可能名落孫山。
誤區五專業只看表面不看內涵
考生在填報志願選擇專業時,還有一個誤區是,喜歡憑著專業的名稱來選擇專業,而對專業內涵不瞭解。實際上,不同專業之間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差異是非常大的。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如許多高校都開設材料工程專業,但由於學校的不同,其發展方向有差異,如哈工大材料工程專業實力很強,因為它研究的材料和航天有關,既有金屬材料,還有高分子材料和複合材料浙江理工大學的材料工程,主要研究絲綢材料,因為它是由浙江絲綢工學院發展而來,其前身可以上溯到19世紀末的蠶學館。因此,考生在看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詳細瞭解專業的內涵,一般應該瞭解以下幾方面內容:該專業的主幹課程是什麼,是否屬於特色專業,專業的實力如何,有無碩士、博士點,是否是國家重點學科,在國內同類專業當中居於什麼位置,專業發展前景和學生就業去向如何,專業對學生的相關科目成績和身體狀況有無特殊要求。
總之,瞭解越詳細越好,就像交朋友是僅僅以貌取人是不合理的,同理,選擇專業,僅憑專業名稱,沒有詳細瞭解就“定下終身”是非常有害的。
誤區六隻看校名不看專業
一是填報志願僅看校名,以為校名有著“地質”、“石油”等字樣的學校,就只設這些艱苦專業,其實這些學校也有其他專業;二是心存偏見,將師範、農業等劃分為艱苦專業,認為就業出路不佳,其實這些學校和專業的就業率也很高;三是對一些省外學校不瞭解,有的學校只因為不在直轄市或者省城,考生就不願填報。
誤區七熱門專業一成不變
在市場經濟的調節下,專業的“熱”與“冷”總是相對的,一個時期的“熱”可能會帶來另一個時期的“冷”。所謂“熱門”專業,就是很多人爭著報考的專業,計劃招生數與報考人數之間比例非常懸殊,其結果是錄取分水漲船高。首先,“熱門”專業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推移,今日的“熱門”,明後年也許就不那麼熱,或者變成了“冷門”。其次,“熱門”不能與好等同。其三,不少人把好就業看成是好專業,炒成“熱門”,這不恰當。就業的難易取決於市場需求,取決於供需比例,而市場需求也是變化的,也許報考當年某專業畢業生就業很容易,待四年過後畢業時,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市場就變得疲軟。所以選擇專業志願時不要被“冷”、“熱”所左右,主要應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人實力出發。
誤區八錄取分數線始終穩定
實際上,高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自然形成的,錄取結束前無法準確知道。另外,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存在波動,有的還有“大小年”現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多分析幾年的錄取情況,還可關注分數線與批次線的差值、分數線對應的考生“位次”等。
誤區九父母包辦越俎代庖
填報志願前,父母與孩子所在班班主任或學校心理教師溝通,瞭解孩子兩次模擬考試成績的排名,瞭解本校各層次學生在歷年高考中的錄取檔次、比例資料,並聽取老師對孩子填報志願的建議,參加招生院校現場諮詢和高校開放日,向高校招生辦詢問,瞭解高校往年在本市、本區錄取人數及名次等情況。
父母可與孩子一起科學評判考生高考實力。高考實力是以考生的校、區排名為基準,而不是用某幾次考試分數值來計算填報志願,更不能想當然地指望高考時超常發揮。高考志願是孩子對未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規劃。這就需要家長與孩子一起去研究和選擇適合孩子的高校和專業。因此,填報高考志願既要考慮“分數”因素,也要考慮“非分數”因素。選擇與孩子學業成績相應量級的高校。在知己知彼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把分數用好用足以避免風險。父母要擺正心態,冷靜對待高考,客觀對待上大學。不要給孩子加壓,不要誤導,不要好面子,不要攀比,不要包辦代替。
我為您總結了一下報考是專業的選擇標準;專業排序勿忘“五要點”:第一、要選擇孩子的分數能“夠得著”的專業。第二、所選專業是孩子喜歡或能接受的,至少是不反對的專業。第三、根據孩子所報的專業和學校往年錄取分數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第四、將專業排序的初步方案向高校招生辦諮詢,並作必要調整。第五、酌情填寫“專業服從調劑”。
【高考志願填報遠離九大誤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