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國中作文思維訓練技巧

國中作文思維訓練技巧

中學作文思維訓練技巧

  寫作是一種思維和情感十分活躍的創造性勞動,既需要透過觀察去獲取材料,透過想象去豐富材料,又需要透過構思,運用一定的表達技巧去結構和安排材料。但無論觀察、想象、構思還是表達,都離不開思維。因此,要提高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必須將思維訓練貫穿於作文教學的全過程,按照思維發展的規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到創造思維循序漸進地訓練。

  一、想象能力的訓練

  形象思維是一種藝術的思維方式,它是以意象、想象、顯示、描述等作為思維形式的。表象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而意象則是對形象的理性認識,是思維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認識,它比抽象的概念有更深廣的內容;想象是思維主體對意象進行能動的加工組合,形成可供顯示、描述的整體形象的過程;顯示、描述,則是用語言描述形象過程中的思維活動。不難看出,在形象思維的諸多形式中,想象起著關鍵作用。因此,要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重點應放在想象能力的提高上。

  (一)在閱讀和再造複述中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良好的閱讀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閱讀者再造想象產生和完形的過程。讀者根據所揭示的語言符號,喚起和調動自己記憶中的有關表象,經過歸納、組合,從而在頭腦中浮現出作者所描繪的形象,從中獲得審美感受。比如在講讀辛棄疾《清平樂·村居》一詞的過程中,隨著教師語調錶情、手勢動作等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喚起和調動了學生頭腦中有關農村生活的種種表象積累,剪輯和完形而成一幅恬淡、祥和、溫馨的山鄉生活圖景。這種再現於閱讀者頭腦中的形象,越具體越清晰,就越能深入細微地體驗和理解作品所傳達的情和境,久而久之,必將增強閱讀者的再造想象能力。但作為作文指導而言,還不能就此為止,還必須進一步倡導和鼓勵學生再度調動積貯的記憶表象,融合個人的體驗和理解,努力充實和不斷完善頭腦中展現的再造形象,儘量以準確簡潔的語言,或口頭或文字予以複述表達,以此鞏固和強化再造想象能力。

  (二)透過看圖作文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看圖作文既可以鍛鍊觀察能力,又可以發展想象能力,它能夠調動個人的相關表象積貯,滲透個人的相應生活體驗,從而化靜態為動態,化平面為立體,化片斷為連續,化無聲為有聲,並訴諸文字,使之成為情節獨立完整、形象鮮明生動的文章。比如有一幅漫畫:檯燈光下,一位中學生在伏案苦讀。他的旁側,母親坐在小凳子上細心地為苦讀的孩子洗腳。畫面相當簡單,假如只是侷限於畫面展示的有限資訊,似無什麼故事可寫。但當教師有意識地作啟發誘導,一旦開啟學生那種親身體驗過的強烈的生活感受和接觸過的形象儲備時,一篇篇構思巧妙、想象獨特的好文章就出來了。有個學生自擬命題為《又是一個無奈的夜晚》的作文:張強放下飯碗,拖著雙腳慢慢晃向客廳想看一會兒電視,就聽母親大聲叫道快去學習;深夜,母親端來熱水,關切囑咐你只管學習,伸出腳吧;洗完腳,母親又是一句輕輕叮嚀認真學習,張強深深地嘆了口氣,無奈,那白紙上的黑字又爬進了他的眼睛。還有的學生自擬命題《為了母親的心願》《神聖的使命》等等,都從各個不同角度表達出習作者的想象和理解。進行看圖作文教學,教師應選用畫面簡潔、內涵豐富的圖畫,給學生留下再創造的廣闊空間。

  (三)運用具象化訓練,培養想象能力。所謂具象化訓練,就是要求學生將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比如靜夜初春貪婪驕傲精疲力盡得意忘形等,努力繹化為直觀的、具體的、形象的言語表達的一種訓練方式。這種訓練最好結合作文講評進行。比如講評習作《死板子爸爸》,作文寫到爸爸經過一年的辛勤勞動,從承包的魚塘裡網上了幾千斤鮮魚,樂得不知說什麼好。講評時教師指點:樂會是怎樣的呢?要求學生展開想象,將其具象化。很快,作文出來了:記得那天,爸爸見籮筐裡、水桶裡到處是活蹦亂跳的魚,樂得不知說什麼好,嘴裡含著一支沒有點燃的香菸,一時提提圓滾肥壯的草魚,一時掂掂紅頭黃尾的鯉魚,輕輕地哼著小調。作文寫到魚販子企圖收購爸爸的魚,魚販子拍馬似地向爸爸請求買魚。教師又抓住時機講評,指點:拍馬的神態、語言會是啥樣子?學生調動形象貯存,改文出來了:魚販子滿面堆笑地走到爸爸跟前,遞上名牌過濾嘴香菸,又湊近給爸爸點上火。接著乾咳兩聲說:陳哥,發大財了,三千多斤魚就是三千多塊錢哪!別人出八角五,我出九角,鯉草一起要,包你不吃虧。作文繼續寫到爸爸討厭魚販子的糾纏,爸爸顯然不耐煩了,就說教師不失時機地講評:不耐煩咋樣?改文出來了:爸爸顯然不耐煩了,將手上還沒點燃的過濾嘴扔在地上,還踏上兩腳,厲聲說:九塊也莫想買到我的魚!說完就幹他的活去了。諸如此類緊密結合作文講評進行具象化訓練,即使原習作只是一段概念化的短文,也能透過具象手段而化之為一篇形象生動的好文章。這中間,學生想象能力的增強,表達興趣的`提高,實在是不言而喻的。

  二、思維條理性的訓練

  平時在學生的作文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些文章,有的文思混亂,條理不清,有文而無章;有的思維阻塞,思路狹窄;有的列出題綱到寫文時卻用不上他們不懂得怎樣去開拓思路;不會有條理地去展開思維活動,長此以往,就會對作文失去興趣,產生畏懼感。所以,必須加強對學生進行思維條理性的訓練。

  (一)利用課文進行思維條理性的訓練。一篇優秀的作品,無論語言運用、表現手法,還是結構安排,都應稱得上典範。對於學生來說,最直接的範文就是教材。因此,要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可透過範文引路,以仿寫、改寫、縮寫、擴寫等手段進行訓練。比如,學習了《一件珍貴的襯衫》這篇記敘文後,可指導學生抓住這篇文章的主線我的感情發展學習寫《一枝珍貴的鋼筆》或《一張珍貴的照片》;學習了抒情散文《白楊禮讚》就寫《贊×××》,學習了說明文《春蠶到死絲方盡》就寫《飛行之王晴蜓》《塑膠雨衣的話》,學習了《機器人》就寫《我的文具盒》這樣結合教材的學習,模仿文章寫法,不僅掌握了所學課文的條理,而且也使自己寫的文章能有一條比較好的思路。再如,學習了舊體敘事詩《賣炭翁》和《石壕吏》,把它改寫成記敘文,這樣不僅能理清詩歌的線索、條理,而且對錶達方式和語言運用等各方面的不同也會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又如,《驛路梨花》這篇文章構思精巧,運用了側面描寫,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改成直接描寫,並且根據課文中有關內容,重新組織材料進行訓練。學習了《多收了三五斗》和《梁生寶買稻種》,則可以要求學生進行縮寫練習,改題為《萬盛米行的櫃檯前》和《在車站過夜》。這樣練筆不僅對理清原文條理大有好處,更主要的是可增強自身思維的條理性。對於議論文也可以進行縮寫練習,歸納提要,寫提綱,使學生逐漸熟悉抽象思維的形式,提高抽象思維的能力。

  (二)透過掌握各種文體的基本結構方式進行思維條理性的訓練。初一年級的學生在學習中已掌握瞭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等記敘的要素,那麼怎樣將記敘的要素比較自如地運用到所寫的文章中去呢?這就需要教師透過教學使學生逐步掌握記敘文的基本方式。記敘文的基本結構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按時間先後或事件發展順序來安排段落層次;第二種是按事件性質來安排段落層次;第三種是按空間方位的變換、地點的轉移來安排段落層次。在議論文的學習中,除了使學生明確掌握一篇議論文有主要論點和論據及論證等有關知識外,還應重點掌握其結構方式。議論文的結構方式是:提出問題(提出論點)、分析問題(用論據證明論點論證過程)、解決問題(得出結論)。說明文的結構方式大致可分為四種:第一種,找出事物本身的條理以及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去安排段落層次,有條理地、全面地加以說明;第二種,抓住事物各個發展階段的不同特點,按先後順序安排段落層次;第三種,有些事物的特性和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按著主要次要的先後順序來安排段落層次;第四種,有些事物比較複雜,就要把說明的內容分成幾個方面,再按一定的順序安排段落層次。在寫記敘文前,教師應指導學生認真審題,找出題眼後,列出提綱,確定中心,選好材料。學生完成這幾項之後,文章大體脈絡已經出來了,行文時就順手多了。寫議論文也是如此。學習了議論文一個單元之後,教師可出幾個題目:《談恆心》《談毅力》《說勤》《談勤能補拙》《說聰明》《天才來自勤奮》,講清每個題目的側重點,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所佔有的材料去選擇對路的題目,然後將確定的論點,以及用來證明論點的論據(選擇的材料)概括成提綱,寫在成文之前。這樣,就能使學生認識到選擇作為論據的材料必須是能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而且也明確了這就是理清思路、分析問題的過程。

  三、思維創造性的訓練

  《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要透過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鼓勵他們進行創造性的思維活動。這多種方法,既包括在閱讀教學中,也包括在寫作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思維訓練。創造性思維具有三個特性:就其熟練程度和廣度而言,具有流暢性;就其靈活程度和跨度而言,具有變通性;就其最佳化程度而言,具有獨特性。

  (一)透過一題多做一事多寫,訓練創造性思維的流暢性。在寫作教學中,要隨時給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機會,並幫助學生選好思維切入點,以求得在教學的最近發展區上儘快發展,讓他們的思維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層次去創新,從而取得預期的效果。這種能刺激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環境,在作文教學上就是指一題多做一事多寫。立意不同,是個性的體現,能夠力避公式化和雷同的不良傾向;取材角度新,實際上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形式新,獨闢蹊徑,可以多樣化地反映生活。在具體的作文指導過程中,可採取由易到難的辦法,先提供一些觸發學生思緒的材料,然後逐步放手讓學生寫放膽文。例如,教師交給學生如下材料:西方人吃鐵蠶豆,吃了殼,吐了豆,搖頭說:肉薄,核大,有什麼好?西方人煮茶吃,倒去茶水吃茶葉,皺眉說:澀而無味,有什麼好?緊接著要求學生設法找出其中包含的至少七個方面的道理來:①看問題切忌片面化;②不能死搬硬套,搞經驗主義;③不要自以為是,凡事想當然;④切莫盲目排外;⑤孤陋寡聞會誤事;⑥不可輕率下結論;⑦客觀事物的價值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隨後,讓學生選擇其中更有新意更有深度的一個方面,寫成完整的文章。學生們透過諸如此類的訓練,便可以逐漸擺脫習慣思維的束縛,進而選取最佳角度或最佳觀點別人不曾想、未能言而客觀上更有必要,主觀上體會又較深的方面,寫成較好的文章。

  (二)透過尋找聯絡舉一反三,訓練創造性思維的變通性。在寫作教學中,可透過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斷拓寬其思維的空間,訓練其尋找聯絡的創造性思維。如,結合《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學,教師要求學生寫一篇讀後感。面對這樣的題目,由於受習慣思維的制約,消極定勢的影響,學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鄒忌如何諷諫齊王齊王怎樣對待納諫納諫後齊國的政治出現了何種局面等問題上,即是說,他們對課文中所反映的主要問題較為敏感,通常以此作為思考的基點,多采用既定的模式去審題立意。這樣,勢必會出現大同小異的寫作現象。如要打破舊框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變通性,可引導他們就材料所提供的資訊進行思維輻射,由文中的齊威王,聯想到唐太宗(相似)、周厲王(相反)以及向歷代各王進諫的眾多臣子(相關)等。如此不斷展開聯想,讓他們在思考著相似、相關、相反的問題的大腦中,產生創造性設想的心理環境思維振盪場,形成創造性思維產生的心理根據優勢灶,使思維具有靈活性、變通性的品質。這樣,學生寫作就不會無話可說了,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列出了以下觀點:

  ①納諫需要膽識和氣度

  從齊王懸賞納諫想到的

  ②人貴有自知之明

  從鄒忌兩次窺鏡談起

  ③推己知彼,引君就範

  提意見應講究方法和技巧

  ④對討好恭維的言辭必須警惕

  由妻妾客皆美鄒忌說開去

  以上幾種觀點是從課文中提煉出來的,現實意義較強,而且標題也符合要求。觀點③④尤其值得肯定。

  (三)透過換元運思反彈琵琶,訓練創造性思維的獨特性。眾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種因素按一定順序的排列而成的,這就是事物的多元性。事物的多元性決定了思維的多元性。如果在思維過程中換掉思維的某個元素或改變一下排列次序,那麼事物就會起變化。對於寫作來說,它要求寫作者不人云亦云,敢於發表與眾人、前人所不同的意見、設想,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觀點去認識事物,反映事物,對事物能提出超乎尋常的獨特見解。在寫作教學中,經常被採用的是用反彈琵琶的方法來訓練學生換元運思的創造性思維。如針對考風不正、作弊嚴重的現象和部分同學中存在的不作弊吃虧的錯誤思想,可設計《不作弊吃虧嗎》《作弊未必取巧》《析作弊取巧論》一組題目,讓學生運用反彈琵琶的思維方式去反思,去駁詰,去求真,去論證,在對立思想的交鋒中,磨礪思想的鋒刃,撞擊真理的火花。又如針對學生迷戀武打、言情小說,不分時間、場合,嗜讀成癮,嚴重影響學習的現狀,可設計《開卷未必有益》的作文題,讓學生結合實際談認識,談感受,談危害,反彈琵琶,翻新舊說,即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如,有位教師在教學生學習《松樹的風格》一文時,先要求學生不準重複陶鑄同志的觀點,自選一個新的角度去讚美松樹。然後他又進一步要求學生以《松樹的短處》為題口頭作文。下面是一位同學的口頭作文:

  一提起松樹,人們便會想到它的四季常青,於是,就把它作為堅韌不拔、生命力頑強的象徵。是的,松樹的這一特點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讚譽,無論是春天的風,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冬天的雪,都改變不了松樹的這一特色。

  可是,松樹的不足恰恰也就在這裡。我們想一想:那松樹春天是這個樣子,夏天是這個樣子,秋天還是這個樣子,到了冬天,它也依然保持原貌。一年過去了,幾年過去了,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萬年過去了,地球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是松樹呢?它依然是那個老樣子。這就叫做一成不變。

  一成不變是不好的。我們人類社會就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前進的。從發明工具到改造工具,從手工操作到機械化生產,從人操縱機器到電腦控制,人類社會真可謂日新月異!如果地球上的事物都像松樹那樣一成不變,那麼,我們還會有今天嗎?只有在不斷的改革與創新中開拓前進,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問題,松樹的這一短處也不能等閒視之。

  這篇口頭作文,抓住松樹一成不變的短處,運用辯證的發展觀點加以剖析透視,指出一成不變是不好的,是同社會發展與變革精神相牴觸的。整篇文章簡潔凝練,立論嚴謹,自圓其說,令人信服。

  事實表明,學生蘊藏著極大的寫作積極性和創造思維的潛力,教師應想方設法為他們創造條件,使其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從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這種成功會反作用於他們的作文思維,促使他們思維更為活躍,從而形成由愛寫作文到寫好作文的良性迴圈。

【國中作文思維訓練技巧】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