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回首三年中考路家長感懷

回首三年中考路家長感懷

回首三年中考路家長感懷

  回首我兒初中這三年,酸甜苦辣最後換成一張理想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從一考制的結果上來看也許並不能說明什麼,但從過程中可以總結出很多東西。

  一、正確的初中擇校可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我相信在一個優秀的環境裡是可以激發出潛能的。如果你覺得你的孩子是塊讀書的料,一定要給孩子選擇一所好初中。初中三年,孩子作為班裡的一員,從一開始的磕磕碰碰到最後的完全融入,我覺得這對他今後的學習與生活都有很大的益處。兒子不是學霸,但他和學霸一起學習過,而且他也有自己的所長。

  剛進初中,第一次家長會,我就對孩子說了兩個字“拼了”,他懵懵懂懂地點點頭,但我知道直到他走進中考考場還是不怎麼能體會清楚的。孩子天性使然,懂事有早晚,你可以超前告訴他一些事理,但不要指望他能站在你的高度去深刻理解。

  選擇華一寄宿,現在看來是十分正確的,三年的住校寄宿生活,讓孩子學會了很多在家裡學不到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高中學校喜歡華一寄宿學生的原因吧。而擇校時困擾很多問題,尤其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並不是說寄宿制就一定優於走讀制,但對於我們而言,寄宿是合適的,因為孩子從一開始的內向到現在的成熟就是得益於寄宿制。初三的一次家長會,其他科目都是老師講話,因為物理老師有事不在學校,孩子作為物理課代表代替物理老師上講臺對全體家長講話,口齒伶俐得讓我吃驚,要知道公開講話的能力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

  中考前有一天下午我去學校,正好是自習課,專門去班級看了一下,我看到班主任坐在教室最後改卷子,全班鴉雀無聲地在自習。我看到這個場面,忽然感覺十分放心,我覺得三年的生活不僅孩子收穫了很多,我同時也收益匪淺,至少在學習習慣上我是真沒有怎麼操心過。

  二、適當的培優加課可以讓孩子發揮能力特長

  所謂適當其實就是要針對孩子的興趣。現今的教育制度與體系是違背孩子成長規律的,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孩子可憐,連玩的時間都很少,但卻不能阻止家長們瘋狂地給孩子培優和加課。我記得曾經在班級家長群裡與幾位家長就暑假要不要加課進行過辯論,結論是可想而知的,無法說服別人那就只能堅持自我。

  選擇寄宿制學校,就要在學校完成大部分的學習任務。在家裡學習的時間相對很少,尤其是初三階段,週六下午才放學,回家可能還有點作業,週六晚上或者第二天週日白天要上培優班,等到週日下午培優結束後,吃個晚飯就又得去學校。

  我們是小學五年級下學期來武漢的,在老家只有差生補課沒有好生培優。來武漢後有次小學班主任讓班裡參加培優的學生舉手,只有三個人沒有舉,兒子是其一。我很清楚,不培優不行了,因為都可能對孩子自信心產生影響了,所以根據孩子興趣,報了國才的數學,當時也並沒有指望培優產生積極效果。後來準備小升初,都在傳需要奧賽獲獎證書,正好學而思舉辦華杯公開課,就去聽了。大橋在臺上問各位家長給孩子報了多少個奧數比賽,大多數是五六個,什麼華杯、希望杯、創新杯,等等等等,最多的家長報了十個,太讓我震驚了!因為我們一個也沒有報,還等著小學給孩子報名。在那堂公開課後,通過了解對比,我們選擇了學而思,從小學六年級一直持續到初三。

  孩子本身對數學很有興趣,因此一開始就上數學課;後來加了物理、英語;階段性地還插入了化學;隨著可支配時間的減少,停了英語;斷斷續續上著物理,而數學是一直在上;到最後上數學課已經是對培優課堂氣氛的喜愛而不是為了提高數學成績。

  雖然孩子偏數理化,但語文一直沒有培優,因為我認為語文感性的東西太多並不是可以透過短期學習能提高的。我相信等他幾年後再來看看自己的語文試卷一定會感受到現在的稚嫩,如果他有興趣看的話。英語也是語言,但由於考試大部分是客觀題,而客觀題是可以透過學習方法來提高成績的,簡單地說和數理化一樣是方法論,雖然孩子的英語培優後也沒有怎麼提高。

  由於培優很有針對性,再加上可能確實有點數學上的才能,孩子在奧數上取得的成績還不錯,初中階段得了兩次國家一等獎(初二希望杯滿分,初三數學聯賽)。自信是需要不斷成功得以建立的,所以我更看重的是,透過培優,孩子在自己興趣的指引下,建立了強大的自信心。

  三、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讓孩子培育健全心智

  我相信家庭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教育最終還是要回歸家庭。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的孩子就會受到你的影響。

  學校和培優班佔據了孩子大部分的時間,剩下的時間真的不多。如果再在家裡搞學習,那真的要學傻了,況且學習上的問題可以有各種方式來解決,比方說網路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初中三年,我跟孩子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交流,而每週最多的交流時間還是在接送培優班的路上,從家裡來回大概也就一個多小時。其實交流什麼內容並不重要,點點滴滴都是內容,關鍵是交流的氛圍。孩子不可能成為你的複製品,但你要把積極的內容呈現給孩子。

  初中三年,基本上每週六晚上我們會開一個簡短的家庭會議,每位成員都必須敘述自己一週的工作與生活。一可以互相交流討論,二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也算是對語文的培優吧。同時我每個學期都會給孩子一個記事本,讓他記錄在學校每天的事情,要求並不高,實在沒事可以寫一句話就行。雖然他一開始斷斷續續還需要我督促,但最終也還是堅持了下來。這樣的記錄,可以鍛鍊孩子的很多能力也能培養孩子的習慣,甚至還可以成為珍貴的回憶,誰還會在幾十年後還清晰記得初中的點滴生活呢。

  還是一開頭的那句話,“你可以超前告訴他一些事理,但不要指望他能站在你的高度去深刻理解”,所以需要一定的督促。現在想想,初中三年系統性去影響孩子成長的事情也就這兩件,其他的都是細微之事,但有一點必須強調,堅持才能產生影響並看到效果,不要指望短期的速成。

  四、合理的階段定位可以讓孩子實現最終目標

  剛進初中,老師就讓所有孩子寫下高中目標後交給老師。

  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因此只要稍有上進心的學生都有一個學霸夢。就我的經驗,成為學霸要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平時學習好不偏科,二是關鍵考試不掉鏈子,因此真正的學霸其實就是考霸,鳳毛麟角。孩子偏科,學霸第一條就不符合,他充其量也就是個強大的理科男。

  初一剛進去摸底考試,好像考了全校20幾名,但後來月考期中考馬上就掉了下來,因為語文拉了後腿。當時我也很急,和語文老師多次溝通想了很多辦法,但是效果不明顯,反而把孩子搞得壓力很大,感覺自己被打上了語文不行的標籤。但很快我明白了語文的特殊性,也結合了自己以往的學習經歷,著急是沒有用的,只能耐心等待,等他長大。

  既然如此,我給孩子的初一初二的定位就是和自己縱向比,名次不要去管,自己感覺進步了就是成績,把數理化學紮實了再說。初三再和別人橫向比,因為中考實際上是排位賽,而且初三時用數理化的領先來彌補語文的差距還是有作用的。而自從孩子開始喜歡聽流行歌之後,我經常跟他說,你語文再爛也爛不到哪裡去了。我用心理暗示的手段來增強他的自信,語文也曾在學校裡考到接近三位數。當然,中考85,估計作文跑題了?不得而知。很感謝語文高老師對孩子在整個初中三年的特別關照,甚至臨考還每週專門抽時間抓他的閱讀。總的來說,偏科就偏到底吧,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淡化偏科這個概念,強化自己的所長。到初三最後一次月考,也進入了年級前三十,算是拉回了差距,但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自信心反而是逐步在加強。等到參加中考,孩子很清楚考試容易就和自己比,考試難就和別人比,語文再爛。。。呵呵。讓我特別感到欣慰的是這次中考在數理化相對容易的情況下,孩子考了滿分,以往題目一簡單他反而容易考不好,因為他做得太快了!高分易得滿分難,滿分需要非常細緻。

  很多人對分配生制度很不滿意,認為在客觀上造成了不平等競爭,這是事實。但我們作為分配生制度的受益者,心存感激。因為30分徹底彌補了語文英語的差距。換言之,如果孩子放棄省實驗網招而且沒有獲得分配生資格,也就是裸考,還敢不敢填報華師附中?這真是個無解的問題。從初中排名來看,上指令線有希望但無絕對把握,國際部肯定問題不大。而從今年的分數線來看,一條龍填報風險極大,國際部分數線與指令線相比也就在十分之內,稍有不慎,很容易掉檔。不過從過程來看,孩子已經有勇氣去面對競爭而且有相當的實力。因為在剛拿到省實驗網招資格的時候,他就說不去省實驗要去華師附中,簡短有力。雖然說父母的格局影響著孩子的未來,但這個決定有一半是他自己做的!而當時能不能考上分配生資格還是個問號,要知道分配生考試的科目是語數外,他只有一科是強的。

  中考504分(總分550)的成績雖然對於牛娃來說並不是頂尖級別,但對孩子而言,已經超出自己估分(490)10多分了,而且四科滿分,我為他驕傲!考後他估語文80,數理化235,英語105。數理化當時他說答案全對,但保險起見低估一點。即便有分配生資格,考前我還有那麼一點擔心,但現在可以說,華師附中,我們要來了!

  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也可能是失敗之母。中考只是人生長跑中的第一個節點而已,還遠未到發力衝刺的時候。

  最後,感謝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無私幫助過他的所有人!

【回首三年中考路家長感懷】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