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小石潭記原文翻譯

小石潭記原文翻譯

小石潭記原文翻譯

《小石潭記》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記敘了作者遊玩的整個過程,以優美的語言描寫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發了作者被貶後無法排遣的憂傷悽苦的感情。全文對小石潭的整體感覺是:幽深冷寂,孤悽悲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作品原文翻譯,歡迎閱讀。

小石潭記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聞水聲, 如鳴環, 心樂之。 伐竹取道, 下見小潭, 水尤清洌。 全石以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為坻,為嶼, 為, 為巖。 青樹翠蔓, 蒙絡搖綴, 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 皆若空遊無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然不動, 爾遠逝, 往來翕忽。 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滅可見。 其岸勢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 四面竹樹環合, 寂寥無人, 悽神寒骨, 悄愴幽邃。 以其境過清, 不可久居, 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 吳武陵, 龔古, 餘弟宗玄。 隸而從者, 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 曰奉壹。

譯文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我)心裡感到高興。砍倒竹子,開闢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了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岩石和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都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裡)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遊玩的人互相取樂。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那樣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見,一段暗的看不見。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我坐在潭邊,四面環繞合抱著竹林和樹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淒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瀰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裡的環境太悽清,不可長久停留,於是記下了這裡的情景就離開了。一起去遊玩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做恕己,一個叫做奉壹。

作品鑑賞:

作者在寫景中傳達出他貶居生活中孤悽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鬱郁落落,形似寫景,實則寫心。文章對潭中游魚的刻畫雖只寥寥幾句,卻極其準確地寫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魚的形神姿態。此外,文中寫潭中游魚的筆法極妙,無一筆涉及水,只說魚則“空遊無所依”,則水的澄澈透明,魚的生動傳神,都各盡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絕。《小石潭記》賞析(成曾)柳宗元的山水遊記,是他散文創作中具有高度藝術技巧和最富於藝術獨創性的一個部分。而在他篇數不多的山水遊記中,《小石潭記》可以說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中的一篇。這篇散文生動地描寫出了小石潭環境景物的幽美和靜穆,抒發了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悽之情。語言簡練、生動,景物刻畫細膩、逼真,全篇充滿了情畫意,表現了作者傑出的寫作技巧。因之,成為被歷代所傳誦的散文名篇。這篇遊記一共可以分為五段。第一段,作者採用的是“移步換形”的手法,在移動變換中引導我們去領略各種不同的景緻,具有極強的動態的畫面感。“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小石潭記原文翻譯】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