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書筆記> 自卑與超越 讀書筆記

自卑與超越 讀書筆記

自卑與超越 讀書筆記

自卑與超越 讀書筆記

阿德勒這本書的主線大致從三個命題出發,來推導人在兒童期、青春期、愛情婚姻、工作、社會生活等方面應該採取的態度和方式。這三個命題就是:人活在地球,必須以群居方式生存,人與他人是聯絡的;人必須生活勞動來推動社會進步;人有兩性,必須以愛情婚姻的方式繁衍。

他從自卑這一概念開始構建出他自己的理論。所謂自卑情結,是指“一個人在面對問題時無所適從的表現”。自卑感總是造成緊張,並促使人努力爭取優越感。自卑的人又會將小事化大,將風險估計得過大而不能相信自己能去承擔。而追求優越是生命的固有需要,優越感的來源是我們形成怎樣的生活模式的關鍵,人類的行為都是出於自卑感及對自卑感的克服與超越。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卑感。那麼,如何超越自卑?他的答案是:合作、常識、理性與責任感。似乎許多家心理學流派一條共同主軸就是理性情緒,承擔責任。而本書通篇著重強調了合作。排除掉隨機性之後,獲得幸福的能力實際上就等於合作能力。

從性格取向來說,自卑是和外向相對的內向;從處事態度來說,自卑是和積極對立的消極。阿德勒堅信,脫離了生活的、缺少合作精神才是自卑最根本的始因。而家庭的力量決定著一個人承受社會能力的多少。對於精神分析學派特別強調的早期經歷,阿德勒更看重兒童對這些經歷的詮釋,童年期的不愉快經歷可能被賦予截然不同的意義。也就是說,生命的意義不是由經歷決定的,而是由我們對經歷的詮釋。童年會告訴你許多條路,但隨著你的成長,你可以決定有哪些路可以是你一生為伴的。不管你選擇哪條,只有一個必要條件:普灑社會生活的陽光,讓別人接受自己。

本書的後半部分更像是給父母和老師們看的教育指導書。我驚異於父母態度、關係、家庭格局等因素,對孩子心理發展和生活模式形成的影響如此巨大。但同時,他過分強調了孩子想得到母親關注的動力,認為很多不合理行為都是想引起母親關注,這過於偏頗了。

對於愛情和婚姻,阿德勒認為,除愛情外,婚姻是社會賦予人類的任務,包括繁衍、穩定等等,綜合考慮一夫一妻是對彼此對社會都更為有利的形式。如今婚姻出現的許多問題在於,很多人都認識不到婚姻是一種上天賦予的生活的任務,而只是在想,自己能從婚姻中得到什麼。

而在愛情上,很多女性的認識往往本身就處於不利地位。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40%的女孩希望自己是男孩,意味著對自己的性別不滿。阿德勒因此問:“如果人類的一半都失望沮喪,痛恨其社會地位,痛恨另一半擁有更多的自由,我們怎麼能夠解決愛情與婚姻的問題?如果女性等待的只是受到輕視,如果他們認為自己不過是男子的玩物,認為男人自然是要花心的,這個問題能夠容易解決麼?”

我深以為然。當兩性感到不平等時,合作是很難平等發生的。發心課上,老師重複了這一測驗,結果大部分人都認為女性有部分男性性格是好事,而男性有女性性格是不太被認同的。這說明在當今中國,男性依然佔據著社會的優勢地位,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平等,那麼婚姻又怎能要求雙方平等?所以家庭暴力屢見不鮮,時至今日在人們心中,家庭大部分仍是女性的責任。如果一個女人為了事業忽略了家庭,人們對她的責難,永遠會比對一個忽略家庭的男人的責難多。由此看來,阿德勒關於孩子幼年時期信任感和興趣發展的敘述是符合實際的。

接下來談一談我看過此書後的感受和反思。

心史老師說,很多學心理的不是想弄清楚整個人類的心理狀況是怎樣的,也不是想糾結於感覺知覺記憶這些實驗內容,而是想解決自己的問題。說得沒錯,至少我選擇心理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對自己有疑問。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自卑的,優柔寡斷、臨陣退縮的事在我身上都發生過。我害怕失敗,害怕當眾講話,所以越發沉默,越發猶疑。朋友說我謹慎,我卻知道這是沒自信沒激情,惡性迴圈。儘管我努力改變,想用變得更開朗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自卑總是讓我一次又一次地錯失機會。但根據阿德勒的看法,培養對外界而非自身的興趣、合作和社會化的能力,確實是超越自卑的好方法。

阿德勒說自卑有三個最主要的來源:身體缺陷、嬌縱和忽略。雖然阿德勒提出這三個原因也與他自身的經歷有關,但無可否認,這三點至少是造成自卑的原因的一部分。前兩個對我來說不符合,最後一個有可能。幼兒園本應上大班那年,由於某些客觀原因,我沒有學可上,而爸媽都上班,於是我一個人待在家裡,這可能就是“忽略”。我很慶幸父母關係很好,家庭相處融洽,所以我沒有變成神經症。我記憶最深的是,有一次一個人在家看某個京劇的連環畫,看到一個在城牆上防守的將軍之類的人自刎,被嚇到,愣了好久。可能因為這件事,我從小就對死亡很畏懼,甚至曾大哭著跟爸爸說“我不想死”。阿德勒曾說自己的生活目標就是要克服兒童時期對死亡的恐懼。其實我也是,但現在還沒能克服。他還說,在面臨困難時,退縮的最徹底表現就是自殺。我是不會自殺的,可能因為我怕死,但更重要的是,我明白我對父母的重要和自己的責任,自殺在我心中是最不負責任的行為。

我會承擔已有的責任,但對於需要爭取的東西就會猶豫退縮,尤其是要面試的時候。我不知道我害怕當眾說話是為什麼,而且似乎從小學開始,隨著年歲增大,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直到高中我有意糾正才稍稍有點好轉。如果是因為我父母的社交圈就很窄(因為我爸是個不喜歡社交的人),那為什麼小學之前沒有這種情況?我覺得還是因為自卑,並且害怕失敗。

其實這是個悖論。照理說高自尊並且將成敗歸因於穩定因素(能力、任務難度)的人,才會在遇到困難時透過貶低其難度、降低努力來給失敗找藉口,讓自己好受點。而我很不幸的符合上述描述。高中之前,我學習並不算刻苦,每晚十點半之前睡覺絕不熬夜,甚至初三了都還每天看電視看小說,但由於初中知識較簡單,我的成績居然很好。上了高中,這套學習方法顯然不再適用,但我的改變僅體現在將睡覺時間推遲到十二點之前,還有由於住讀,將看電視換成了每週回家上網。可能是基礎較好或運氣不錯,成績雖沒有初中好但也過得去,偶爾還能一鳴驚人,就如某個無聊測驗的結果所說,“段譽”式學習,不刻苦鑽研,涉獵廣而不深,關鍵時刻發揮不穩定。其間我對成績持不太看重的態度,雖然心裡還是會著急,但就是不夠努力,似乎潛意識裡覺得如果努力但得不到好成績是重大失敗,不太努力而得到這種成績就不那麼難受。但我又是一個自卑的人,難道自卑和高自尊能同時存在?

其實我認為,自卑和高自尊本質上是相通的。自尊的定義現在依然很混亂,比較受人接受的自尊是自我能力和自我喜歡的整合,是個體對自我形象的主觀感覺。但我覺得這不確切,因為個體對自我形象的感覺也是多方面的,很難用一個高低維度來說明。比如我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並感到自己值得別人尊重,但不太能接受個人不足之處,那麼這到底是高還是低?各個維度可以加權嗎?至今沒人能回答。表現出高自尊的人可能是因為自卑而用自信的肢體語言來掩飾,表現得不怎麼出眾的人也可能對自己很滿意以至於不需要用爭取成功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我認為區別只在於一個人對自己能力是否讓自己滿意的關注程度的強弱,即:有人很在乎自己的能力如何,有多少有缺點;而有的人卻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對自身是否稱得上優秀不太在意。用現在的理論來看,前者自卑所以很想擺脫自卑而很在意自己對自己評價,後者不自卑所以對自身關注較少。所以,阿德勒說將注意力投向社會和他人已超越自卑,是個非常明智的命題。

回到題目,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其實真正重要的不在於生命有什麼意義(因為這是不言自明的),而在於你以什麼態度去生活,你去賦予生命怎樣的意義。

我們問自己:我給了世界什麼?於是追求自我價值最大化。

我們問自己:生命給了我什麼?於是我們不停地索取,直到世界遺棄了我們。

我想我所有的煩惱都源於我總是想索取,總是想從索取中獲得證明和滿足,過於在乎自己的感受。如果能將目光投向他人,投向社會,投向世界,享受合作,那麼自卑就無從說起,生命的意義也自然能得到滿足了。

自卑與超越 讀書筆記

人類生活在“意義”之中。任何物質的東西,我們只有賦予它現實的意義才能感受。我們感受的不是現實本身,而是被我們解釋過的現實。

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很多人不想被這樣的問題困擾,於是用老生常談的方式搪塞。人在平淡、順利的時候,不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都是在不順利的時候,這樣責問自己。每個人的答案是不同的,不需要語言表達,每個人的答案都會在他們的言行之中表現出來。他們的言行舉止好像對某一種生活解釋深信不疑,一舉一動都蘊含著他們對這個世界和對他們自己的看法。他們似乎斷言:宇宙就是這種形態,生活就是這個樣子。這不僅僅是他們賦予自己的意義,而且是他們賦予生活、生命的意義。

每個人生活的意義不同,不存在絕對的正確與絕對的錯誤。應該說,凡是被人應用的生活意義,都不可能是絕對錯誤的。所有的生活意義處在正確與錯誤兩個極端之間。

地球是個貧瘠的星球,資源有限,人類必須透過自己的勞動才可能獲得生存——這是人的第一個限制。人類個體是脆弱的,這種脆弱要求個體必須和別人發生聯絡,才可能很好的生存。一個人想憑藉自己的能力解決一切問題,註定只有滅亡。換句話說,我們居住在這個星球上,如果我們變得孤獨,我們必將滅亡。我們想要生存下去,我們的情緒必須和這個問題以及目標相協調。——這是人的第二個限制。人類還有一種束縛,就是人類有兩種性別,生命儲存和延續必須顧及這個事實。愛情和婚姻就是每個男人和女人都不能迴避這個問題。——這是人的第三個限制。

所以,首先我們得勞動,得尋找一種勞動或工作方式。其次,我們必須和同伴或周圍的人搞好關係。第三,我們必須尋找伴侶來延續自己和人類。

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都可以歸結成這三方面來解釋:職業、社會和性。每個人對這三個問題的反應,都是其對生活意義最深層次的感受。一個人愛情婚姻不幸福、工作職業不盡心盡力、朋友很少,他便會發現,生活下去是件十分艱苦的事情,於是生活意義就變成“把自己圈起來,避免別人接觸;保護自己,免得受到傷害”。反過來,一個人愛情婚姻幸福、工作成就感強烈、朋友多,交遊廣闊而成果豐碩,他們就會感到,生活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歷程,他的生活意義就是“與同伴發生興趣,為團體甚至人類的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當然,這都是兩種極端,很多人更是生活在中間。

所有的失敗者:精神病、自殺者、妓女、罪犯、問題少年、墮落者,都是缺乏從屬感和社會興趣。他們在處理職業、友誼和性的方面,都不相信可以透過合作的方式解決。他們的興趣只停留在自己身上,他們追求的是一種虛假的個人優越感。事實上,屬於私人的東西是完全沒有意義的,真正的意義在與人的交往中,才有存在的可能。我們的目標和動作的意義也一樣,只有他們對別人有意義才有存在的意義。每個人都在努力使得自己變得重要,而人的重要都是依據他們對別人的貢獻而決定的。

真正的生活意義,就是共同的'意義,別人能夠分享的意義。

我們賦予生活的意義就是:奉獻,對別人發生興趣並相互合作。一個人,如果給自己賦予的生活意義裡,希望對別人做出貢獻,那麼他的情緒就會向著這個目標,將自己塑造成最有貢獻的理想形態,從而以社會的感覺來訓練自己,從練習中獲得種種技能。認清目標以後學習自然會隨之而行,從而充實自己,努力的解決職業、社會、性這三方面的問題。如果我們愛我們的伴侶,我們就會想方設法的豐富我的生活、展現我們的才華和美好。如果沒有目標,憑空發展自己的人格,那隻能是裝腔作勢,徒使自己不愉快。

回顧我們的祖先,便可以發現奉獻才是生命最根本的意義。開發過的土地、留下來的公路橋樑、建築物、科學、藝術,以及處理人類問題的思維技術,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都是他們奉獻給我們的。那些逃避生活的人給我們留下了什麼?什麼都沒有。

生活的意義還在於對全體人類發生興趣,努力地培養愛情和社會興趣。

人們對自己的童年不愉快的有各種不同的解釋。一種人這樣解釋: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環境將我們的孩子們安置得更好;另一種人這樣解釋:生活是不公平的,總是別人佔盡了便宜;既然這個世界不善待我,我為什麼要善待這個世界;第三種人也許這樣解釋:我們小時候經歷了那麼多的苦難,我們都挺過去了,現在的孩子為什麼不該吃些苦頭?第四種人這樣解釋:既然我的童年經歷了那麼多的苦,那麼我做錯每一件事情都是情有可原的。......這些解釋都會表現在他們的行為裡,除非改變他們的解釋,否則他們的行為不會改變。經歷、經驗不是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在於我們對自己經歷和經驗的解釋。生活意義不是被環境決定的,我們對環境的解釋決定了我們自己。

器官的缺陷並不能強迫人們採取錯誤的生活模式。光看肉體,我們無法判斷心靈的發展會變好還是會變壞。身體缺陷的人,之所以大多數沒有走上正途,是他們的困難沒被瞭解,他們很多時候變得只對自己感興趣。

被嬌慣的兒童總是希望別人把自己的願望當作法律去看待,他們自己不需要努力便可以成為“天之驕子”,而且認為這是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權利。一旦進入不以他為中心的情景,別人便不再以體會他的感覺為主要目的,他就會若有所失,認為這個世界虧待了他。這樣的孩子從來只索取不付出,沒有學會從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用別的方式處理問題。別人總是扶持他,使他喪失了獨立性,他也不知自己能為別人做事情。當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唯一能夠做的是便是等待、尋求別人的幫助。嬌慣的孩子總是覺得世界在虧欠他,對周圍的事物懷有敵意。他們生活的意義就在於——獨佔鰲頭,被認為是重要人物,並獲取心中想要的每一件東西。

嬌慣的孩子不知道愛與合作為何物,不能把這些友善的力量納入自己的生活解釋。他不知道他能用對別人有利的行為來贏得感情和尊重,所以他不但懷疑別人,而且不能信任自己。

母親的第一個工作便是使孩子感受到她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賴的人,從而獲得孩子的感情、興趣和合作。如果這個工作失敗了,那麼這個兒童也許就不會對社會發生興趣,也很難對同伴有友好的情感。每個人都有對別人發生興趣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必須啟發,否則其發展將受到嚴厲的打擊。

孤兒和私生子這些被忽略的兒童往往更容易失敗,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值得自己信賴的人。

總結:身體缺陷、被嬌慣、被忽略的兒童最容易賦予生活錯誤的意義而導致失敗。

每件記憶都是值得紀念之物,要想了解個人賦予自己和生活的意義,最大的幫助就來自於經歷——包括想得起的記憶和想不起的潛意識的記憶。經歷(記憶)告訴我們:這是你應該期待的東西、這是你應該躲避的東西、這就是生活......經驗本身並沒有已經凝結成意義的記憶來得重要。

兒童的最初記憶對自己的生活十分重要。當我們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有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尋找我們的童年,從我們的童年中找到解開困境的鑰匙。如果我們找不到最初的錯誤,那唯一能夠做的便是訓練自己更好的合作、更有勇氣地的面對生活。


【自卑與超越 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