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小兒黃疸怎麼辦 小兒黃疸的預防和護理方法

小兒黃疸怎麼辦 小兒黃疸的預防和護理方法

小兒黃疸怎麼辦 小兒黃疸的預防和護理方法

導語:新生兒黃疸則指小兒出生後周身皮膚、雙眼、小便都發黃為特徵的疾病,中醫稱之為胎黃。小兒黃疸怎麼辦?下面為小編整理收集網上一些資料得出的經驗,歡迎借鑑

產生原因

膽紅素代謝的特點

(一)膽紅素產生相對過多 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中生活,紅細胞數相對地較多,若出生時延遲結紮臍帶或助產人員有意從臍帶向新生兒擠血,則紅細胞數量更多。胎兒紅細胞壽命較短(70~100天),故產生膽紅素的量亦多。出生後開始用肺呼吸,血氧分壓升高,過多的紅細胞迅速破壞,使血中非結合膽紅素增加更多。成人每日生成膽紅素約65.0μmol/L(3.8mg/kg),新生兒每日生成膽紅素約為145.4μmol/L(8.5mg/kg)相當於成人的2倍,因此新生兒肝臟代謝膽紅素的負荷大於成人。

(二)膽紅素與白蛋白聯結運送的能力不足 新生兒出生後的.短暫階段,有輕重不等的酸中毒,影響膽紅素與白蛋白聯結的數量。早產兒血中白蛋白偏低,更使膽紅素的聯結運送延緩。

(三)肝細胞攝取非結合膽紅素的能力差 新生兒肝細胞內缺乏Y蛋白及Z蛋白(只有成人的5~20%),在生後第5日才逐漸合成。這兩種蛋白具有攝取非結合膽紅素,亦轉運至滑面內質網進行代謝的功能,由於Y、Z蛋白的合成不足,影響了肝細胞對非結合膽紅素的攝取。

(四)肝臟系統發育不成熟 新生兒肝臟的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和尿嘧啶核苷二磷酸糖脫氫酶(UDPG脫氫酶)不足或受抑制,不能將非結合膽紅素轉變為結合膽紅素,以至非結合膽紅素瀦留血中而發生黃疸。此類酶在生後1周左右才開始增多,早產兒更晚。

(五)腸肝迴圈增加 新生兒生後頭幾天,腸道內正常菌群尚未建立,因此隨膽汁進入腸道的結合膽紅素不能被還原為糞膽元;另方面新生兒腸道中有較多β-葡萄糖醛酸苷酶,能將結合膽紅素水解為非結合膽紅素,後者被腸粘膜吸收,經門靜脈返回至肝臟,這是新生兒腸一肝迴圈的特點。其結果是使肝臟代謝膽紅素的負擔增加,而致非結合膽紅素瀦留血中。

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原則與方法

1.因母子血型不和造成的新生兒溶血癥,輕者可單純應用中藥治療。口服退黃中藥,並可靜脈滴注“茵梔黃注射液”。較重者,在中藥的基礎上加用光療和白蛋白、強的松及酶誘導劑治療,可以控制病情發展,加快退黃速度。換血療法是降低血清膽紅素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對於嚴重病例必要時可以採用。

2.因感染所致的黃疸,佔本病的絕大部分,一般主張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根據中醫辨證的規律,而分別採用清熱利溼,解毒退黃,健脾養肝等法。對有明顯感染徵象者,應有針對性地應用抗生素,可提高治療效果。

3.對黃疸持續日久不退者,在相應的西醫治療的同時,輔以中藥扶助正氣,調和氣血陰陽,可協同西藥發揮治療效應,體現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

治療偏方

化疸復肝湯

藥物:綿茵陳l8O克,金錢草9O克,川鬱金6O克,粉乾草l5克,紅塘適量

用法:水煎加紅塘當水飲。每天l劑,每天3-5次。

療效:次方治小兒黃疸型肝炎25O例,均治癒。

預防與護理

(1)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溼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飢過飽,並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2)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3)嬰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4)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厥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5)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6)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7)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程 。


【小兒黃疸怎麼辦 小兒黃疸的預防和護理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