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家教心得體會的文章

家教心得體會的文章

家教心得體會的文章

家教心得體會的文章

我82年出生,今年27歲,目前在一所還是不錯的大學讀研究生,翻譯相關專業。和很多人一樣,我從初一開始學習英語,到現在屈指算來學習英語已經15年有餘了。也許是語言天賦和比較喜歡錶現的原因,英語成績一直還算不錯,四六級、雅思都能輕鬆透過,偶爾也能參加比賽獲個小獎,畢業憑著還是順溜的英語進了外企,現在又讀了翻譯專業的碩士,應該說和英語的緣分真是越來越深了。

說起家教,很多大學生都熱衷於透過家教勤工儉學,在賺點外快的同時也鍛鍊了自己。奇怪的是,我大學四年從來沒有做過家教。直到研究生快畢業了才機緣巧合地想起了要做英語家教。當時主要是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是為了賺錢貼補生活費(年紀大了不好意思總花家裡的錢);二是因為準備論文和找工作沒有大塊的時候去實習,家教佔用時間不多,權且當作解決溫飽的手段吧。

於是,聯絡了一箇中介機構。過了很久沒有訊息,當我快要忘記這件事情的時候,突然有一天接到一個電話,問我有沒有時間。對方是一個剛上初二的男孩,按照家長的說法,主要是貪玩,所以學的不好。原本約了時間和家長面談,後來有事就沒去成,在中介的安排下,第二週直接開始上課了。

頭次見面,來的是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夥子,十三四歲的樣子,已經長到一米六左右了,上身穿著一件Nike的黑色羽絨服,有一點靦腆和害羞,倒也不認生,上來就能跟你閒聊上半天。讓我們叫他張偉吧。張偉雖然有十三四歲了,但是行為舉止像小學生——注意力很難集中,多動,不停地擺弄這個、擺弄那個,手上沾上墨水能瞅上半天,所以每次上課前十分鐘都是在等待他安靜下來,才開始正式上課。上課時,他會一個人不停地講述他的喜好和觀點,直到你打斷他為止。時不時地他會打斷你的講課,“老師,能問你一個問題嗎?”看他認真的表情,我停下講解仔細傾聽他的提問:“您在哪上班啊?您為什麼不留長髮呢?”我被他這些不著邊際的問題惱的沒辦法,只能佩服他注意力發散的程度之厲害。如果你放任他繼續發揮那信馬由韁的想象力,估計還沒等他說完,下課時間已經到了,所以我們經常上演這樣“跑-拉-跑-拉”的戰役。

(回想第一次上課的情形,孩子的表現的背後其實反映了他對英語學習毫無興趣可言,所以才會在你諄諄教誨的時候,思緒已經不知道飄到何方去了。據他說,他平時在學校上課就經常聽不懂,這也許是為什麼他習慣了這樣自己瞎想吧。)

第一次上課以瞭解情況為主,從聊天中我發現這個孩子對英語沒有興趣,對自己沒有自信,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及格就行”,在他的眼裡“英語實在是太難了!!”“題目做對60%那就是奇蹟了!”雖然他最得意的一門物理考了90分,他還覺得自己笨。他笑稱自己的“專科生”,只有一門課好的嚴重偏科生。

第一次做家教的我就遇上了這樣一個孩子,心裡非常的震撼!感謝孩子的信任,對我說出了心裡話。作為一個從小到大英語都比較靠前的學生,我從來沒有想到英語不好,會給一個學生帶來這樣大的心理影響。

那天結束後,我回到學校,仍然無法忘記和孩子的對話。據他說,他從小學開始就一直在上各種培訓班,一對一的,小班上課的,他都上過,主要是補課。我家是縣城的,那時候沒有這麼多遍地開花的培訓班,另一方面學習能跟得上,倒也用不著上輔導班。記憶中,只有一個學期找過一位老師教我英語發音。所以,對於這種近乎狂熱的“培訓班”迷戀症,我非常不能理解。張偉的週末schedule:每週六上午,補語文(9:00-11:00),下午補英語(1:30-3:30)。在我看來,這樣的安排就是一個折磨。但是,孩子卻對此表現得相當習以為常。

我的觀點是,只要能跟上學習進度,就沒有必要上培訓學校,“週末乾點什麼不行啊?”也許是頭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論,張偉很是驚訝,試探著問道:“老師,我怎麼聽著您的話,意思是讓我不要來上(培訓)班啊?”我只好耐心地跟他解釋:“如果你能夠跟上進度,就沒有必要上培訓班。但是,按照你現在的情況,不補是不行的,否則中考怎麼辦?但補習的終極目的就是讓你有一天可以不用再上培訓班。”我又說:“當然了,如果你成績穩定在80分了,想要提高,那樣上培訓班也是可以的。”我其實還想說“我只是不明白,你上了這麼長時候,怎麼也沒有提高?”但是怕傷著孩子,又把話嚥了下去。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的道理。尤其是英語,和數理化不同,英文字身並不存在太大的難度,但是如果方法不得當,南轅北轍,隨著時間的推移,想再要在短時間內補平的難度就會逐漸增大,尤其是當孩子已經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時,想要透過補習達到較高的水平,的確不容易。令我疑惑的是,為什麼偉偉每個學期都上補習班,到現在學英語還只會透過“背單詞”這種最最古老、遭人遺棄的方法呢?這樣下去,他什麼時候才能進入自我學習的良性迴圈?難道補習班的老師沒有好好教,還是他沒有好好學?如果說學校上課人多,一個老師無法顧及每一個學生,那麼一對一是完全可以做到將所有精力放在一個孩子身上的。

初二上,離中考也就是一年半的時間,現在開始補也許還來得及,不然……也許考高中都是問題。我突然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好重,這就是一個青年的未來啊!!想到這裡,我不禁一怔,嘲笑起自己來:“不過是一個家教的兼職罷了,操的哪門子的心哪?”我沒想到的是,之後我為偉偉操的心越來越多,付出了遠遠超出自己想象的時間和精力來幫助他培養興趣、建立自信……

家教心得體會的文章

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是由具體向抽象、由低階向高階發展的過程,通常到了四年級以後才能逐漸改善,其過渡性的特徵表現為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也表現為發展過程中的“飛躍”或“質變”,發生“質變”的轉折關鍵年齡是小學3-5年級之間。

小學生中級階段會逐漸具備明確的目的性,思維基本過程日益完善,自我監控和自我調節能力日益加強,思維品質上的個體差異也有了明顯的表現。

以上的內容是為了瞭解小學生的認知心理,在家教輔導過程中要隨時關注孩子的認知變化,儘量幫助孩子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如孩子在做錯題的時候引導他總結犯錯的原因,同樣的錯誤不要犯兩次,也就是告訴孩子要養成認真做事的好習慣,並注重同孩子交流,發現孩子有做的好的地方一定要及時表揚。

還有一點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要讓孩子產生唯唯諾諾、怕自己做不好事情的心理,告訴孩子要相信自己,盡最大的努力去做,不要太看重結果。

此外,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按時成作業、上課認真聽講、有規律生活休息,一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年齡小不願意配合,但要耐心的說服絕大多數的孩子還是可以做到的。最後要說的一個問題是要鼓勵孩子培養廣泛的愛好,多多參與戶外活動,開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的教育就是需要家長的耐心和細心,試著和孩子成為朋友,多去傾聽孩子的心聲,以合理的目標要求孩子,使孩子在一個良性的氛圍中全面發展。

家教心得體會的文章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是一個家庭的希望,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將來有出息是每一位家長的理想和願望。孩子的健康成長受著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多方面的影響和制約,其中家庭教育尤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實對於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很多時候我也很茫然,但不管怎樣,育子這一關是天下所有父母都非過不可的,現在我把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並探討。

一、培養良好的習慣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英國有句名諺:“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由此足見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習慣包括學習、生活等方面,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不好的習慣使學習效率低下,影響生活質量,與人關係不和諧。習慣是從小養成的,因此要教育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

首先要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習慣。家長不要一直在孩子身邊陪著孩子學習,這樣不利於孩子獨立思考,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遇到困難不能自己想辦法解決。我從孩子幼兒園大班起就給他立規矩:放學後先完成作業,遇到難題先自己想。孩子透過獨立思考得出的答案會記得比較牢,也利於孩子的發散思維。獨立學習的習慣只要養成了,以後的教育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其次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習慣都是一些細小的事情,但對一個人的成長卻有著重大影響,古語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家長可以從小給孩子制定一些規矩,如不能罵人,不能打人,不準說謊話,看見長輩要問好,對待別人要有禮貌,甚至規定吃飯時筷子不能在菜盤裡亂挑揀,事情很小,但很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特別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個人的品德和修養將和個人工作能力和學歷同等重要。

當然,習慣的養成不能一蹴而就,要透過日積月累,家長首先要作表率,身教重於言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然後對孩子的習慣要常檢查督促。

二、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

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與家庭的學習氛圍有密切的關係。由於所從事的職業的關係,我們的家裡藏書較多。平時的閒暇時間也大多花在閱讀上,家庭幾乎與撲克、麻將無緣,孩子從小就處於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中,耳濡目染,自然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

孩子小的時候就很愛聽故事,每天晚上我會選擇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聲情並茂地念給他聽,唸了幾遍後就嘗試著讓孩子複述,鍛鍊他的記憶和表達能力。到孩子讀學前班掌握了大量的詞彙時,我就不再念故事,而是讓他自己看,有時孩子也會對我們接觸的書籍內容產生好奇,我們就會因勢循誘,用淺顯的語言來介紹有關的內容。有時孩子遇到問題我也是鼓勵他到書本中去尋找答案,實在找不到的就到網上搜索。

為了既能保護孩子可貴的閱讀興趣,又不傷害孩子的眼睛,我還花費不少時間去網上搜索一些線上聽的好故事讓孩子聽,內容涉及天文、地理、歷史、自然等等。這樣孩子的求知慾越來越強,閱讀領域越來越廣,既積累了相關知識,又開拓了視野。

三、肯定鼓勵與嚴而有度的要求相結合,培養孩子自信自律。

教育孩子有古訓“嚴師出高徒”,現代教育觀念又強調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可有時要求太嚴怕壓抑孩子的個性,鼓勵太多又怕孩子驕傲自滿,真讓人為難。我認為比較妥當的做法是——肯定鼓勵和嚴而有度的要求相結合。

肯定鼓勵,樹立孩子自信。俗話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在日常生活中,我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是多給予肯定、讚賞,自覺地樹立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不但學習上我對孩子進行鼓勵,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我都是這樣做的,這可以使孩子經常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每天出門上學前我都會和孩子說:“希望你今天過得快樂!”每天放學見面我都會問:“今天過得好不好?學了什麼新知識?回答什麼問題得到老師誇獎了?”如果孩子真有出色的回答或表現,我也不吝讚美之詞。孩子如果考試失利了,我會和他分失敗的原因,用發展的眼光看孩子,相信他下次會做得很好。當孩子得意地拿著自己富於幻想的作品在我面前展示時,例如手工製作、繪畫、橡皮泥作品、益智積木作品等,我會有針對性的鼓勵,例如哪兒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表現。哪怕孩子的見解非常稚拙,家長的哪怕一點鼓勵也可以發展孩子的創新意識,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及時的恰到好處的鼓勵,可以很好地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孩子進步成長的階梯。

嚴而有度的要求,培養孩子自律。孩子年齡小,意志力薄弱,無論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普遍存在著自控力差、缺乏堅韌性、堅持性,對孩子嚴格要求是必須的,也是明智的。比如我們要求孩子做事認真,就讓他從點滴小事做起。刷牙、洗臉、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等,一定不可以馬馬虎虎,敷衍了事;早睡早起,不可以因為節假日就睡懶覺而打破規矩;能自己解決的事一定要盡力去解決,不可以急躁,依賴他人;不可以沉迷於網路遊戲,玩夠家長給定的時間必須立刻結束等等。家長必須嚴格而且有耐心地要求孩子做一個自律的人,自律不僅對孩子現在的學習有益,而且對孩子今後在社會上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影響。

當然對孩子的嚴要求要適度,期望值過高,只能對孩子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不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嚴要求要符合孩子的個性特點、身心發展特點,要求過高,標準過嚴,孩子努力也做不到,會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壓抑孩子的個性發展。要求過低缺乏前進的動力,又會影響孩子的提高。若目標適宜,也就是俗語講得跳一跳能夠摘到桃子,這樣可以讓孩子循序而持久的發展。

四、親近自然,終身學習,與孩子共同成長。

人的一生時光短暫,和孩子共同經歷的每一天、每一時段在將來都會成為最美好的記憶,所以我們一直堅持自己帶孩子,讓他感受我們對他的深深關愛與期望,同時我們也見證他的每一次變化和成長。我們儘量抓住和創造機會就帶孩子外出旅遊,見識外面的世界,平時經常帶孩子去附近的景點、公園或鄉村田野,與孩子一起玩遊戲,帶孩子去池塘裡撈魚,到大自然聆聽鳥語蟲鳴,春秋時節到地裡看莊稼,讓他明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

世上沒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在學習知識方面家長也應與時俱進。現在的孩子成長在高速發展的時代,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多。孩子對電腦、天文、地理、藝術、體育等知識的渴求日益增長,這就要求父母不斷學習,充實和更新自己各方面的知識。如今是個終身學習的時代,努力成為學習型父母,應該說是為人父母的基本要求。對孩子好奇的問題要能正確回答,即使不會回答,也應教給孩子找到答案的方法,千萬不能孩子問問題時,父母一無所知。這會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也損害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時間長了孩子就不願意和你交流了。


【家教心得體會的文章】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