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數學小故事

數學小故事

數學小故事

數學“天才”是珊瑚蟲。珊瑚蟲在自己的身上記下“日曆”,它們每年在自己的體壁上“刻畫”出365條斑紋,顯然是一天“畫”一條。奇怪的是,古生物學業家發現3億5千萬年前的珊瑚蟲每年“畫”出400幅“水彩畫”。天文學家告訴我們,當時地球一天僅21.9小時,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小明是個喜歡問問題的孩子。有一天,他對0-9這幾個數字產生了興趣:為什麼它們被稱為“阿拉伯數字”呢? 於是他就去問他的當數學老師的媽媽:“0-9既然叫„阿拉伯數字‟,那麼肯定是阿拉伯人發明的了,媽媽對嗎?” 媽媽搖搖頭,說:“阿拉伯數字實際是印度人發明的。大約在1500年以前,印度人就已經用一種特殊的字來表示數目,這些字有10個,只要一筆兩筆就可以寫成。後來,由於各國之間的接觸,這些數字傳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覺得它們很簡單,於是在自己的國家開始廣泛使用並且把他傳到全歐洲。就這樣,它們慢慢地就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數字。因為阿拉伯人在傳播這種數字方面,起的作用很大,人們也就習慣了稱這種數字為„阿拉伯數字‟。” 小明高興地說:“原來是這樣。媽媽,這可不可以叫做„將錯就錯‟呢?”小明和媽媽都笑了。 

                                兒歌比賽 

數學學校舉行兒歌比賽,大象老師做裁判。 小猴聰聰第一個舉手。聰聰清了清嗓子,開始朗誦道:“進位加法我會算,數位對齊才能加。個位對齊個位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數算得快又準。” 聰聰剛剛說完,小狗佳佳興起手,說:“我的兒歌和聰聰的很相似。”大象老師說:“好!那我們聽聽你的兒歌。”佳佳大方地走上臺,朗誦道:“退位減法並不難,數位對齊才能減。個位數小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個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後少個一。十位數字怎麼減,十位退一再去減。” 大家為他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師說:“他們的兒歌主我們明白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所以,我們覺得他們兩個人都得冠軍,好不好?”大家同意老師的意見,高興的鼓掌祝賀他們倆。 一個故事引發的數學家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事被滯留家鄉。幾所大學得知訊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於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學課。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大數學尤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它像一個美麗的光環,在我們不遠的前方閃耀著眩目的光輝。……”陳景潤瞪著眼睛,聽得入神。 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餘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的數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飢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呆子”的雅號。 興趣是第一老師。正是這樣的數學故事,引發了陳景潤的興趣,引發了他的勤奮,從而引發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數學家的`“健忘” 

我國數學家吳文俊教授六十壽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天浸沉在運算和公式中。 有人特地選定這一天的晚間登門拜門拜訪,寒暄之後,說明來意:“聽您夫 人說,今天是您六十大壽,特來表示祝賀。” 吳文俊彷彿聽了一件新聞,恍然大悟地說:“噢,是嗎?我倒忘了。” 來人暗暗吃驚,心想:數學家的腦子裡裝滿了數字,怎麼連自己的生日也記不住? 其實,吳文俊對日期的記憶力是很強的。他在將近花甲之年的時候,又先攻 了一個難題——“機器證明”。這是為了改變了數學家“一支筆、一張紙、一個腦袋”的勞動方式,運用電子計算機來實現數學證明,以便數學家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創造性的工作,他在進行這項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對於電子計算機安裝的日期、為計算機最後編成三百多道“指令”程式的日期,都記得一清二楚。 後來,那位祝壽的來客在閒談中問起他怎麼連自己生日也記不住的時候,他知著回答: “我從來不記那些沒有意義的數字。在我看來,生日,早一天,晚一天,有 什麼要緊?所以,我的生日,愛人的生日,孩子的生日,我一概不記,他從不想 要為自己或家裡的人慶祝生日,就連我結婚的日子,也忘了。但是,有些數字非記不可,也很容易記住……”


【數學小故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