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考試> 高考扣分要點詳細解析

高考扣分要點詳細解析

高考扣分要點詳細解析

高考扣分要點詳細解析

一篇作文可以直接決定考生的命運,可是這個文章又是他們自己寫的,如果說你的作文得分很低,怨不得別人,因為這些都是你親手“製作”,在高考這麼重要的考試中,很多考生用“作死”的做法在應付,也許有人說盡力了,那麼這個“盡力”的背後,是你漫長的準備過程,如果在準備過程中疏忽了,你在考場上,再盡力,也很難逃過一劫。本文對考場作文常見的十大“作死”情況做一個介紹:

1.卷面不整。

有半數以上的學生過不了書寫關,本來字跡就不好,加上潦草,甚至連標點都標不清楚,還有很多塗改的現象,閱卷老師看到這樣的作文,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考生的態度,這麼重要的考試,你怎麼這樣對待呢?當然一些學生字跡真的不好,可要認真書寫,字裡行間裡也能讓人覺得你的態度是很認真的。高考中,考生卷面如果不整潔,很難得高分,絕大多數人都是2類以下的分數。

2.標題可能直接決定文章的質量。

命題作文還好,但是現在基本上都以材料為主,如果你說你的文章標題不能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即便中規中矩點也可以,千萬不要用大話、“假哲學”的文章,例如“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之類的標題。

3.開頭就可能註定了“結局”。

你辛辛苦苦寫了七八百字,結果老師都不會去仔細的看,因為你的開頭就告訴閱卷老師,你的文章沒有看的價值。見字如面,以下的幾種開頭可能直接導致你的文章被冷落:

(1)材料作文,第一段幾乎把材料抄一遍,你還覺得這是引用或者是聯絡材料,豈不知哪個閱卷老師不知道材料的內容是什麼?需要你用長篇大論來敘述,如果你真的打算用一段話甚至超過30個字把材料敘述一遍,閱卷者一定會這樣想:“就幾百字的文章,你都敢用這麼多字數來描述標題,你的文章還能寫好?至少是湊字的嫌疑,並且是不慎重的態度…”於是你的文章得分就…、

(2)開頭的觀點就存在爭議,讓閱卷老師覺得你偏激,看問題不全面,一個偏激、看問題不全面的學生能寫好什麼文章?例如說2013年的北京卷,一個學生開頭就說“手機和每個人都已經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每個人都愛它…”,2009年高考作文“每個人內心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這“每個人”這個詞,也太籠統了,要是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隱形的翅膀就好了。

(3)套作開頭,很多學生覺得用排比句開頭就很好,於是就用“XX、、因為XX才”,“正因為有了XX才會有XX”,上來就好幾句,不說罷了,一說就麻煩了,一個學生寫“自信”的話題,上來就說,“老鷹因為自信才飛上藍天;小溪因為自信才流進大海…”用“勇氣”的話題,就寫“老鷹因為勇氣才飛上藍天…”老鷹的飛翔是覓食的需要,是客觀規律,不自信就不飛了?

(4)感慨半天,卻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很多作文第一段都可以直接被刪掉,沒有什麼意義,例如說去年全國卷“一轉眼,快高中畢業了,我們的心被高興和喜悅佔據,同時也充滿了對同窗依依不捨的留戀…”你感慨半天,要寫什麼?並且語言還很平淡,口語化,你的文章很難拿到高分。

當然還有其他的情況,這裡不做詳細的介紹。

4.無視閱卷老師智商,給老師講“低階”的道理。

有的學生在作文中,非要給“授人以魚”做好好的解釋,哪個閱卷老師不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就你知道還在試卷上做一個詳細的解釋,顯示自己什麼?

5.不能切題,滿篇是無關緊要的內容。

北京卷和全國卷不一樣,不存在“跑題”這一說,因為命題要求不一樣,特別是在審題這關要求不高,幾乎所有考生都能看懂作文材料。但是你看懂了,你寫的東西別人未必看懂,因為即便你寫的文章,標題是你自己擬定的,可是閱卷老師看了之後,好像內容與標題不是非常密切,甚至有湊字的嫌疑,這樣的話你的文章自然就是低分了。

6.思想缺乏深度,不積極向上。

在閱卷中,戀愛題材是高考作文的禁區,武俠故事是“無人區”,發牢騷的文章是“白區”。高考這麼重要的考試,你卻把你的愛情故事拿過來分享,還有看問題偏激,在你的眼裡滿眼都是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一切都是別人的問題。那麼這樣的文章,肯定不會受到歡迎。

7.“無中生有”的觀點。

一個學生在高考作文中寫道“司馬遷遭受宮刑,他沒有氣餒,卻淡然處之、一笑而過。”那麼現實中的司馬遷真是這樣?“一笑而過”太不嚴密了,不符合現實,司馬遷在文章也曾經寫過相關的事情,意思是每每想起,生不如死,汗水都溼透了衣服。。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現實閱卷中,有太多的學生在文中“牽強附會”,這樣的文章很難有說理性。

8.你的故事,也許沒有人願意聽。

很多學生寫作水平一般,但是在文章中“小學時候的我”、“初中時候的我。。”、“兒時的我…”…要知道,你即將邁進大學校門了,你的文章也應成熟了,你曾關注的那些事情,那些怎樣與小夥伴們戰勝困難,彼此相互幫助的,那樣的內容可能只適合“英語的書面表達中的李華”了,而語文作文真的很難得到老師的認同,不要說共鳴了。

9.套用模式明顯。

高考中讓閱卷者發現“套作”結果會怎樣,學生們多數都很清楚,但是很多學生在考前,套用模板,如三大段、“觀點+材料”的公式、“引、議、聯、結”的公式,結果文章中也出現了一些論據、觀點,但是那是套作,還有一些套話,不能給人真實感。

10.沒有主旨句,短時間內很難看出你文章的主旨。

對於一些優秀的學生來講,寫作也是如此,其實閱卷老師,很難靜心把你的文章讀一遍,一般都是瀏覽一遍,兩遍掃下來,也沒有從你的文章中找出主旨句,看看你的語句還可以,字跡也可以,讓閱卷者給你高分又不願意,給你低分又捨不得,所以分數還是可以的,但是很難拿高分。

此外還有如盲目創新,一些字數不夠等等情況,這裡不做簡介。但是以上十種情況是考場作文中常見的失分現象,在平時的備考中應引起學生的注意,要不在考場上,那真的是“作死”的節奏。

審題常見誤區

一、混淆概念,導致偏差

有些作文題目的意思容易被誤解為其他的含義,或概念被混淆,以致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如:

以“欣賞”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有考生在文中寫下了這樣的內容:

翻開歷史的篇章,和珅並非有過人的才幹和非凡的本領,但他卻能坐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為什麼呢?關鍵在於他抓住了乾隆渴望別人欣賞的心。同樣,慈禧太后也需要別人欣賞,需要這種來自欣賞的安慰,因此,像李蓮英這樣的小太監也成為慈禧必要的心靈創可貼和心靈冰淇淋。

該考生審題的誤區主要在於對“欣賞”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錯誤,“欣賞”的定義應該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領略其中的趣味;認為好,喜歡”,而考生把“欣賞”等同於“諂媚”、“奉承”。由於混淆了概念,導致審題失誤,嚴重偏離了題意。

二、斷章取義,理解片面

有些考生在審題時,只看到材料中某幾句主要的話,對於文題的背景材料或背景語視而不見,以致對題意的理解很片面。文題中提供的一段背景材料或背景語,往往是命題者為考生精心設計的某一種情境,旨在引導考生的寫作思維,因此,審題時必須重視背景材料或背景語的內容,否則就會理解片面或斷章取義,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如:

“人們追逐時尚,不是因為它適合自己的氣質,而只是因為大家都是如此。”時尚表現為語言、服裝、文藝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時期內的模仿與流傳。各種時尚層出不窮,其中,好與壞,美與醜,各種觀點交錯雜陳。創新與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動,有的如過眼雲煙,有的能沉澱為經典。請以“品味時尚”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很多考生一看見“時尚”二字,就開始侃侃而談服裝、電影、明星等內容,卻忽視了文題中的背景語“各種時尚層出不窮,其中,好與壞,美與醜,各種觀點交錯雜陳。創新與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動,有的如過眼雲煙,有的能沉澱為經典”。研析這段背景語就會發現,命題者考查的是對目前社會上風行的“時尚”元素所持的看法,在美與醜、好與壞的複雜“時尚圈”中,我們是否能夠鑑別真偽,把握“時尚”的真諦,這才是作文命題的關鍵。

三、若即若離,蜻蜓點水

雖然近年來高考作文多以新材料作文、標題作文和話題作文出現,題目寬泛,不設審題障礙,但也並不是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依然要在所給材料、標題或話題範圍內進行審題寫作,不可信馬由韁。否則,就會不著邊際,因審題失誤而導致寫作失敗。如:

有人說,玫瑰是有靈魂的,那是情人間的心語;有人說,梅花是有魅力的,那是優秀者的錚錚鐵骨。有人說,生活是花朵,五顏六色;有人說,花朵是生命,開了,又謝了……

上列文字中關於“花”的解說引發你想到什麼呢?請以“花”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所寫內容必須在這個話題範圍之內。

有考生在文中這樣寫道:

我愛玫瑰花,愛它的色彩繽紛。紅色,紅得似火,熱烈奔放;黃色,黃得高貴,典雅大方;藍色,藍得幽深,浪漫迷人……玫瑰花下有刺,讓人不能隨便採摘,它的保護自我,自尊自愛也讓我喜歡。玫瑰有令人心醉的`芳香,置一束玫瑰於室中,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該考生在這段文字中表達了自己對玫瑰的認識感悟,但只寫了玫瑰花的色彩及有刺、芳香的自然特點,顯得內容單薄,認識不夠深刻。

立意常見誤區

一、平庸病態,格調不高

見解獨到、主旨積極的文章無疑是任何人都夢寐以求的,可惜的是,有的考生為了追求所謂的標新立異,甚至寫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如一考生在《假如記憶可以移植》中這樣寫:“我要把愛因斯坦的大腦移植過來,為自己發財致富……”由於思想格調不高,不符合高考作文“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

二、只管書寫,沒有意旨

有些考生只求把心中想到的東西都寫出來,卻不知道寫文章的目的是什麼,要告訴別人一點什麼。盲目寫作,信馬由韁,全篇也沒有一個主題來統帥。如一位考生寫話題作文“意料之外與情理之中”,寫了自己家的一件事:叔叔與父親分產業,爭得不可開交,兄弟反目,妯娌對罵,兄弟打架。寫得非常詳細,但要表達一個什麼主題,卻使人墜入“五里霧中”。

三、牽強附會,胡亂上綱

有些考生也知道寫文章應該有一個“意旨”,但卻不知道該怎樣提煉主題。不管寫什麼文章,到最後都是幾句口號性語言,如“古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呢!我們要認真學習,刻苦鍛鍊,做社會主義的‘四有’新人”。

四、顛三倒四,忽東忽西

一篇文章應該圍繞一箇中心去寫作,而有的考生在一篇文章中卻有多箇中心,這一段說的是這個理,下一段卻又跑到另一個理上了。如一位考生的作文,題目是“放手”,第一段寫面對現實要坦然對待,第二段寫不要偽裝,第三段寫居里夫人有成果與人分享,第四段寫外國一個孩子憑毅力學會了用筷子,第五段寫虛心使人進步,最後一段總結——要放鬆自已。

五、文意脫節,毫不粘連

如有位考生寫話題作文“意料之外與情理之中”,前文整個寫的是“寬容”,到結尾處卻寫到“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在‘意料之外’,但仔細想想,卻又在人們的‘情理之中’”。

文體常見誤區

一、意識較弱,特徵不明

一些考生的文體意識較弱,寫作不注意突出文體特徵,如:寫記敘文,缺少矛盾衝突,敘述事情沒有跌宕起伏;寫議論文,材料不典型,觀點與材料“兩張皮”;寫散文,內容空泛,單純追求框架式的排比。

二、似是而非,文體模糊

近年來,嚴格意義上的議論文越來越少,倒是敘議不分、文體不明或分不清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的文章呈越來越多的趨勢。有的考生本想寫夾敘夾議的文章,可敘與議不能有機結合;有的寫記敘文時處理不好記敘與議論的關係,議論偏多,成了混亂的文體;有的本想寫議論性文章,卻不能處理好論據與論點的關係,不知道論據是為論點服務的,而在論據上花費大量的筆墨,甚至為了將事實論據寫得生動形象,而不惜大段記敘,讓人搞不清寫的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

三、花樣翻新,文體怪異

近幾年,少數高考閱卷老師激情大於理智,一見到那些標新立異的文體,就被表層的華彩閃花了眼,顧不得深究細摳,便拍案叫絕、激情賦分,這在客觀上誘導著部分考生不去老老實實地寫記敘文、議論文等“常規”文體,而一味地在形式上煞費苦心,追求文體的怪異,招標書、會議記錄、診斷報告等形式紛紛出籠,大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勢。這樣發展下去,其結果必然是把文體當作“敲門磚”,真知灼見反而不能充分表現。這樣的文章,何異於買櫝還珠?

謀篇常見誤區

一、入題千呼萬喚

高考作文因字數、時間的限制,不可能寫得太多,但有相當多的考生往往出現“入題慢”的弊病,廢話很多,以一當十的內容卻千呼萬喚不出來,引用原材料或可有可無的內容佔去了很大的篇幅,重點部分無法展開。

二、形式千篇一律

考場作文,事關重大,不僅內容要出彩,形式上也應該不拘一格,使內容與形式相得益彰,完美統一,方可獲得高分。但從高考作文閱卷實踐來看,形式創新的寥寥無幾,多為千篇一律、似曾相識的“老面孔”,這應當引起注意,尤其是寫作能力強的考生,不要因為形式的“不適宜”而失去了本不該丟的分。

三、結篇草率收兵

有的考生由於沒有分配好答題時間,以致在寫作文時所剩時間不夠了,有的考生來不及結尾,結果或用一句話硬斷,或點上一串省略號,或乾脆空在那兒。無論哪一種情況,都會被視為未完篇處理。因為閱卷老師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壞,首先是看文章的整體,虎頭蛇尾的文章是要被扣分的。

四、結構雜亂無章

高考作文對結構的要求是:一要“結構完整”,所謂“結構完整”是與“殘缺破碎”相對而言的;二要“層次分明”,從文章的章法上說,好的文章結構要思路清晰,條理清楚,段落的劃分與安排恰當,各個部分的佈局合理,沒有顛三倒四的現象。而考生常犯的錯誤就是沒有佈局意識,沒有“段與句”意識,不能做到有機相連,邏輯推進。沒有佈局觀是無法展示思維邏輯層次的,也無法展現文章的美感。

語言常見誤區

一、艱澀難懂

有的考生喜歡使用縮寫、英文單詞、網路語言,其實這是要冒一定風險的。有的閱卷老師對這類語言很反感,就會對考生有害無利。高考大綱對於作文語言的要求是表達通順,用詞貼切,文句有表現力。因此,考生應當儘量用優美、有內涵的語言來表情達意,要用最規範、最傳統的語言來寫作,最好不用或少用網路語言。

二、乾癟乏味

有的考生由於平時未能注重對語言的運用進行有效的訓練,詞語貧乏,寫出的文章只能是枯燥乾癟,乏味無力,甚至面目可憎,自然也就談不上生動貼切,富有感染力和表現力。也有少數考生胡亂地套用一些散文名篇或過去的高考優秀作文中的語言,貌似華麗,實則思想空洞,仍顯得語言蒼白,表達無力。

三、刻意炫耀

高考作文要求語言優美,但“語言優美”不等於“語言炫耀”。有些考生過分追求語言文字的優美,成了“語言炫耀”,這樣的考生猶如“書櫥”、“書包”、“書房”,充其量,他們只不過是書的管理員,而不是真正的運用者,他們不能從書中概括出自己的思想,缺乏深度領悟,這樣的作文得不到高分。

四、不合實際

有的考生不能忠實於現實生活,對特定人物在特定場合的語言表達不能把握分寸,致使筆下的人物語言過於“理想化”,與生活實際脫節。其實,人物身份不同,其語言風格自然也不同。如:寫一個識字很少、老實巴交的農民教導自己的兒子要好好學習時,如果用上了“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取長補短”一類的成語,就會使人感到非常彆扭;寫一位高階知識分子督促自己的孩子學習時,如果用上了“老子一棍子打折你的腿”“我一腳踢死你”之類的話,則會使人產生啼笑皆非的感覺。

素材運用常見誤區

一、簡單演繹,淡而無味

適當地對素材“剪輯擴寫”,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化呆板為生動,使文章血肉豐富,引人入勝。但有些考生總是簡單地將“情景擴寫”誤解為“材料擴寫”,只是對文題材料簡單地拉長,或者天馬行空,胡拼亂湊,文章猶如一杯淡而無味的白開水,毫無說服力。

二、濫用經典,味如雞肋

很多課本素材都堪稱經典素材,因為它的廣為人知及社會價值得到普遍認同,而成為廣大考生的首選,比如李白、屈原、陶淵明、愛迪生、居里夫人、海倫·凱勒、比爾·蓋茨……但這些經典素材如果不加修飾地濫用,就會成為閱卷老師避之唯恐不及的“陳詞濫調”,其效果也如同食之無味的“雞肋”。

三、娛樂泛化,惡搞成風

如今,網路文化、快餐文化,就像副食商店成堆的泡麵充斥到校園的每個角落,讓不少考生的思維形成一種懶惰的慣性,不願意去讀經典名著,不願意去接受引發思考的問題,寫文章人為地製造笑料、噱頭,“惡搞”、“戲說”、“穿越”過濫,試圖以“獵奇”、“娛樂”的元素吸引讀者眼球,就會陷入“泛娛樂化”的誤區,讓閱卷老師反感。

四、一材多用,牽強附會

不少考生受到某些報刊文章“一材多用”的誤導,於是,他們提前準備所謂的“經典素材”,像“萬金油”一樣用到多個題目中去,結果生拉硬扯,牽強附會,這樣的“萬金油式”的素材往往會弄巧成拙,讓人哭笑不得。

五、情趣幼稚,氣量狹小

有些考生的記敘文編的像小學生的文章,缺少必要的底蘊。過於低幼化的素材必定會讓整篇文章帶上低幼化的色彩,讓閱卷老師大跌眼鏡。還有些作文在用語上出現低幼化傾向,像“太陽公公”、“月亮婆婆”、“司馬遷爺爺”、“雷鋒叔叔”和“張海迪阿姨”這樣的字眼兒頻頻出現。一個高中生,應該對社會、人生有比較深刻的理性思考和獨立的見解,如果到了十八九歲還停留在小學生的思想情趣上,總讓人覺得氣量狹小。

六、思想偏激,消極頹廢

在選取材料時,我們還要注意有無積極意義,有無社會價值,能否給人一些啟發、教育、幫助、警醒等。從高考閱卷實踐來看,有些考生在寫作時思想偏激,不滿社會不滿學校,筆下盡是批評之語。實際上,我們並不反對提意見,但任何意見都有個度,跨過了底線,文章的思想性就要打折扣了,甚至會將文章拉入“低等”的行列。


[高考扣分要點詳細解析]相關文章:

1.高考扣分要點詳細解析

【高考扣分要點詳細解析】相關文章: